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的池野顺一教授等完成了目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晶体玻璃三维激光打孔实验 ,并获得成功。研究人员从分析玻璃的损坏机理着手 ,发现激光损坏的玻璃 ,其内部形成熔融部分 ,以此熔融部分为中心 ,裂痕向外延展。据分析 ,这是由于激光照射了的表面 ,经大气被冷却 ,故熔化从其内部开始 ,由于膨胀力的缘故 ,使玻璃受损。对此 ,研究人员将很好的吸收激光的合成墨水染料涂在玻璃表面进行加工。结果 ,熔化的玻璃从玻璃表面飞散 ,一个脉冲的光照射 ,可形成深 410 μm ,直径2 0 0 μm的加工穴 ,若反复照射激光 ,可形成圆锥状的加工…  相似文献   

2.
在自制的化学机械复合抛光装置上,研究了微晶玻璃小孔的高精度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利用触针式轮廓仪对小孔抛光表面进行测量,讨论抛光浆料、主轴转速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机械复合抛光技术可使微晶玻璃的小孔具有更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增强玻璃的表面酸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交换增强玻璃表面不同程度酸腐蚀后强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表面腐蚀后强度的保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控制合适的腐蚀厚度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表面保护,不但可以保留化学增强所得的强度,甚至可以显著提高玻璃的最终强度.  相似文献   

4.
微晶玻璃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温度下的化学稳定性而被用作激光陀螺反射镜基底材料,但两相多晶结构又使其清洗后易受腐蚀,损伤超光滑表面。通过对微晶玻璃化学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适宜清洗微晶玻璃超光滑表面的无腐蚀性清洗剂。通过对清洗剂体积浓度、清洗温度、清洗时间的研究,确定了清洗剂的清洗参数。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清洗,微晶玻璃超光滑表面粗糙度由清洗前的0.117nm降低到清洗后的0.061nm,接触角由清洗前的22.5°降低到清洗后的5.1°,镀膜后积分散射均值为8.0×10-6,最终获得微晶玻璃反射镜高洁净低损伤超光滑表面。  相似文献   

5.
玻璃鳞片防腐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玻璃鳞片防腐材料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玻璃鳞片表面处理时的界面状况。采用静态浸泡耐腐蚀实验,测试并主同玻璃鳞片试件的质量变化率,弯曲强度保留率。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含TiO2晶种和不含晶种Na2O-CaO-SiO2系统玻璃陶瓷。以XRD研究了玻璃陶瓷的晶化行为和物相组成。通过EDS测定了TiO2在主晶相硅灰石和玻璃基质中的分布。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两种玻璃陶瓷样品均由硅灰石晶体和分布于晶体之间的玻璃基质构成。添加TiO2晶核剂的样品以体积晶化为主,硅灰石晶体细小,呈短柱状。硅灰石晶体中TiO2的含量明显大于玻璃基质,表明TiO2显然起到了引起体积晶化的作用。而在没有加入晶核剂的样品中,硅灰石晶体呈纤维状,以表面晶化为主,晶体定向排列明显,长径方向基本垂直于原始玻璃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7.
光学玻璃零件在冶加工过程中,抛光面常发生腐蚀现象,特别是一些化学稳定性差的易蚀玻璃,在精磨、抛光、磨边等工序后,玻璃表面出现黄、褐、灰等有色斑痕和蓝、黑色点子以及不光亮的灰白层,致使产品合格率降低,造成大量返工。在加工过程和中间产品的存放过程中,避免玻璃表面的腐蚀,是目前光学玻璃零件加工中遇到的一大课题。解决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系统研究界面腐蚀条件对航空层合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电雾度计、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铝硅酸盐玻璃和层合玻璃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液浓度(或腐蚀时间)增加,铝硅酸盐玻璃的透光率分阶段降低,铝硅酸盐玻璃的雾度先缓慢增大后迅速增大;然而,层合玻璃的透光率,随着腐蚀液浓度(或腐蚀时间)增加先增大后降低。腐蚀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对层合玻璃透光率影响甚微。当腐蚀液浓度为10%,腐蚀时间为10min时,制备的层合玻璃有较好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晶玻璃材料研磨加工引入的亚表面损伤层,综合使用磁流变抛光斑点技术和HF酸差动化学蚀刻速率法测量亚表面裂纹层深度和亚表面残余应力层厚度,针对微晶玻璃材料抛光加工引入的亚表面损伤,采用蚀刻台阶高度变化率法对其进行了准确测量。基于研磨、抛光产生的亚表面损伤深度准确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超低亚表面损伤复合加工工艺。将复合工艺与传统工艺加工试件的亚表面损伤深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工艺对亚表面损伤抑制效果非常明显,试验证实了提出的复合工艺可以实现微晶玻璃超低亚表面损伤加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二氧化硅过渡层表面开口孔的大小对航空层合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测试分析多孔二氧化硅过渡层的表面开口孔形貌,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含多孔二氧化硅过渡层的层合玻璃中无机玻璃/聚氨酯界面的剪切强度.以实验获得的开口孔形状为依据,以ANSYS软件建立含多孔二氧化硅过渡层的层合玻璃有限元实体模型,模拟获得不同孔面积条件下的多孔二氧化硅/聚氨酯界面的张应力.结果表明:随着多孔二氧化硅孔面积的增加,层合玻璃中无机玻璃/聚氨酯界面的剪切强度先迅速增大后缓慢降低;当单孔面积为52.61 μm2时,制备的层合玻璃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