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行星际电场与Dst指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ACE卫星的太阳风及行星际磁场观测数据和相应时期的Dst指数,分析了行星际电场的Dst指数的相关关系,讨论了行星际电场作为研究磁层和太阳风相互作用的良好参数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行星际电场与Dst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在强和中等地磁活动基间,存在显著的突变特征曲线;相对于V、V^2Bz、VB^2和ε,行星际电场的突变特征曲线更易识别;弱的扰动磁层背景状况和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及电场晨昏分量的较大波动影响着磁暴的发展,使磁暴主相有多个发展阶段,从而增加磁暴的强度;对主相有多个发展阶段磁暴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ICME)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并带来地磁暴等地磁扰动.从Richardson和Cane提供的近地球ICME列表中筛选出ICME事件集,基于ICME扰动期间的行星际等离子体与磁场数据提取出特征.通过计算各特征的费舍尔分值(Fisher Score),对这些特征进行选择,发现行星际磁场南北向分量持续时间小于-10nT且激波等扰动所带来的ICME扰动开始时,太阳风速度的增量等特征与ICME事件的地磁效应密切相关.这与现有的传统统计研究结果一致.以这些特征为基础,训练得到的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能够以0.78±0.08的准确率判断ICME事件是否会产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地磁暴(Dst ≤-50nT).   相似文献   

3.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年)发生的183次中等强度地磁暴(-100 nT < Dst ≤ -50 nT)的行星际源,分析了中等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中等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太阳活动周中的分布特征,同时,与强磁暴行星际源的分布状况做了对比分析,主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共转相互作用区CIR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中等磁暴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且在ICME中,具有磁云结构和非磁云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的能力方面也基本相同,但带有鞘层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2)中等磁暴在极大年(2001年)和下降年(2003年)发生次数最多,与地磁活动的双峰年对应,在极小年(1996和2006年)发生次数最少,与地磁活动低年对应,在其他年份分布较平均. (3)中等磁暴在太阳活动极大年主要由ICME引起,在上升年和下降年CIR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且下降年基本是上升年的两倍,而对于强磁暴而言,ICME始终是最重要的行星际源.   相似文献   

4.
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大磁暴期间Dst指数进行预报研究.以1995-2014年期间的80次大磁暴(Dst≤-100nT)事件共2662组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对应时间的太阳风参数为模型输入参数,同时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机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交叉验证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为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选用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磁暴期间Dst指数最小值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以及Dst指数最小值出现时间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等统计量作为对比参数.结果显示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其中相关系数为0.89,均方根误差为24.27nT,所有磁暴事件的最小Dst值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17.35nT,最小Dst值出现时间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3.2h.为进一步检验模型对不同活动水平磁暴预报效果的可能差异,将所有磁暴事件分为大磁暴(-200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地磁指数SYM-H, 同时考虑日地连线引力平衡点(L1点)太阳风地磁效应的滞后性, 精确分析了1998年10月18---19日大磁暴主相的行星际源. 分析结果表明, 磁暴主相的行星际源仅为行星际激波和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太阳风(Sheath), 磁云对磁暴主相没有贡献. 这个磁暴事例的研究表明, 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与太阳风动压的乘积是影响磁暴主相发展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行星际监测数据进行地磁暴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地磁Dst指数的预报中.对ACE卫星探测的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及其变化对未来几小时的Dst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些行星际实测参数中,对Dst指数作用较为明显的是太阳风速度、太阳风质子密度和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同时,当前Dst指数实测值对今后几小时的Dst指数已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连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由于采用了全连接神经网络结构,模式能够反映出太阳风、行星际磁场等参数与地磁Dst指数参数的复杂联系,可以自动建立输入参量的最佳组合方式,提高了预报精度.通过利用大量实测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式进行训练,最终建立了利用优选的ACE卫星行星际监测数据提前2 h对Dst指数进行预报.通过检测,预报的误差为14.3%.   相似文献   

