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验证某导弹系统六自由度仿真模型,根据导弹武器系统输出数据的特点,讨论了适于小样本输出统计分析的Bayes法。给出了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静、动态性能的验证方法,用Wigner-Ville分布(WVD)验证导弹系统仿真模型。根据三次实弹发射的遥外测数据完成的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导弹系统六自由度仿真模型可信。  相似文献   

2.
论述导弹系统仿真建模、验模及一体化研究问题。概述建模的主要内容,提出验模的一般观点,分析现有验模方法用于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时的困难和局限性,并提出高置信度验模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研究的技术途径。同时,就如何保证仿真模型验证结果具有高置信水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导弹系统仿真建模、验模及一体化研究问题,概述建模的主要内容,提出验模的一般观点,分析现有验模方法用于导弹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时的困难和局限性,并提出高置信度验模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研究的技术途径。同时,就如何保证仿真模型验证结果具有高的置信水平所关联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制导雷达抗反辐射导弹问题是关系到其自身生存能力和威力发挥的重大研究课题。介绍一种用于某型制导雷达的抗反辐射导弹系统,以及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数字仿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中没有考虑来波极化这一维度的信息,将其用于极化敏感阵列进行测向时会导致测向的灵敏度和精度下降。为此,对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对来波极化信息的考虑,提出一种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M USIC算法进行测向,并对影响测向精度的因素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极化敏感阵列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可以实现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所得结果对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电子战(EW)系统在完成作战任务中的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定量描述和测试、评估,在EW系统的论证、研制、采办、应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EW系统这样的大型动态复杂系统,计算机建模和仿真的方法是全面分析和评估其动态行为效能的重要手段。综述了计算机仿真在EW系统评估中的应用,把EW系统的仿真评估分为三个层次:工程级、系统级和任务级。并从EW的特点出发,提出了EW系统仿真模型中的三个重要的类型:基于离散事件的事件模型,基于数据描述的数据模型,基于信号描述的信号模型。提出根据这三个模型的标准规范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设计EW系统仿真模型构件的概念,用于构筑大型复杂的EW系统评估的仿真环境,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走发展和利用综合仿真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樊浩  边岗莹  孙江 《航天控制》2007,25(4):68-71
为防空导弹系统性能改进研究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首先给出了一般防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结合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模型具有容易理解,可重复使用,易于扩展等优点,即通过部分模块更换或改变参数等就可对该系统在其他条件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和实际遥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在研制面空导弹时采用的导引头实物仿真技术.目前在导弹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人们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经费有限,需要进行可靠的系统试验,要求在逼真的环境,包括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环境中评价系统等.导引头实物仿真试验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挥重要作用.介绍和讨论了射频、非红外成像和电-光波段的现有仿真设备及其性能;举例介绍了最近完成的仿真试验结果及其对降低导弹系统研制成本所起的作用.最后介绍了主要的仿真技术和美国陆军提高仿真器能力的未来计划.  相似文献   

9.
“爱国者”雷达组网对TBM目标的拦截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爱国者"导弹系统对TBM目标的拦截性能,建立了PAC-2的拦截概率模型,依据"爱国者"导弹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给出了典型弹道下的拦截性能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电子对抗领域,往往需要利用非均匀样本来估计信号的频谱。针对非均匀样本谱估计问题,提出了贝叶斯稀疏重构谱估计算法(BSRSE)。该算法首先将非均匀采样的谱估计表示为稀疏信号重构问题。然后利用拉普拉斯分布表示稀疏性,建立贝叶斯模型。最后通过构造加速的不动点迭代方法估计参数,从而估计信号频谱。与现有谱估计方法比较,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力、较强的噪声适应能力,且需要较少的样本数。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韩波  张凯  蒋涛 《上海航天》2019,36(1):29-33
针对舰空导弹飞行试验中导弹引战配合性能难以直接观测,以及靶标与典型作战对象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景仿真的引战配合效率评估方法,实现了导弹对典型目标的引战配合效率评估。基于某型舰空导弹引战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引信启动模型、战斗部毁伤模型和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实现了对典型目标引战配合及毁伤的定量分析。仿真模型经过靶试飞行试验数据检验,仿真结果与实际靶试结果基本吻合,仿真模型得到了有效验证。所提供的毁伤评估手段可为导弹性能鉴定及导弹对防空体系贡献度提供参考依据,对后续靶场开展相关舰空导弹试验鉴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六自由度模型的弹载计算机闭环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导弹六自由度模型,将弹载计算机置于导弹闭环仿真回路,从而构成对弹载计算机进行考核的半实物仿真方法。通过建立导弹六自由度模型,在分析弹载计算机信号接口和软件特点的基础上,对弹载计算机闭环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仿真计算机、实时积分算法、智能化接口设备和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通讯方式几个方面,保证了半实物仿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孙刚  廖瑛 《上海航天》2006,23(5):50-54
研究了某导弹引战系统数学仿真中破片式战斗部仿真的实现。根据目标易损性,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了战斗部对空中目标的杀伤作用,给出了炸点定位、破片飞行动力学系数、易损舱覆盖面积、杀伤区参数、破片对易损舱作用和易损舱杀伤概率的计算模型,并由此获得了目标杀伤概率和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介绍了设计的引战系统数学仿真模型。该模型的作用和有效性在该导弹的闭合回路靶试中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Simulink的导弹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Simulink对导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以某导弹俯仰通道控制系统设计为例,应用最优化技术,通过建立被优化系统的数学模型和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求解方法,利用Simulink Response Optim ization模块对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导弹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很好地满足了战术技术要求,证明了应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导弹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独立运行的导弹制导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接入联合试验系统的问题,应用了仿真代理的方法。在对原有系统控制关系进行最小化的改造前提下,通过控制接口的转换,实现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与其它异类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拓展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导弹武器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字+半实物相结合的仿真手段,在内场构建逼真的导弹武器战场动态电磁环境的基本方法。以导弹武器抗干扰性能半实物仿真试验为例,探讨了基于此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组成及仿真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17.
试验室实现寻的制导半实物仿真的一个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寻的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时转台如何模拟真实的弹体角运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仿真实验室目标阵面视角范围的限制以及三轴转台模拟弹体角运动存在的问题对仿真的影响,并通过引入动参考坐标系以及相应的坐标转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实现方法的不足也作了相应的说明。实践证明,该方法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超音速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操控员和超音速反舰导弹随机鲁棒自动驾驶仪数学模型,建立反舰导弹人在回路的电视末制导仿真分析系统,并对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电视末制导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给出在反舰导弹导引回路中人对制导精度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反演法在导弹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演控制方法是非线性控制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三维空间六自由度非线性导弹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俯仰、偏航、滚转三通道控制系统,并针对空气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鲁棒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反演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