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是由地面设备和空中设备组成.地面设备包括一次监视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及终端显示器等;空中设备包括机载应答机(ATC)和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当空中应答机被地面台或其他空中应答机询问时,能自动发射脉冲代码回答信号,把飞机的识别、高度及位置信息提供给地面台或装有TCAS系统的飞机.地面调度员利用这些信息对飞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装有TCAS计算机的飞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防撞预测.目前我国使用的ATC系统有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和离散寻址信标系统(DABS),两者相互兼容.这里只介绍ATCRBS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空中交通密度日增,航路拥挤,以及飞行高度层控制的改进,以至航管雷达所存在的同步窜扰,非同步窜扰和假目标出现的问题更趋严重,针对现用二次雷达存在的种种问题,除了飞机上使用新的S模式雷达和数据通信系统外,航空工业界在1955年通过航空运输协会(ATA)开始寻找能防止飞机碰撞的系统,在1970年集中研究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应答机(ATCRBS)作为该系统的中心,1981年美国FAA宣告研制交通警告防撞系统(TCAS)的  相似文献   

3.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靠三十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它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列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处理机。专  相似文献   

4.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靠三十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它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列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处理机。专门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工作站相结合优化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和工  相似文献   

5.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借30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计算机。专门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工作站相结合优化了空中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6.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借30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计算  相似文献   

7.
S模式应答机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擎 《国际航空》2006,(8):83-84
新航行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球推广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其监视系统的发展方案是二次雷达监视(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虽然A/C模式的二次雷达使用比较广泛,但它存在很多缺陷,ICAO把发展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视方案推广,机载应答机也正在逐渐改装为S模式应答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伊始,民航华北空管局于1月15日在北京空域实施雷达管制。 华北空管局1997年底在北京终端区成功实施雷达管制,这种现代化、科 学化的空中交通管制方式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大大增加了北京终端区的飞行 流量。现今的首都机场航班日流量已突破640架次。然而,只在北京终端区实 行雷达管制仍无法满足飞行量的日益增长。此次北京区域雷达管制的实施,将使飞机间的操纵间隔缩小,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加飞行流量。同时,由于雷达设备可以对飞机进行不间断监控,精确地掌握飞机位置、飞行高度和航向,使 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系数大大…  相似文献   

9.
<正>4月30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宣布在全国20个区域管制中心启用全新的航路自动化现代化系统(ERAM)。这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更精确地追踪飞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飞机之间的间距更小,允许航班选择更直的航路,速度则由地面紧密监控。ERAM是新一代空管系统Next Gen计划的一部分,用于将空中交通管制从基于地面雷达转为基于卫星追踪。  相似文献   

10.
陈荣宇 《民航科技》2006,(2):19-19,21
二次雷达(英文缩写为:SSR)作为现代航管监视系统,主要提供飞机的航班号、高度、方位、距离等信息,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民航通信导航雷达事业的迅速发展,在飞行繁忙的地区和航线将从程序管制逐步过渡到雷达管制,雷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AnAnalysisoftheMinimalReportRateinADS一、简介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一种新的监视手段,受到各国普遍重视。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由空地数据链、导航数据源和先进的地面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组成。机载导航设备获得的信息佳少包括飞机识别和四维位置信息),以适当的位置报告率通过地空数据链传送到地面,在自动相关监视终端上形成空中交通信息,为管制员提供伪雷达显示。ADS系统可以为飞行在雷达覆盖区以外,特别是海洋和荒漠空域的飞机提供监视手段;能够及时检测到航路点引入差错和ATC环路差错;…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以雷达为基础的空域管理体系不能利用飞机意图数据,要预留大片空域来确保飞机进近和离场等情况下的安全性,因而美国和欧洲的空管体系已饱和。在航空运输业迅速发展和空域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必然要求一种更适应当前和未来航空运输的空域模式出现。 成立于2000年11月的波音空中交通管理集团利用波音已有的空管方面的人才,考虑到自身与亚太地区利益的同一性,力争提供一个较好的未来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以缓解亚太和全球的航班延误与  相似文献   

13.
飞行计划处理是指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对飞行计划的输入、飞行计划的补充、飞行进程单的产生等进行处理。早期的飞行计划数据处理是基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手工操作和大脑记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在空中交通管制领域中已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飞行计划的输入、飞行计划的补充、飞行动态的显示、飞行进程单和(或)电子数据显示(ED)信息的产生、与雷达数据处理系统(RDPS)的相关以及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任何信息的处理。即使是多部雷达联网,雷达的探测范围总是有限的,在雷达能探测到飞机之前,管制员借助飞行计…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大量的培训业务,就雷达区域管制模拟训练系统的开发,在计算机模拟飞机飞行模型与数据库的建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该系统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定义,空中交通管理是确保飞机在所有飞行阶段安全和效能运行的综合保障体系。空中交通管理是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保证飞行安全和有顺序的技术措施,它是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哪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跟踪空中飞行的飞机并使其保持安全的距离间隔。在早期,管制员通过在雷达尖头信号的地方贴上小塑料片来人工跟踪飞机。雷达尖头信号之间的距离是当时技术提供的最可靠的飞机之间的间隔图像。随着计算机驱动的综合显示器的出现,自动跟踪的综合显示标牌替代了雷达尖头信号。利用跟踪数据的冲突告警(CA)和最低安全高度警告(MSAW)算  相似文献   

17.
李果 《国际航空》2005,(10):48-49
美国正在试验一种5×5的低波段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天线,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同时还是飞机机体结构承载部件的一部分。这种保形雷达天线将给未来的有人和无人飞机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敌我识别系统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飞机上只安装了应答机,飞行员依靠目视识别或借助通信系统从地面指挥所获知目标飞机的敌我属性。现代多由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信标系统兼任地对空识别,现代歼击机普遍装备了由询问机和应答机组成的机载敌我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9.
香港新机场今年7月正式启用.而负责这一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的大量设施和系统,早在1997年10月便开始运行,空管员的培训也已同期开始进行.珠江三角洲地区空运繁忙,机场密集.随着香港新机场的开放,不仅要求对原有的进近程序和航路作出调整,更要求相邻空管中心之间的平稳转交.香港飞行服务区约为573000平方千米,香港空管中心除负责从香港新机场起飞或降落的飞机外,还负责澳门及深圳部分地区对香港空中交通有影响的过境飞行.新机场空管设施的采购从1994年4月开始着手进行.它涉及了雷达、导航、通信系统20个大项目约9.57亿港币的采购计划.其中主要有雷神公司的雷达  相似文献   

20.
机载交通警戒和避撞技术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IntroductionofTCAS一、目标的发现和告警空中交通警戒和避撞问题,首先在程序管制上采取了安全间隔保障,成为第一道防线。空中交通管制规定了空域中对不同走向的飞机分别占用各自的高度层次,保障其垂直间隔。对航路规定了航路宽度和平行航线之间的间距,保障其例向间隔。在飞机起飞前放行时,预先安排好同航路上同向飞行的飞机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距离间隔,保障其纵向间隔。三维方向上的安全间隔是避撞的法定保障。由于管制员或驾驶员的疏忽造成飞机违犯了二维安全间隔时,将对空中交通出现威胁和冲突。在有雷达监视的环境下,这种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