7.
磁暴期间全球TEC扰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暴期间白天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大幅度扰动.TEC扰动与磁暴发生时的世界时(UT)有关.利用7年的数据对TEC对磁暴的响应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磁暴期间白天TEC增大明显,且在午后TEC的增大比例有一个高峰.在18:00UT-04:00UT,南美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TEC增长较大,这可能与白天的光照有关.为了研究TEC变化与磁暴的关系,结合同样时间段的Dst指数,把TEC数据分为磁暴日(Dst<-100nT)和平静日(Dst>-50nT).研究发现,将TEC前移2h,低纬日侧地区TEC增大值随着世界时的变化与Dst变化的负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5.在中纬度地区,将TEC扰动前移1h,相关系数为-0.61.这可能是行进式大气扰动携带着赤道向的子午风,由极区向低纬传播引起.可以认为,TEC的变化可能是由磁暴引起的.在高纬地区,TEC增大值随着世界时的变化与Dst变化的相关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太阳高度角较低,光辐射通量较小,导致电子密度的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磁暴期间最大αα指数考察了行星际磁场强度B及其扇形边界对地磁场的影响,根据。与B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按B对磁暴进行分类,并统计了每类磁暴特性与相应的太阳风参数的特性,发现行星际磁场的两类扇形边界扫过地球后有不同的地磁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白谱法的电离层天气扰动指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一种电离层扰动提取方法——白谱法,利用IGS提供的电离层TEC网格数据,获得电离层Js指数、Jr指数和Jp指数,分别反映单站、纬度圈(沿经度积分)及行星际尺度下的电离层天气扰动状态.在2015年3月的一次磁暴过程中,Js指数、Jr指数及Jp指数均很好地反映出电离层响应地磁暴的过程,磁暴前后Jp指数与Dst指数相关系数达到-0.72;Js图从二维角度很好地表征了电离层天气的扰动过程.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2011——2014年Jp指数与Dst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限定Jp≥2,Jp指数与对应时间Dst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67;限定Jp≥3,二者相关系数更高,达到-0.87.通过分析不同Jp指数阈值下不同等级磁暴的次数,发现Jp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磁暴下的电离层整体扰动,为指示电离层天气状态提供了可能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磁暴期间最大aa指数考察了行星际磁场强度B及其扇形边界对地磁场的影响,根据aa与B的线性关系提出了按B对磁暴进行分类,并统计了每类磁暴特性与相应的太阳风参数的特性,发现行星际磁场的两类扇形边界扫地球后有不同的地磁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4年海南DPS-4数字测高仪观测到的强区域扩展F(SSF)数据,分析研究了5个强磁暴(Dst<-100 nT)事件期间海南SSF的响应特征.结果发现,在海南地区,5个强磁暴事件中有3个磁暴Dst最小值位于2200-0200 LT之间,在磁暴主相及恢复相初期均出现了SSF现象,这种触发作用可能源于磁层直接渗透电场的作用,而另两个磁暴Dst最小值均发生在白天,一个SSF现象出现在磁暴的恢复相晚间,另一个SSF现象出现在超强磁暴的初相晚间,后者可能由该超强磁暴的急始造成的直接渗透电场所触发;5个强磁暴期间发生的SSF现象或者仅出现在午夜前,或者先出现在午夜前并持续到午夜后;同时,还就这些观测结果与Dabas等人有关磁暴对ESF影响的结论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行星际南向磁场事件与强磁暴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8-1988年期间的太阳风和地磁资料对行星际磁场(IMF)南向分量Bs事件(即Bs〉10nT及其所驱动的错向电场VBs〉5mV/m、持续时间△T〉3h的事件)与弱磁暴(Dst≤-100nT)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的Bs事件能能引起磁暴的发生,但其中只有84%为强磁暴;强磁暴的发生都与较强的IMF Bs活动密切相关,但只有68%的强磁共伴随Bs事件而发生;Bs事件与强磁暴并不是  相似文献   

13.
Class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interplanetary structures causing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s (Dst?≤??100?nT) that occurred during 1997–2016 are studied. The subject of this consists of solar wind parameters of seventy-three intense storm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outhward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About 30.14% of the storms were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sheath and ejecta (S?+?E), magnetic clouds (MC) and sheath field (S) are 26% each, 10.96% by combined sheath and MCs (S?+?C), while 5.48% of the storms were driven by ejecta (E) alone. Therefore, we want to aver that for storms driven by: (1) S?+?E. The Bz is high (≥10?nT), high density (ρ) (>10?N/cm3), high plasma beta (β) (>0.8), and unspecified (i.e. high or low) structure of the plasma temperature (T) and the flow speed (V); (2) MC. The Bz is ≥10?nT, low temperature (T?≤?400,000?K), low ρ (≤10?N/cm3), high V (≥450?km), and low β (≤0.8); (3) The structures of S?+?C are similar to that of MC except that the V is low (V?≤?450?km); (4) S. The Bz is high, low T, high ρ, unspecified V, and low β; and (5) E. Is when the structures are directly opposite of the one driven by MCs except for high V. Although, westward ring current indicates intense storms, but the large intensity of geomagnetic st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nse nature of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the Bz. Therefore, great storms (i.e. Dst?≤??200?nT) are manifestation of high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13?mV/m).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大磁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阈值预报的策略和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以13个太阳风参量和地磁AE,Dst指数作为输入,以0或1作为输出,提前4h预报大磁暴主相发生的时刻.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的阈值预报可以对灾害性磁暴的发生提前数小时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5.
16.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e features of ionospheric parameters variations during the geomagnetic storm of September 7–8, 2017. In particular, parameters of vertical (foF2, foEs) and oblique ionospheric sounding (MOF, modes), absorption leve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and particle fluxes at high altitudes were under analysis. The storm was characterized by two Dst-index mimima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equence of two storms: first - with Dstmin?=??142?nT at 02 UT on September 8th and second - with Dstmin?=??122?nT and at 15 UT on September 8th.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two storms had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ionosphere and HF propagation at mid- and high-latitudes of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signals of vertical and oblique ionospheric sounding were present in all ionograms before the first storm. Further, at the maximum of the first storm these signals were totally absorbed. Then, before the second storm and during its maximum the signals were detected again in the ionograms due to the low absorption. GOES satellite data showed the significant burst of electrons and protons only during the first storm and small particle fluxes - during the second storm. This feature was also confirmed with GPS data: TEC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storm and decreased during the second storm.  相似文献   

17.
地磁暴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对象.在太阳活动周下降年和低年,冕洞发出的高速流经过三天左右行星际传输到达地球并引发的地磁暴占主导地位.目前地磁暴的预报通常依赖于1AU处卫星就位监测的太阳风参数,预报提前量只有1h左右.为了增加地磁暴预报提前量,需要从高速流和地磁暴的源头即太阳出发,建立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152个冕洞-地磁暴事件,利用SDO/AIA太阳极紫外图像提取了两类冕洞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地磁暴期间ap,Dst和AE三种地磁指数的统计关系,给出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强度以及发生时间的统计特征,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提前1~3天预报地磁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