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邮政省为了利用太空站进行通信实验,正设想在卫星上采用直径10米的两个天线平台,作移动通信及毫米波通信实验。倘若这些通信技术予以确定,就能够用超小型天线实现个人卫星通信。设想的通信实验平台有三种系统:1.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体与卫星之间采用超高频段(900/800兆赫);地面站与卫星之间使用12/14千兆赫与20/30千兆  相似文献   

2.
飞扬 《国际太空》1992,(1):11-11,1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决定从1992年开始研制技术试验卫星-7(ETS-7),经过1年时间的预先研究,计划对其进行交会一对接实验;遥控操作机械手进行自动安装实验,和新的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进行数据中继功能的验证与应用实验。该卫星将于1996年与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一起用H-Ⅱ火  相似文献   

3.
技术试验卫星V(ETS-V)是日本最早的静止三轴定位卫星,它采用了多种最新技术,1987年8月用H-1三级火箭发射成功。ETS-V上装有叫作AMEX移动通信用的转发器,利用AMEX可以对飞机、船舶、陆地移动体进行各种通信实验以及测位实验。  相似文献   

4.
国外民用通信卫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成荣 《国际太空》1997,(10):17-21
1由试验卫星发展到各种专用商业卫星1.1美国早期通信试验卫星美国早在1945年就用月球进行无源反射通信试额,1958犀12目18日又发射了一颗有源通信试数p星“斯科尔”,第一次颁证了通信转发器技术的可行性。自1960年利用回声一1无源反射通信试领】星试顿后,1962年至19634又利用电星一1和中继一l有源通信】星进行了】星通信试验。1963$发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辛康”进行了电话、数传、电报、传真和电视的实的传输试领,艺发证实了地球同步卫星应用于商业通信的可行性。1.270年代后签国通信试领】星7O年代后,美国又研制发射了“巨用技…  相似文献   

5.
亚洲卫星电信公司将在1990年发射其第一颗卫星——亚洲卫星-1(Asiasat-1)。这颗卫星是为亚洲国家国内通信使用需要而设计的。这些国家需要国内卫星网,却又无力发射自己的独立系统。亚洲卫星可用于公共交换网、发展中的私人通信网及电视节目分配。亚洲卫星正在促进北美与欧洲现有卫星技术的发展,它将有利于亚洲国家电信系统的迅速改进。亚洲卫星将在地区卫星的通信中起重要作用。卫星的国际通信已经使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城市之间能进行通信。现在,几乎能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主要城市呼叫新加坡、伦敦  相似文献   

6.
1986年2月发射的SPOT-1地球遥感卫星按计划今年6月便服役到期,法国政府打算让它在轨道上继续工作到9月,然后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接管,对该卫星进行为期3个月的超期实验,以检验它的寿命持续极限,因用新发射的卫星进行这些实验风险太大。 CNES的一位官员说:“我们将用过去从未用过的方法来实验SPOT-1卫星,如试验其恢复工作的方法,就是将卫星上的所有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SBS(卫星商业通信系统),是美国的又一个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由美国通用通信卫星公司、IBM公司和艾蒂纳(Aetna)人寿保险公司联合经营。将于1980年下半年用航天飞机射入同步轨道。SBS卫星系统将为商业界、政府部门和其它通信用户提供专用、切换和高数据速率的通信。该系统的特点是:地面站很小,可安装在用户屋前或办公室里,用全数字传输;可进行声音、数据、传真和电视等的综  相似文献   

8.
1  2 0世纪末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 2 0世纪末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 )卫星固定通信 空间段建设大发展 ,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 )卫星移动通信 静止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 ,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 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 )卫星宽带通信 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 ,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动态。2 卫星固定通信2 .1 空间段中国独…  相似文献   

9.
据日刊报导,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于1992年夏发射一颗大型技术试验卫星VI(ETS-VI)。这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满足国内广大用户对通信、广播等领域的一系列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新对策。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ETS-VI将掌握2吨级静止三轴控制卫星的通用技术;确认日本大型火箭H-Ⅱ的发射能力;实验实用卫星用的高级通信技术;鉴定日本实用卫星用的高性能仪器部件在星上的运行情况;鉴定日本新研制的双组元推进系统在转移轨道上的三轴姿态控制和用离子发动机进  相似文献   

10.
晓滨 《国际太空》2001,(9):7-10
在军用领域 ,小卫星 (Small Sat)是构筑未来信息战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军通过海湾战争初步试验了小卫星的军用潜力。战后进行的研究表明 ,小卫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重建能力 ,能有效提供战术支持。19 96年 ,美国军方提出了“空军 2 0 2 5作战构想”,其中指出由小卫星组成的分布式星座系统是为战斗人员提供实时不间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对付反卫星武器的有效手段。1 军用小卫星发展历史用小卫星完成军用任务的想法并非是新鲜事。美国首批军用卫星中有许多就是小卫星。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 ,小卫星提供了第1个军用通信系统和…  相似文献   

