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庹勇 《飞碟探索》2001,(1):34-34
2000年6月26日,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天,这天美、英、德、日、法、中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人类基因的结构草图。那么,什么是基因,现代遗传科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一般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分布排列着30亿个碱基对。所谓人类基因结构草图,就是对这30亿个碱基对进…  相似文献   

2.
我要问学霸     
《飞碟探索》2013,(12):56-57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其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就在遗传中占了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基因是生命的中介物——蛋白质复制的基础,基因更是细胞和生命复制的基础,是自然界有机化合物分子产生之后产生的。虽然基因指挥了各种蛋白质和细胞的复制,但是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和酶要产生在基因产生之前。基因分子的产生同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非常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和海水以及类似于芬兰桑拿浴的那种气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三个条件是基因和生命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20世纪50年代之前,欧美的科学家们在封闭的玻璃容器之中加入蒸馏水和各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氢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然后通电产生电火花放电效应,并且适当加热或者用紫外线,或者X射线进行照射。结果这些科学家们前前后后分别从这些有机化合物当中培育出了组成生命的中介体——蛋白质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     
《飞碟探索》2014,(3):4-7
决定智力高低的基因现形 英、法、德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了一种基因会通过影响大脑皮层厚度而影响智力。他们以1583名14岁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与大脑发育有关的5.4万种基因变异,结果发现,一个特定基因变异会导致大脑左侧半球皮质较薄,而相应的志愿者智力测试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个基因变异会影响脑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后者与脑皮层中的灰质含量及其厚度有关。大脑皮层厚度与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庾晋 《飞碟探索》2005,(3):16-17
人类基因数在3万-4万个之间,只相当于果蝇或线虫基因数目的两倍,可能比釉稻的基因数目还要少。人的基因如此之少出乎科学家的意料。  相似文献   

6.
科学名词的出现与流行,背后常有许多故事.命名不但有优先权之争,也有观念的折中.创造新名词在英文里用的是Coin,造名字就像铸造钱币一样,颇为传神.同时,科学界三不五时会有一些流行的名词出现,大家不管真懂假懂,只要朗朗上口,似乎就代表跟得上潮流.近几年的基因体、蛋白质体是为一例,流行超过10年的细胞凋亡则是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7.
基因再造     
基因工程与物种制造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堋亿个神经元。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相似文献   

8.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他的名著取了一个有出乎意料的不幸后果的名字“自私的基因”,许多读者真的把基因当成了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东西,甚至为此感到“绝望”。其实道金斯不过是用这个比喻说法表示一个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做出的推论:只有那些善于复制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才会保留下来,而“利他的”基因会很快被淘汰。但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许多利他的本能行为,其后果是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险甚至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因”与“纳米”这两个词.不但是报章杂志最热门的科学报道题材,同时也是政府投资最巨的两个项目。有朋友将两者戏称为“蛋炒饭”,虽然此“基”非彼“鸡”,此“米”非彼“米”。但也颇为传神。  相似文献   

10.
暖体假人在设计,评价航天服调温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暖体假人在设计、评价防护服装中的作用,结合航天服研制的实际,对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五级分析系统提出了部分适当调整的意见;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航天服热传递特性的基础理论与有关计算公式,对正确利用暖体假人技术,促进工作进展、缩短航天服的研制周期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收系统中的悬挂体姿态运动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12自由度的物-伞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三个欧拉角来描述悬挂体的运动姿态,总结了悬挂体姿态运动的5种基本模式和3种典型的复合运动模式;并给出了运动模式的量化描述、各个模式与刚体姿态运动欧拉角描述之间的关系。通过算例说明上述结果具有一般性,对于回收系统悬挂体的姿态分析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寻迹探秘能量体(上)吴明能量体是更为敏感的第二躯体,它自发地反映着情绪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这对俄国生物学家来说完全是个崭新的概念。它是如此新颖,以致在其他科学领域内还感觉不到有冲击波。只有特异心理学家已对此有所“反应”。人们一再对我们说:...  相似文献   

13.
英国政府用基因检测决定人种原籍的计划,有着科学瑕疵和道德疑虑,也对科学有潜在伤害。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人类基因变异的了解仅止于外观的特征,像是发色与肤色。近年来,借助便宜迅速的基因排序与DNA微数组芯片技术,人口基因学家得以更有系统地记录这些变异。  相似文献   

14.
如今,基因测序正在欧美兴起。那么,基因测序产业在科学上是否具有严肃性?能否为严肃对待生命的人提供可靠的保障?又或者,DNA测试只是基于尚不成熟的科学研究,是恐惧心理和过敏神经被唯利是图的市场利用的结果,不比测试星座运程更有用?2009年9月25日,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5.
基因作证: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看过《猩球崛起》后,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诡异的亲切感,因为类人猿太像人类了。的确,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与猿之间的区别已不像以往认为的那般遥远。 2005年8月31日,来自美国、以色列、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20余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经过近4年的努力,他们初步完成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工作。分析显示,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相似度达到99%,即使考虑到DNA序列的插入或删除,  相似文献   

16.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1):31-33
刚看完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遗传学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进化、行为和生物本质的书。在我看来,里面的观点比《凉人的假说》更惊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是那些核苷酸,是序列,而生物个体仅仅是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发展、繁荣自身的工具;生物个体是会死亡的,然而基因是不朽的,流传千古的。另外,很多从传统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看来很难解释的行为,如果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就突然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7.
钟基因     
王亮 《飞碟探索》2003,(2):15-15
钟基因是一种计时基因,可规范每日不同的活动,如睡眠、进食和其他新陈代谢的基本功能。科学家早已发现三种钟基因,基因内的蛋白浓度每日24小时循环升降;2001年五月,科学家第一次从哺乳动物(老鼠)身上发现钟基因,这种基因,和从水果苍蝇发现的一种钟基因(称per)很相似,2001年9月份在人类身体内找到钟基因。这些发现证明了钟基因是自古保存下来的。2001年12月,科学家亦发现,除了在水果苍蝇的脑里,在其他纤维也可找到称per的钟基因。钟基因相信是用来调整生物一天的节奏的,科学家希望透过对生物节奏的研究,能…  相似文献   

18.
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综合有关文献的理论,得到作用于超空泡水下航行体尾部的冲击载荷与航行速度的关系,然后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在不同速度条件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和变形特性.得到了加速度响应的主频率及其取值区间、航行体内的最大应变值及其分布位置;并给出了加速度响应主频率以及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存在2个加速度响应主频率,当航行体航速相对较低时,应采用第1个主频率作为结构设计时的参考频率,速度较高时应采用第2个主频率;计算还表明: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随着航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果对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基因组这部伟大的"人之书"里,有一部分是最灰暗的关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描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词汇——基因,由科学共同体走进公众视野,越发变得热门起来了。基因离老百姓已不再遥远,中国目前已经设立了"基因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科。专家们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确定疾病"内因",直接为普通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富勤 《飞碟探索》2007,(12):50-50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物贡,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断,可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端部有成串的DNA粒体,称为染色体端粒(简称端粒),使染色体不致因相碰而擦伤或粘在一起,具有保护遗传密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