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响应面的结构抗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近似模型技术,提出了一个结构细节抗疲劳优化设计的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在结构抗疲劳设计方法的指导下选取结构的设计变量,用试验设计方法在设计变量空间里选取样本点,对各样本点所对应的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分析和疲劳寿命估算,得到各样本点的响应(结构质量和疲劳寿命),用这些样本点和响应建立疲劳寿命和质量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并对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获得最优解。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结构抗疲劳优化的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有限元静/动强度分析及故障件失效分析等方法,对保险阀导向杆断裂问题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保险阀导向杆断裂故障为导向杆设计动强度不足,导致导向杆双向弯曲应力集中区疲劳断裂。依据分析结果对保险阀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构的分析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措施有效,同时也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对结构件动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结构设计寿命要求,针对结构的疲劳强度薄弱部位,需进行结构疲劳细节优化设计和筛选试验,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某飞机结构的三种疲劳设计形式,并建立其筛选试验新方法,然后,进行了此三种疲劳设计形式的模拟件的筛选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筛选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分别计算出三种设计形式的疲劳寿命的增益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3效果最优,据此优化出了最佳的疲劳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4.
疲劳断裂是钻机中连接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高强度螺栓安全寿命估算方法,绘制螺栓零件的S-N曲线,并利用修正Miner准则估算螺栓的疲劳寿命。借助有限元平台以及疲劳仿真软件n Soft的FE-Fatigue模块,对连接螺栓进行疲劳强度仿真试验,确定了动应力下连接螺栓的疲劳损伤位置,并得到仿真疲劳寿命,验证了理论计算疲劳寿命的合理性。对高强度螺栓的疲劳设计、校核以及寿命估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新型EPS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整车三自由度转向模型;提出了新型EPS系统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转向稳定性的概念及量化公式;并根据多元函数有约束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以转向路感为优化目标,以转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敏度为约束条件,对EPS系统参数进行了多参数变量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EPS系统参数优化可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转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转向路感,为新型EPS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疲劳分析理论以及有限元失效分析方法,对保险阀疲劳断裂问题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振动环境下连通管受双向弯曲应力影响,连通管焊接根部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容易发生疲劳破坏。依据分析结果对连通管采取了支架/卡箍固定并改善连通管走向的改进措施,对改进结构保险阀连通管进行微应变及振动疲劳寿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结构改善了连通管应力分布,连通管疲劳寿命提高了3倍以上。试验结果也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及试验方法对结构件动强度及疲劳寿命的设计和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NASTRAN软件,研究了在机翼打样设计阶段考虑颤振约束条件进行结构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气动载荷采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计算,颤振分析采用v-g法,优化中以最小质量为设计目标,设计变量为蒙皮铺层参数.对某复合材料后掠翼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满足静强度和刚度要求,颤振性能大幅度提高,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航空公司机队的飞行成本,提高飞机的座位利用率,研究机队各机型与航线优化匹配问题。考虑了旅客溢出带来的潜在支出成本,在满 足航班覆盖、旅客需求、机队寿命、航班连续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基于隶属度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建立的多目标机队优化匹配模型实用可行,既降低了机队的飞行成本,又提高了各条航线上 机型的座位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由蠕变试验得到有机玻璃YB-3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断裂时间和蠕变柔量,应用粘弹性模型将蠕变柔量转换得到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柔量.根据动态柔量和不同频率的疲劳试验结果,拟舍得到了YB-3有机玻璃的△ε-N曲线,形成了有机玻璃的蠕变疲劳寿命估算的时间寿命分数法.进行了不同频率下YB-3有机玻璃在拉一拉载荷下蠕变疲劳寿命的估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以主轴系统刚度与总功耗之比值最大比值最大为目标函数、主轴系统刚度的校验准则为主要约束条件的液体静压轴承优化设计方法,与普通设计方法相比,两种不同结构液体静压承经优化设计后,其单位总功耗的主轴系统刚度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1.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气动剪裁设计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机翼气动载荷和机翼弹性变形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机翼的总升力不变和结构强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气动/结构耦合的刚度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值实验设计研究机翼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对机翼气动载荷的影响,并用主成分回归方法构建了机翼变形和气动载荷之间的响应面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模型,此模型仅考虑强度约束和总升力不变的要求,放弃了传统优化设计模型中的挠度和扭转约束。通过2种优化模型的对比,说明应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机翼结构,重量减轻1.23%,机翼总体扭转变形减小33%,刚度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复合材料翼面结构进行了满足颤振速度约束的最小重量设计。目标函数为结构重量,颤振速度及工艺尺寸要求为约束条件,运用可行方向法求解优化问题。文中用双三次多项式来模拟翼面复合材料蒙皮厚度,多项式系数及其他有限元的厚度或横截面积为设计变量,通过变量成组减小设计规模,用解析法求颤振速度对设计变量的导数。文后用本法对两个机翼盒段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民用飞机设计必须考虑的运营要求,通过系统研究签派可靠度估算模型、全寿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量模型,构成多目标函数。同时,根据民用飞机实际运营中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建立约束限制条件,最终形成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对优化模型的寻优计算。以A320机型为例,针对不同设计目标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可行,可为民用飞机概念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强度和刚度可靠度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结构系统的可靠性作为结构的优化控制参数。用改进的分枝限界法判认主要失效模式。用PNET法计算结构系统的可靠度。导出了强度、刚度可靠度的灵敏度分析表达式。提出最佳矢量型法的迭代公式,有效地求解了结构在系统可靠度约束下的最小重量设计问题,算例的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FUSELAGESTRUCTURALOPTIMIZATIONWITHMSC/MODPRE-PROCESSINGANDMSC/PAL2POST-PROCESSING¥ChenMulan(ResearhInstituteofPilotlessAircra...  相似文献   

16.
对机翼和翼梢小翼外形参数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径向基函数(RBF)来构建机翼和翼梢小翼的优化模型.在有、无翼根弯矩约束的两种情况下,分别结合序列二次规划法和拟牛顿法优化方法,针对优化目标:机翼诱导阻力最小,优化得到机翼和翼梢小翼的最佳外形参数.实验证明本文优化方法能够取得满意的优化效果,对翼梢小翼的优化设计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模拟退火算法与注射机合模机构运动行程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拟退火法应用于注射机合模机运动行程的最大化设计研究,以运动 行程为目标函数,肘杆断面尺寸、肘杆起始与最终位置为设计变量,约束条件为强度、稳定性,锁模力,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运动行程的最大化设计是可行且高效的,可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领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结构拓扑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是结构初始方案设计的重要方法。采用遗传算法,用染色体基因映射结构离散化后的单元体,通过改变基因代码实现连续结构的拓扑。在优化过程中,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等特点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有限元技术对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为了消除结构拓扑优化分析中的铰接和棋盘格现象,提高优化分析效率.改善优化分析结果.在结构拓扑优化分析中引入了结构约束的概念和渐进结构优化的思想。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多目标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多目标模型修正技术,并以一个实际结构为例进行修正。论述了该技术的主要步骤及其中参数选择、试验设计、响应面拟合、多目标优化和确认准则等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设计结构并进行相关模态试验,用仿真软件MSC.Nastran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该技术对模型进行修正。比较并分析试验结果与修正后仿真结果,通过两者前四阶频率与振型的比较,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