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高转弯作为仪表飞行中最为常见的飞行方式,普遍运用于日常飞行。本文以飞行程序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了定高转弯保护区的标准画法,并以D类航空器在某机场定高转弯为例,对比分析了提升爬升梯度至7%以及10%的保护区范围与标准保护区范围的差异,阐述提升爬升梯度后引起的保护区范围扩大带来的潜在影响,并以此提出定高转弯保护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AutoLisp语言在AutoCAD平台上完成了基线转弯仪表飞行程序标称飞行航迹与保护区的设计,解决了基线转弯飞行程序设计中保护区绘制的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提高了基线转弯仪表飞行程序设计的精度与速度。并建立了基线转弯飞行程序设计参数的数据库,实现了基线转弯飞行程序参数化的自动存储与自动生成,最终完成计算机辅助的基线转弯飞行程序设计。首次运用数学算法解决了P点问题,为飞行程序设计的参数化自动生成做出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线转弯程序是飞机在仪表进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进近程序型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分析机场基线转弯程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仪表进近程序设计,制订机场飞行程序的发展规划及编排航班计划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4年9月起国家民航局颁布了私用驾驶员、商用驾驶员和仪表等级实践考试标准后,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线运输整体训练大纲的结构,飞行学生从飞行实践开始训练至完成单、双发训练,整个飞行训练要经历私人驾驶执照、仪表等级、商用驾驶执照和多发商照实践考试四个阶段的训练,每一个阶段执照的取得后方可作为进入下一个阶段训练入门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从初始训练的学生必须通过具有国家民航局认可的委任代表资格的考试员进行的四个阶段的实践考试后才能进入高性能飞机训练。笔者从2001年起作为局方的委任代表,在我院绵阳分院经历了多次的各类实践考试与教学中发现,飞行学生在目视飞行机动能力、机组配合、起飞及进近简述的意义、无线电领航概念、仪表进近阶段飞行技能的掌握和多发训练中单发特情的处置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共性的、连续性的技术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切实完成训练大纲的要求,探讨了在各阶段飞行实践考试中发现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运五飞机仍是通用航空的主力机型,由于受机载设备的限制,只能使用NDB实施仪表进近飞行。运五飞机飞好NDB五边进近的要诀是,首先做好进近开始前的准备,正确实施四转弯为五边航迹修正创造有利条件,之后控制好五边航迹,沿着陆航线向台飞行,并控制五边下降高度,准确过台,完成从仪表到目视飞行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起飞性能的经济性变得更加突出,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具有安全和效益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对实际设计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障碍物的选取和分析、决策点的确定和分析、转弯策略的选取和分析等问题,其中转弯时爬升梯度损失的计算、转弯速度的确定、风的修正等技术性问题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特别是对决策点的确定、飞行轨迹的模拟、飞行轨迹与地形图的叠加、转弯策略的选取、风的修正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台方位误差的估计补偿是巡航导弹中制导组合导航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短时机动飞行,采用惯性/位置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实现对平台方位误差的空中估计修正。横向“C”形或“S”形转弯可增大方位误差的可观测程度,从而迅速估计出平台方位误差。文中首先建立组合导航系统机动飞行段的简化数学模型,讨论了简化条件,给出了相应的滤波算法(MKF),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证明平台方位误差修正精度可达到4~5'。所得结论对巡航导弹惯导/地形匹配、惯导/GP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式智能标定仪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测试仪表的种类,提出了标定仪表的质量指标,并对数字式智能标定仪表的原理、结构静态特性修正和温度误差修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飞行学院初级教练机多年沿用的仪表飞行转场训练科目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飞行流量的需要.训练任务的进一步增加,对学院转场训练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在合理利用行业规定的前提下,采用目视规则飞行和仪表规则飞行共存的训练模式孕育而生.本文就学院实施新的转场飞行训练模式的可行性、具体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飞行教师,在空中实施教学过程中,无论进行何种科目训练,都一定要遵循“示范、提示、放手”的三步教学法。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法。在执行新的高教机大纲时,单飞教学便成了我们全新的课题,“放手”更是我们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夏延ⅢA作为高教机型,合理的仪表布局,先进的电子设备,较快的飞行速度,其机型本身有别于初教机。而飞行程序更趋复杂,充分体现出机组之间的配合意识,程序意识,以及对驾驶舱资源管理等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教员根据机型特点,在带飞过程中,正确进行放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飞行技能,保证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大纲编制的依据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大纲的各训练提纲的训练时间安排依据了民航总局1998年7月颁发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人员训练管理规定》(77号令)中的第二节《基础训练》的有关训练时间规定,教学训练内容则依据了《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和飞行教员合格审定规则》(51号令)中有关私用执照、仪表等级、商用执照、多发等级教学训练的规定和要求,模式依据51号令执照和增加等级规定,并参照了国际上通用的范例,编制工作一直受到总局飞标司的关怀和重视,多次予以指导,最后于4月定稿并正式签批.因此,本大纲是一部依法制  相似文献   

