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空间观测网及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观测表明,美国“国防支援计划”-23导弹预警卫星于2008年9月中旬停发信号,10月份开始漂移,表明这颗新近发射的卫星可能已在轨失效。DSP-23发射于2007年11月,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署的一代导弹预警卫星中的最后一颗。  相似文献   

2.
从1977年开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对地球遥感卫星用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研究,并引进建立了美国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已掌握了利用先进计算机判读陆地卫星照片的技术,并把照片提供给日本防卫厅,作为监视苏联远东军事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86年起,日本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1A”。目前,这颗地球资源卫星上92%的部件是日本自己研制的。日本的这颗地球资源卫星(ERS-1)是海洋观测卫星的后继星。日本决定于1992年1~2月间用H1火箭发射它,主要任务是收集对探测  相似文献   

3.
占佳 《国际太空》2003,(7):18-20
1991年1月,在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SBIRS),但其功能没有变,仍是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1 从“国防支援计划”到SBIRS的发展 “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经几代发展后定型,70年代末正  相似文献   

4.
纪实 《国际太空》1989,(1):13-14
美国将在今后几年里发射十多颗小型军事卫星或科学卫星,以论证可以使军事空间活动在90年代里发生较大变化的技术。去年,美国防务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海军和航宇局(NASA)在实施轻型卫星(Lighsat)计划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度。目前正研究的卫星有: 1.DARPA的8颗超高频实验通信卫星准备用飞马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发射。 2.4颗海军卫星,这是按照特殊廉价卫星(Spinsat)计划研制的。其中一颗称“普罗费尔”(Profile),或“被动射频干扰定位实验  相似文献   

5.
美国"水"卫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4日,美国发射了EOS计划中的“水”(Aqua)卫星,这是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原名EOS-PM 1(下午星),是对应EOS-AM 1(上午星)而言的。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的EOS-AM 1后改名为“土”(Terra)卫星,它也是一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Aqua、Terra是拉丁语,意思分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10月 2 2日 ,印度成功地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 (PSL V)把 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 3颗卫星中有 1颗是印度的侦察卫星 ,另外 2颗分别是比利时和德国的。印度航天界认为 ,这标志着印度已跨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此前的 4月 18日 ,印度将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GSL V)成功地发射升空 ,并将 1颗重达 15 40 kg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这种火箭是印度政府费时 10年、耗资近 3亿美元的航天“力作”。2 0 0 1年 7月 7日 ,印度退役空军上校、原印度动力有限公司主席戈帕拉斯瓦米在美国盐湖城参加“全球动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2月 7日两颗绳系小卫星皮米卫星 (picosatellite)从近地球轨道上的“母”卫星上送入太空。这两颗皮米卫星是由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出资 ,Aerospace公司生产的。Aerospace公司很早以前就进行小卫星的研究 ,并早在1993年奥地利召开的第 4 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就正式提出纳米卫星 (nanosat)的概念 ,而且提出纳米卫星的制造、电源和使用理论 ,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皮米卫星是比纳米卫星体积和重量更小的卫星。这两颗皮米卫星是世界上第 1次发射的功能较全的超小型卫星 ,每颗卫星尺寸大约 1 0 cm× 7.5cm× 2 .5cm,…  相似文献   

8.
卫星编队飞行技术的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新  张伟 《国际太空》2005,(1):9-14
20世纪90年代,基于卫星技术的编队飞行(也称编队飞行卫星群、伴随卫星群和虚拟卫星等)概念受到重视。美国航宇局(NASA)把编队飞行及其相关技术视为下一代可用的关键技术,相继开展了地球观测-1(Earth Observing-1,已于2000年11月21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9.
印度将用自己制造的印度卫星2开始跨入90年代的下一个阶段,以代替从国外购买卫星和用外国火箭发射的印度卫星1(共4颗)的政策。它为自己研制的第二代印度卫星2(3颗)耗资2.5亿美元。印度1983年开始发射的遥感卫星和印度卫星1B和D卫星仍在轨工作。印度政府一开始就抓住多用途实用卫星系统这个中心,实行先向美国购买,然后转入自己研制的方针。印度决定在1992年~1993年用阿里安4火箭发射印度卫星2A和B,在1994年用本国制造的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印度卫星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反导态势感知太空系统主要包括导弹预警卫星系列,其中“国防支援计划”(DSP)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获得了比较成功的应用,目前该系列卫星仍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论证接替DSP的新一代系统,即“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这项经过12次反复论证形成  相似文献   

11.
谢国娟 《国际太空》1991,(11):19-22
经过10年的努力,欧洲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终于在7月中旬升空了。欧空局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庞大的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计划,它包括3颗卫星,地球资源卫星1用于海洋观测。资源卫星2与前者相同,只是一个有效载荷变了(用海色监视器代扫描仪)。资源卫星8是一种改进型,主要用于陆地观测,有效载荷舱是专门为陆地勘探设计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1(ERS-1)有如下特点: 1.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 2.可测量到许多其它卫星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2003年2月至夏天,日本计划发射4颗侦察卫星。这4颗卫星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综合观察能力,可根据需要在24h内对地球任何地方进行拍摄,而且分辨率很高。日本这一重大举措,使其动议于20世纪70年代的军事空间开发计划终于梦想成真,这必将对日本军队建设及周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决定发展侦察卫星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战略意图。美国国防部报告称,日本的军事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其软件、雷达、通信网络管理、微电子和材料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日本不甘心只居于经济大国的地…  相似文献   

