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温运载火箭,2006年获得国家立项、正式开始工程研制;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执行首次应用性发射,成功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准确送入直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探测器也是世界航天史上发射过的最重的火星探测器。"长征"五号火箭首次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其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行星际探测的序幕,使得我国的航天发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成功研制及工程应用,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自由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更大、更强的空间探测及开发应用能力,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个立项研制的型号,以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为出发点,以解决我国航天发展现实需求为立足点,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之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06年正式立项开展工程研制,2009年2月转入初样研制,按照国防科工局明确的两级半最大构型状态开展初样研制工作,2013年6月转入试样研制阶段,2016年11月3日完成首飞。"长征"五号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设计,采用5m直径箭体结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  相似文献   

3.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5,(5):157-158
<正>长征六号成功首飞实现一箭20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5年9月20日报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六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4.
<正>重型运载火箭是我国未来开展重大空间应用研究的基础,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为了充分借鉴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的研制成果,本文对阿里安航天公司、空客公司不莱梅分公司、不莱梅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就阿里安火箭的研制模式、分工模式、发射服务模式、能力布局、关键产品模块制造能力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世界主要航天国家正积极推进运载火箭新型号的研制。美国的运载火箭新型号主要包括"航天发射系统"(SLS)、"重型猎鹰"、"行星际运输系统"、"火神"、"新格伦"、"电子"和"矢量"等,欧洲则主要有"阿里安"6、"维加"C和"维加"E,俄罗斯正在研制"安加拉"和"中型质子",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H-3、印度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3(GSLV-3)。本文将分别对这些火箭的情况和最近研制进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此次发射为一箭双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发射收官阶段的奠基之战,意味着"北斗"全球组网正式进入倒计时,对于"北斗"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中的一员,由基础级和上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31日23时5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巨大轰鸣声中,"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送入太空,随后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实  相似文献   

8.
关于重型运载火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运载火箭涉及众多关键技术,研制难度大,研制周期长。针对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动力类型选择、重型火箭模态试验、动力系统试车、测发模式以及产业基地布局与建设等方面,提出重型运载火箭后续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以及应对措施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任务,将"中巴地球资源" 04A星及8颗小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巴地球资源" 04A星是由中国和巴西两国合作研制的第6颗地球资源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院共同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9日上午11时21分,实践十六号02星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六号02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技术试验应用等领域。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和实践十六号02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5日22时,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一、推动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及空间应用",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C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海洋"一号C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三颗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洋水色水温环境业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9月12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将我国自主研制的"5米光学"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中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将服务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水质监测等领域,为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影响。"5米光学"卫星由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运载火箭的水平代表着自主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近年来,在发射市场需求旺盛和航班化运输理念兴起的影响下,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均越来越重视和推动降低进入空间成本的研究。特别是美国通过培育、扶持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在国际商业市场和媒体上以极低的价格抛出了“猎鹰”9运载火箭,从而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新时期,我国也在对如何统筹好航天产品的技术、经济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同时,对运载火箭的高效益、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分析梳理国内外运载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价格的客观、准确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风云"二号H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风云"二号H卫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空间天气和卫星  相似文献   

16.
<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三级快速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包括太阳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等)发射任务,除了进行单星发射外,也可进行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典型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t。"长征"六号运载火箭2009年开始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12日7点14分,云海一号01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云海一号01星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云海一号01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0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于1990年2月在"长征"四号A火箭一、二子级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一、二子级直径为3.35m,为常规液体推进剂两级运载火箭。700km高度太阳同步轨道(SSO)典型运载能力为1300kg,为国内单二级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并能与远征系列上面级结合,提供多星异轨组网部署发射,大幅提高1000km轨道高度以上运载能力。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即取得成功。截至2018年12月已完成43次发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4,(9):6-6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约9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这颗卫星将在太空预定轨道上运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卫星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和地图测绘等任务。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8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连续36次发射成功。卫星在轨运…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