12.
狠抓飞行严肃性是组织飞行训练,提高训练质量,确保飞行安全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措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两年,总局、学院和各级领导都在反复讲安全、抓安全,并且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飞行安全问题呢?根  相似文献   

13.
我院TB机型商用驾驶员执照训练阶段和仪表等级训练阶段是以航线训练和双人制机组配合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阶段 ,养成学生将在此阶段开始为毕业后转入大型飞机担任生产营运副驾驶而学习、积累必要的航线知识和经验 ,如何做好这个时期的启蒙教学是飞行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下面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认识 ,以供同行参考。1 飞行预先准备阶段根据民航总局 2号令第 6 6条规定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航图、航行情报、气象、领航、通讯、性能和规则等实际飞行过程中要用到的信息、情报进行收集处理 ,要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对飞行计划表的…  相似文献   

14.
筛选检查是飞行学生下分院经过一段时间飞行训练后的综合考核,筛选检查不过关学生做终止训练处理。结合笔者的带飞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归纳出飞行学生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技术方面、思想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利于飞行训练的短板和弱点,并据此改进教学手段,创新训练方法,以提高飞行学生筛选检查通过率,圆满完成初始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变后掠角飞机修正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确保飞机在变后掠角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优化(Receding horizon optimal,RHO)的修正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反步方法进行标称控制律设计,提供基本的飞行稳定性和跟踪性能。其次,将指令滤波器表示成状态空间的形式,基于指令滤波器、飞机和积分跟踪误差的状态方程得到一个增广状态方程。然后,采用RHO方法进行修正控制律设计,在有限滚动时域内计算得到修正控制量,对标称控制器输出进行在线补偿,确保快速变后掠角过程中的飞行稳定性。最后,通过变后掠角飞机航迹倾斜角控制系统仿真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提高冲突探测的精确度,保障空中飞行安全,基于解析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动转弯飞行的冲突探测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的中期冲突探测的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适用于机动转弯飞行时的冲突概率计算,并且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考及心理测试成绩对飞行学生技术停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10月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1996年招收的 341名飞行学生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个多月紧张的飞行训练后 ,将按计划进入 13小时飞行训练的筛选阶段。经过带飞老师、分院训练科、学院飞标处三级检查 ,在这 341名飞行学生中 ,有 2 9名学生因技术达不到大纲规定的要求而被停飞 ,占这批人数的8 5% ,比例虽说不大 ,但从国家为这 2 9名学生所作的投资来看 ,代价确实不小。为了提高飞行学生的全面素质 ,减少技术停飞人数 ,提高飞行学生的成才率 ,就有必要把这些不适合从事飞行工作的学生从一开始就甄别出来 ,在招飞时及早地把他们筛选掉。要做…  相似文献   

18.
在惯性导航系统/合成孔径雷达(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SAR)组合导航系统中,传统的SAR只提供位置和航向角信息,本文引入SAR图像测速系统,实现对INS速度信息的补偿修正。同时,建立了该组合导航滤波的数学模型。针对图像匹配耗时较大、产生信息不同步的现象,本文利用INS信息增量来对SAR导航信息延迟、非等间隔以及SAR量测不在INS滤波离散间隔上所带来的误差进行修正,并进行了仿真。经过1 500s后,本导航系统导航信息没有出现发散,在飞行器出现加速、爬升、转弯等机动时,位置误差绝对值不超过36.8m,高度误差绝对值不超过18.1m,航向角误差绝对值不超过5.3′,速度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5m/s,并与曲线拟合法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高INS/SAR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并为其他组合导航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惯性法测量飞行器水平飞行的速度~*,由于地球的不圆度引起颇大的误差,这种误差和飞行器发射点与流动点的地理纬度,航向角,偏航角以及飞行时间有关。假设飞行时间不长,所经过的纬度大,计算表明,在北纬45°附近朝南北方向或东北——西南方向飞行时,速度测量的误差值最大;在没有偏航的情况下,飞行2分钟,则误差值将达到3.9米/秒,飞行时间越长,误差将越大。这样大的误差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中程与远程火箭以及飞行时间比较长的其他飞行器是不允许的,因此,在设计这类飞行器的惯性导航系统时,必须考虑地球的不圆度对速度测量的影响,设法加以补偿。本文视地球为一椭球体,分析了地球的椭圆度对于用惯性法测量速度的影响,求出其计算公式,并画出便利于计算的有关曲线。为研究的方便,本文所来用的稳定系统是纵向安装的具有积分修正的垂直陀螺仪,速度的测量系由装在陀螺仪内框架上的水平加速度计所测得的加速度经过积分器积分而实现,但是所得的结果对于采用任何陀螺稳定系统是同样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
风螺旋线在飞行程序转弯保护区绘制时经常出现,然而手工绘制不仅繁琐而且精确度也不高。本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Doc8168文件的相关规定,基于ArcGIS编程实现了风螺旋线的精确自动绘制,并进行了正确性验证,这为飞行程序计算机辅助实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