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星探测的微波遥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波遥感的角度出发,综述目前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现状,列出对微波遥感探测有影响的火星表层土壤、岩层的结构、分布及其介电特性等参数的已有研究结果,分析对火星地壳表层水(或冰)存在可能性及其分布状态的研究动向.结合地球表面微波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用主动与被动微波遥感探测火星表面浅层土壤物质状态和分层结构的可行性分析,初步研讨了火星表层是否有水(或冰)存在的探测方案.   相似文献   

2.
最新消息     
凤凰号发现火星土壤中可能含有高氯酸盐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2008年8月5日透露的。假如能进一步确认高氯酸盐存在,就表明火星环境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严酷得多。不过,美国科学家表示,火星表面有毒化学物质的惊人发现并未排除这颗红色星球上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同时希望媒体和公众保持耐心,他们将进一步对火星土壤样本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7年5月22日,中国第一次公布其研发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将同俄罗斯航天器"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一起发射飞往火星.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命名为"萤火一号".其模型曾在上海航展开幕前夕展出.  相似文献   

4.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巨尤 《太空探索》2002,(8):13-13
火星上没有高级生命,这已是确定的事实,但许多人根据种种迹象提出,在那里可能有低级生命存在和过去的火星人或外星人留下的遗迹。 美国生物化学家吉·利文研制的一台进行生物实验的仪器,1976年7月20日由“海盗Ⅰ”号探测器带到火星表面。这台仪器把一种含有示踪元素的液态化学药品注入到火星表面九个地点的土壤中,然后检测土壤中有关生命的信息。结果,利文的仪器探测到了微生物的“打嗝”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重要的航天机构纷纷出台了各种雄心勃勃的地外生命探索计划。2003年6月3日,欧洲宇航局的新一代探测器“火星特快”踏上了火星之旅。“火星特快”上搭载的“贝格尔2”号着陆器将登陆火星,展开一系列发掘工作,在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中寻找生命的痕迹。就在“火星特快”出发后不久,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7.
正"火星2020"(Mars2020)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火星巡视探测任务,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19:50由宇宙神-5-541(Atlas-5-541)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该任务的科学探测目的为探寻火星过去的宜居条件,探索火星表面远古的生命痕迹,并采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样品,将其存储在容器中,供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带回地球。"火星2020"探测器携带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将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表面,工作时间为至少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  相似文献   

8.
谢磊  闻新 《太空探索》2014,(1):60-61
<正>火星的大气层是否发生过变化?40亿年前,火星的大气层比现在厚。从火星的地貌判断,那些类似河床的遗迹(如右图所示)证明火星上曾有河流。2004年,美国航宇局发射了两个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双胞胎"火星车分别着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旅行和拍照,勘测了大量的火星岩石和土壤化学成分,找到了火星大气层变化的证据。根据探测数据,40亿年前,火星上曾有液体水存在。液体水的存在,表明火星在远古时代拥有比现在更厚的大气层。这层厚厚的大气曾把热量保留在火星表面,致使火星表面足够的温暖,让水维持液体状态。  相似文献   