13.
从美军对伊作战看军用卫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巍 《国际太空》2003,(6):6-10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打响。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美英联军动用了50余颗军事专用卫星以及多颗民用或商用卫星,不间断地为战争提供关键的支持。 军用卫星直接应用于战争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美国在以高技术装备打赢了多次战争后,更加注重高技术装备,特别是军用卫星的发展。美国已经建成了军事通信、导航定位、侦察监视、导弹预警以及气象预报等多种卫星系统,发展较为全面。这些卫星系统在这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参战卫星的数量和性能较海湾战争有大幅度提高 1.1 军事通信卫星 在军事通信卫星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林 《国际太空》2003,(7):23-25
2002年8月,美国国家图像与测绘局(NIMA)宣布,它将于当年9月20日召开图像会议,解密美国侦察卫星计划,公布KH-7和KH-9两种侦察卫星的情况。 但是,9月20日会议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提供两种卫星的详细内容。1995年克林顿总统在签署命令解除“日冕”卫星秘密的同时,要求进一步审查胶片型侦察卫星的解密问题。但是,审查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陷于停顿。 “920”图像会议只公布了很有限的信息,如有关KH-7(代号GAMBIT)和KH-9(代号HEXAGON)的真实名称。至于卫星或星载相机的照片,卫星制造和运营过程,甚至发射时的照片等均未公布,就连…  相似文献   

15.
吴研 《国际太空》2003,(10):14-17
□□2003年1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美国航宇局(NASA)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Delta-2)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激光高度计试验卫星”(ICESat)卫星。这是一颗试验型激光高度计卫星,星上装载一台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GLAS)。ICESat卫星是“地球观测系统”(EO  相似文献   

16.
庄青 《国际太空》2001,(10):13-16
导弹预警卫星负责监视和发现敌方弹道导弹 ,是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 ,导弹预警卫星主要用于对付洲际弹道导弹 ;海湾战争后 ,探测战术弹道导弹成为导弹预警卫星的新任务。在美国计划建设的战区导弹防御(TMD)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 (NMD)系统中 ,导弹预警卫星是最关键的核心之一。1 基本情况目前 ,美国仅有“国防支援计划”(DSP)红外导弹预警卫星系统 ,它由 4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卫星分别定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 ,其中 ,印度洋上空的卫星主要监视苏联、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导弹发射场 ,其余几颗…  相似文献   

17.
一、概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象处理的技术已经问世,图象处理被广泛地用在遥感、医疗、工业等方面。在遥感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发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1”(陆地卫星-1)之后,使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动人景色和卫星图象数据的利用研究引起了重视。后来,到发射“LANDSAT-5”时,开始用新的遥感器“TM”进行观测,收到了更精确的地球表面的图象数据,也可以接收气象卫星“NOAA”(诺阿)的图象数  相似文献   

18.
立文 《国际太空》2001,(12):22-23
(1) 196 3年 11月 2 1日 ,印度在巴顿建成了它的第一个火箭发射台 ,并发射了 1枚探空火箭。(2 ) 1975年 4月 19日 ,印度从苏联火箭发射场发射了第 1颗自制的“阿里亚哈塔” (Aryabhata)卫星 ,这标志着印度正式迈入了空间时代。(3) 1975年 ,印度用美国应用技术卫星 - 6 (ATS- 6 )进行了远程卫星电教试验。(4 ) 1977年 ,印度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 (Apple)试验通信卫星。同年 ,印度政府批准了发展多用途国内通信卫星的计划。(5 ) 1977~ 1979年 ,印度用法、德合制的交响乐 - 1卫星进行了卫星通信试验(6 ) 1980年 7月 18日 ,印度首次从本国…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就开始研制气象卫星,但其卫星多变,其发展过程也很曲折。近年来根据俄罗斯2006-2015空间计划,俄罗斯有了很明确的气象卫星发展规划。俄罗斯的天气监测空间系统将由极轨卫星系统[含有3颗新一代气象卫星流星-M N1、N2(Meteor-M N1、N2)以及1颗海洋卫星流星-M N3]、静止气象卫星系统[含有3颗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电子-L(Electro-L),它们分别定位于14.5°(W)、76°(E)和166°(E)]和大椭圆轨道卫星系统[含有2颗大椭圆轨道卫星-M(Arctica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法国发射了第1颗斯波特-1(SPOT-1)卫星,这给美国遥感界带来了一些小的震动。几年后,“斯波特”卫星图像的销售额超过了“陆地卫星”。1988年印度发射了第1颗印度遥感卫星(IRS-1A),这时人们似乎面对这样一种事实:即遥感技术在不断增值,商业遥感市场在不可避免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