11.
回春 《国际太空》1991,(4):12-12,11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欧洲通信跟踪(Euteltrace)系统和国际海事卫星C,分别在1991年1月2日和4日开始商用移动通信。主要目的是比较两个系统特性,所以都采用卫星作为通信中继。欧洲通信跟踪系统采用Ku波段;国际海事卫星C用L波段。前者覆盖欧洲,后者用于全球通信。一旦投入实用,则成为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欧洲通信卫星覆盖在东欧到西欧地面车辆α数字双向通信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现将日本1980年7月《火箭新闻》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活动月报》有关卫星连续发射失败的报道,综合整理如下: 日本1978年初首次用N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静止实验技术卫星,之后便积极准备继续用N火箭发射重130公斤的静止实验通信卫星1和2,进而掌握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技术及跟踪技术,以期在八十年代中期拥有自己发射国内通信卫星的能力。但遗憾的是,事与愿违,1979年12月用N火箭发射的“菖蒲-1”实验通信卫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日本自从1977年和1978年由美国代为发射了实验中等容量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以来,利用入轨的卫星进行了种类繁多的通信和广播实验,取得了大量的实用数据,进而为1983年2月和8月相继发射的两颗实用通信卫星及1984年1月和1986年2月两颗实用广播卫星创造了条件。这四颗实用通信和广播卫星使日本跨入了正式空间通信和广播卫星的实用时代。  相似文献   

14.
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技术是空间系统的核心 ,其发展水平 ,决定了 2 1世纪初空间系统的总体能力。1 通信广播类卫星技术通信广播类卫星是国外最早进入商业化的卫星领域 ,但迄今为止 ,卫星通信在全世界整个通信市场中的渗透率大约只占2 % ,其近期目标是达到 5% ,未来主要将与地面通信手段竞争。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技术发展与创新。军事通信广播卫星 ,在战时通信容量骤增的情况下 ,主要存在通信容量不足、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如下通信广播类卫星技术发展和主要创新思路。1 .1 高、中、低轨道卫星并行发展对于非全球性应用 ,主要…  相似文献   

15.
日本1984年1月23日,将用N2火箭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大崎发射场发射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第二颗将在1985年8月发射。卫星定点在东经110度静止轨道上。使用单位是通信和广播卫星组织及日本广播协会。用来进行新的广播技术研究实验和其它未来卫星广播普及的应用验证。广播卫星能够覆盖日本整个国土,具有地面广播和电视所达不到的高音质和清晰图象的能力。BS-2有两个电视频道,家用电视机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日本正在用CS-2进行“利用卫星典型试验计划”的应用试验。其中,利用卫星进行急救医疗通信的试验是邮政省电波研究所和东海大学医学系的合作试验项目,该项试验综合运用了彩色静止图象传送技术和急救医疗通信系统,1984年10月进行了首次试验,本文拟介绍其概况。一、背景在地面通信的医疗信息系统中,日本于1974年就开始采用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运用到全国28个都、府、县中。此外,偏僻地区的医疗信息系统等也趋向实用。特别是在冲绳县,1981年为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月5日,阿里安4火箭成功地把第一颗意大利卫星1送入定点在东经13.2度的静止轨道上,将做5个月的轨道试验。199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设计寿命5年。意大利卫星1将接替70年代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实验卫星,并对欧洲用40~50吉赫频段作无线电传播试验。意大利卫星1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数字电话、电视、数据传输以及电视会议。该星覆盖意大利整个国土,有6个点波束。星上有9台20瓦的转发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并行技术对卫星数据流控制进行了研究,利用分治策略设计一种并行架构的卫星数据流控制方式.这种并行进行的通信方式与以往卫星采用的顺序轮询下位机的通信方式相比,可大大缩短与所有下位机完成通信所花费的时间,为中心计算机节约出大量的系统时间,让中心计算机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卫星姿态控制与轨道计算.  相似文献   

19.
印度通信卫星别具一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太 《国际太空》2001,(12):14-17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大国 ,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 1/ 2以上。另外 ,印度国内的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预报工作也都比较落后。为了迅速扭转通信落后的局面 ,印度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起 ,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 ,一方面购买国外卫星 ,一方面自己研制通信卫星 ,从而发展国内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电视业务 ,普及教育。1 “借鸡生蛋”印度先是于 1975年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 6和法德合造的“交响乐”卫星 ,分别进行了卫星电视教学试验和卫星通信试验 ,而后又从 1977年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Apple)实验通信卫星。该星…  相似文献   

20.
三种星座通信系统指的是:(1)小低轨(littleLEO)卫星移动数据传输系统;(2)大低轨(bigLEO)卫星移动电话系统;(3)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三种系统中,小低轨系统将首先在1998年开始提供业务。紧跟其后的将是大低轨系统,于1998年底开始提供移动电话业务。最后是Ka频段宽带多媒体卫星系统,它们要到下世纪初才能开始投入应用。现将这三种系统各自的竞争形势作一简述。1小低轨系统在小低轨通信领域,美国轨道通信公司的“轨道通信系统”(Orbcomm)几年来一直被认为处于领先地位,虽然该系统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