9.
性能优异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1):17-23
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于2011年11月25日-12月18日发射,于2012年8月6—20日在火星的盖尔环形山(Gale Crater)着陆,计划工作时间为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在此期间,它所携带的好奇号火星车将挖掘火星土壤,钻取火星岩石粉末,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探测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确定火星是否具有可居住性。“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的主承包商为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9日携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进入低地球轨道(LEO),但原定于159min后探测器在轨发动机点火变轨未能实施,最终探测计划失败.俄罗斯航天局研究分析认为,事故最可能是由于宇宙线重离子轰击星载计算机存储器件,导致两台计算机重启所致.但是抗辐射专家对空间辐射粒子会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单粒子效应(SEE)导致LEO探测器失效的观点并不认同.本文根据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受影响器件信息,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了K6R4016V1D芯片在低地球轨道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空间辐射粒子诱发单粒子效应的频次,探讨了单粒子效应导致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党兆龙  陈百超 《深空探测学报》2016,3(2):129-133,144
火星土壤既是火星表面探测活动的主要探测对象,也是表面探测器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将直接影响着陆器着陆缓冲系统、火星车移动系统等的设计。此外,在着陆器和火星车等表面探测器的地面研制过程中,需要研制模拟火壤,形成模拟的火星表面环境,开展相关的着陆器着陆缓冲性能、火星车移动性能等验证试验。迄今为止,人类已经有多个探测器登陆火星,获取了大量的有关火壤的信息,也研制了多种模拟火壤。通过对已有火壤和模拟火壤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梳理出火壤物理力学特性的参数范围,可为我国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实施。综合介绍了国际火星探测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点、预期创新成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和局部的精细探测,推进火星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表明物质组成、大气电离层和气候环境、物理场与内部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实现火星探测任务目标,针对火星探测面临的各种特殊环境,需突破长期自主管理与控制等8类关键技术,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将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基础工程体系,掌握深空探测基础共性技术,形成开展深空探测的基础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庞征 《太空探索》2012,(9):16-19
经过约5.7亿千米的长途跋涉,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凌晨1:31(北京时间13:31),美国于2011年11月25日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所携带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丘的山脚下着陆。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盖尔陨坑的土壤和岩石,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可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687个地球日)的探测。  相似文献   

14.
综合外电报道,预计在2003年,世界航天领域将发生六件大事:(1)人类再次进行火星探测: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险漫游者计划”在内的火星探测器,将分两次发射,时间分别定在2003年5月和7月,如果不发生意外,将于2004年11月降落火星,并在这个红色行星表面行驶3个月。它将在着陆点几百米范围内“漫步”,分析火星岩石、土壤和大气,并拍摄木星图片。(2)“火星特快”航天器升空:欧洲航天局计划于6月发射“火星特快”航天器,12月还将派送一个轨道器和“小猎兔犬-2”着陆器同火星对接。“小猎兔犬-2”号装备有“鼹鼠掘地器”,能挖出火星表面以下的…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召开的太阳系探测国际代表会议上,苏联代表宣布了它的90年代火星探测计划内容。在1992至1998年的6年中,它将用6~8枚质子号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勘测火星表面,并取回土壤样品,以备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上午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的北极,它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分析火星上的水,并且探测土壤是否能承载生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十几个探测器,美国航宇局(NASA)还在2004年的航天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08,(8):56-56
火星的土壤藏着哪些惊奇呢?为了找出答案。来自“凤凰”号着陆·器附近的第一勺火星土壤,刚被放进“凤凰”号的排气热分析仪内。在上面影像中,装着土壤的勺子正往分析仪的八座炉子之一靠近。在进入炉子后,土壤将经过烘烤,而所排放的气体将用质谱仪加以分析。勺子中的白色物质,应和着陆器支脚附近的白色物质相似.并且有可能就是水冰。“凤凰”号在接下来的3个月之中,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07年5月22日,中国第一次公布其研发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将同俄罗斯航天器“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一起发射飞往火星。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命名为“萤火一号”。其模型曾在上海航展开幕前夕展出。  相似文献   

19.
火星空间磁场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火星空间模拟的单流体MHD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火星空间磁场结构及火星表面局部磁异常对磁场结构的影响. 在太阳风与火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形成弓激波和磁堆积区, 行星际磁场弯曲并向两极移动且被拖拽变形, 大部分磁力线从火星两极绕过, 通过火星之后在磁尾留下V字形结构. 火星表面附近局部磁异常也对火星磁场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同位置和强度的磁异常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结构及形态各异的微磁层, 如被拖拽的微磁层和存在开磁力线的微磁层等. 局部磁异常改变了近火磁场结构, 并可能改变等离子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火星生命探测中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磷酸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外生命探索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深空探测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开启了对火星表面形貌、生命迹象等进行科学探索的旅程.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火星带给人类无穷的遐想.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未来人类是否可以移民火星,磷作为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生命的整个进化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磷酸盐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命标志物,为火星生命探测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