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榕 《航天》2011,(7):54-57
美国将在两年后发射新的空间望远镜,它是继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一架更先进的空间观测工具,科学家们盼望用它“观测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由于偏爱这只新太空“慧眼”,美国航宇局早在九年前就为它起好了名字。像当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这架新的望远镜也使用了一位名人的名字——詹姆斯·韦布。  相似文献   

2.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宇局(NASA)从空间观测地球计划的一个项目。为了能从空间平台对地球进行全面的观测,NASA等机构将在平台上安装各种遥感仪器,然后把它们射入太阳同步极轨道。这些不载人的自主式平台将连续观测地球15年。本文介绍了该观测系统的作用和组成,以及所载仪器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高轨空间碎片光电观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轨空间碎片(一般指轨道高度高于20000公里)的光学观测是近年来空间碎片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它在目标的探测、跟踪、识别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其物理特性的有效研究手段主要是基于时间序列的测光观测,基于同时性的多色测光观测,基于低色散的光谱观测以及基于偏振的光学观测.该文将重点从此四个方面回顾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对研究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行仁 《中国航天》2003,(11):27-30
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在推迟几年之后,终于在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勃太空望远镜)、X射线(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和红外(SIRTF)空间天文观测能力。科学家们希望SIRTF能拍摄到在视觉和科学上都同哈勃拍摄的一样壮观的图像。  相似文献   

5.
空间碎片现状与清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析了空间碎片的严峻现状和空间碎片的10个来源,指出轨道碰撞是产生碎片最多的因素;介绍了空间碎片的观测方法、原理和观测系统的概况,包括正在兴建的观测系统——“空间篱笆”。最后,根据不同轨道高度和空间碎片的数量与大小,提出空间碎片清理原则、要求和9种清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0,(10):54-54
美国空军9月2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利用轨道科学公司的“人牛怪”4火箭发射了“天基空间监视”(SBSS)1卫星。这是“人牛怪”4首次用于卫星发射。SBSS系统将用于探测和跟踪航天器及空间碎片等空间物体,生成供美国国防部用于支持军事行动的数据。系统拟由几颗卫星构成星座,是实现全面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将能探测到更暗弱和更遥远的物体,  相似文献   

7.
许彤 《中国航天》2005,(4):45-45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它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空间碎片也称作“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地基空间碎片目标监测的实时性、有效性以及弱小目标探测能力等性能指标较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空间碎片目标在轨实时监测处理方法。它是基于空间目标光学成像特性和高速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碎片目标检测算法,建立计算精度误差模型,能有效降低硬件资源的同时,保障了空间碎片目标在轨检测和定位的实时性。在专用高速信息处理板上经卫星光学载荷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够通过处理卫星载荷数据完成空间碎片目标的实时检测和定位,可为天基空间目标观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构造快速进入空间和应用空间的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进入空间和应用空间是应用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是未来航天领域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快速利用空间对地进行观测、通信和导航定位,对每个国家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在技术上也有这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空间碎片危害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3,(3):30-30
空间碎片就是造成哥伦比亚号失事的可能原因之一。所谓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空间活动过程中遗留在空间的废弃物。40余年来,人类进行的航天发射已超过4000次,送入空间并曾被跟踪观测的物体超过26000个,大约还有1/3仍遗留在空间。目前可被地面观测设备观测并测定其轨道的空间物体将近9000个,其中只有6%是仍在工作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空间智能桁架振动控制方法。在考虑剩余模态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空间智能桁架的独立模态空间振动控制方程,并对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作改进,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可有效抑制桁架振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糊控制,同时能抑制控制溢出和观测溢出。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中国卫星遥感器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重点研究和归纳了中国的气象、海洋、农业、灾害、资源、环境等重大发展问题对空间遥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空间遥感器的发展建议,可为中国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空间太阳X射线成像望远镜(SXT)在近地环境空间天气观测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SX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观测目标和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以及关键部件。  相似文献   

14.
齐飞 《卫星应用》2006,14(2):48-5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使得空间系统,特别是应用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功能性能不断提高。卫星所处的高远位置,使其在遥感、通信、时空基准等应用领域具有其他陆、海、空基系统无可比拟的优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利用卫星为其军事行动和经济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空间系统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日益广泛与深入的应用,使它已成为国家安全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鉴于国家安全和日常生活都极度依赖空间系统,世界各国,尤其是航天大国,纷纷开始关注空间安全。进行了空间安全有关问题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美俄空间安全问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美俄空间安全问题研究的特点,对我国空间安全问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距离搜索的低轨空间碎片初始轨道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2):22-28
使用低轨天基光学望远镜扫描式观测低轨空间碎片,由于两者的相对运动较快,只能获得很短时间内的角度观测值(甚短观测弧段),使用传统的Gauss方法和Gooding方法很难得到精确的空间碎片初始轨道。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在给定的一组角度观测值中,通过搜索其中2个时刻的距离信息,将纯角度的初始轨道确定问题转换为基于2个位置矢量的初始轨道确定问题;再利用其他时刻的角度观测值进行检核和约束,筛选出最优的初始轨道结果。利用文章方法对空间碎片在10~60s内的503个观测弧段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定轨误差与角度观测值变化率有关。将文章方法所得结果与Gauss方法和Gooding方法进行比较,证明文章方法在解的成功率和精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2种方法,能很好地确定空间碎片的初始轨道。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空间碎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空间碎片观测活动。文章根据国内外空间碎片观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进行空间碎片观测的有效方法,并分析了各种观测手段的优缺点,对空间碎片的进一步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轨空间碎片的精准化跟踪及清除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星图背景的全自主捕获、观测及跟踪识别方法,依据恒星惯性空间位置不变性,通过连续帧图像数据比对实现恒星目标和非恒星目标分离,完成空间碎片目标识别。作为应用于高轨空间碎片捕获、观测的全自主双体制模式探测系统,在兼顾空间碎片捕获、观测的基础上,同时还具备恒星测姿功能,经过地面及在轨验证表明:在对高轨空间碎片跟踪过程中四元素结果稳定,恒星测姿结果稳定,可广泛应用于高轨空间碎片的跟踪与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天基雷达观测空间碎片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空间碎片观测中尚未得到确切观测数据的危险碎片的观测需求,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现状,对天基雷达观测的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天基空间碎片观测有三个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即如何确定雷达工作体制和平台轨道以提高观测效率,如何有效探测尺度只有几个毫米-几个厘米的细小目标,如何对观测到的空间碎片进行分类和精确定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空间望远镜展望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马品仲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宇宙,更精细地观测天体和研究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详细情况,探索宇宙起源、年龄和黑洞秘密;确定类星体、彗星和遥远星系的化学成分、温度、运动和物理特性;建立恒星光度标准,研究其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空间变异特性的格网电离层延迟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域增强系统采用格网模型校正用户电离层延迟误差,为保证理想的校正效果,必须精确估计格网点电离层延迟。电离层延迟的空间相关性是完成这一估计的理论依据。针对传统反距离加权法因不能准确描述这种空间相关性而使得估计效果受限的问题,依据空间统计学原理建立了电离层延迟空间变异函数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权值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这一方法能明显改善格网点电离层延迟估计效果,尤其在穿透点观测数据稀疏的区域,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