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在顺 《推进技术》1991,12(1):30-35
本文对烃类燃料的能量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三种烃(CH_4、C_3H_8、RP-1)分别同液态氧组合,其中含氢较高的CH_4具有最高的比冲和较低的燃烧室温度,其燃烧产物中固炭量低于C_3H_8与RP-1.三种烃分别同液态氧组合的比冲均高于O_2/C_2H_5OH与N_2O_4/(CH_3)_2NNH_2.本文还指出了烃同液氧组合比冲随α与p_c变化的关系.最后,对烃类燃料性能改进问题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将一定量的液氢加入烃中混合燃烧可提高比冲,减少低α条件下燃烧产物中固态炭量.另一方面,通过加液氢还可使燃气发生器工质的R_cT_c值提高.  相似文献   

2.
烃类火箭燃料(煤油)传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克明 《推进技术》1988,9(1):65-66,84,94
本文介绍了煤油传热试验结果及沉积物形成的速率,分析了烃类燃料的冷却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硼笼化合物对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密度碳氢燃料MCRI-1、辅助分散剂胶凝剂和纳米铝粉为原料,制备了系列含铝液固凝胶型高能燃料(简称含铝高能燃料),并考察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组成对其分散稳定性(即凝胶成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三种硼笼化合物对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热值、点火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胶凝剂含量或固液质量比(Al/MCRI-1)均可提高含铝高能燃料的分散稳定性。含铝高能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随着硼笼化合物的添加略有降低,但其质量热值在添加硼笼T和硼笼A后分别增加了11.6%和12.4%。硼笼化合物可将含铝高能燃料的燃温峰值提高21.1%~52.9%,点火延迟缩短44.5%~65.2%。硼笼化合物明显改善了含铝高能燃料的点火及燃烧性能。整体上,硼笼A添加效果最佳,且热解及燃烧可产生较多的气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含铝高能燃料的膨胀做工能力。  相似文献   

4.
混配型吸热碳氢燃料热裂解及催化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吸热能效,将辅助燃料Y按不同比例与碳氢燃料混合,配制成新的混配型YNNJ—150燃料,利用连续流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微型反应色谱评价装置,考察了它的热裂解转化率和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并在HZSM—5分子筛上进行了催化裂解评价。结果表明混配型YNNJ—150燃料不仅降低了裂解温度,同时提高了燃料裂解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增加了燃料的吸热能力,且混合辅助燃料Y的比例为15%时的混配燃料YcNNJ—150的效果最好。混配型燃料可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航天推进用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吉军  郭成  张香文  王莅  米镇涛 《推进技术》2014,35(10):1419-1425
高密度燃料已成为重要的航天推进液体燃料。简要介绍了国外高密度燃料的合成进展,包括JP-10,T-10,RJ-5,RJ-7等;重点介绍了天津大学的燃料研究进展,包括HD-01、密度大于1g/ml的燃料、四环庚烷、金刚烃燃料、生物质高密度燃料等,并报道了四环庚烷的自燃特性。为解决超声速飞行条件下燃料的点火及主动冷却问题,制备了油溶性纳米Pd和Pt颗粒添加剂,分别降低了JP-10的点火温度,提高了JP-10的裂解热沉。  相似文献   

6.
王健  王家骅 《推进技术》1993,14(5):42-45
本文利用CO2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取样管对高密度喷燃料和常规喷气燃料在直流喷嘴下游的浓度场分布进行了测量,就气流速度,油压降和下游距离对浓度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常规喷气燃料的最大浓度值比高密度喷气燃料的大;气流速度和油压变化对高密度喷气燃料最大浓度点穿透深度的影响大于对常规喷气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龙  潘富敏  林瑞森 《推进技术》2001,22(2):97-100
概述了吸热型碳氢燃料裂解催化剂、引发剂、抑制结焦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吸热型碳氢燃料冷却模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套自行设计的燃料冷却模拟系统,该装置适用于模拟研究各种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飞行器上不同冷却模式下的冷却特性, 为燃料将来在飞行器上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仪器空白漏热标定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良好。在此装置上研究了吸热燃料在两种压力下的冷却情况, 实验发现在通燃料后, 反应管温度下降最低可达90.6℃, 冷却效果较好; 随着外部热环境的变化, 反应管不同部位的吸热情况发生复杂变化, 尾部出现结焦; 燃料热沉测量值与文献值接近。  相似文献   

9.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套高温下测量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的稳态热导型流动热量计,仪器常数标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符合Tian’s方程,可以正常工作;测定了500℃和600℃下吸热型碳氢燃料RL7及NNJ-150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热沉,并与相同条件下热裂解热沉相比较,结果表明,吸热型碳氢燃料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催化裂解能够比热裂解获得更高的热沉,燃料吸热工作温度可降低100℃。  相似文献   

10.
含有纳米铝颗粒的高密度悬浮燃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铝颗粒是一种高密度高能量的燃料添加剂,研究了一条通过表面改性使纳米铝颗粒分散在液体碳氢燃料中,进而制备高密度悬浮燃料的路线。采用三正辛基氧膦对铝颗粒进行表面改性,表征了改性颗粒的结构和在燃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测试了悬浮燃料的密度、能量和粘度。结果表明,表面改性能够阻止铝颗粒的团聚和沉降,使其较长时间内稳定分散在高密度燃料HD-03中;含有铝颗粒的悬浮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显著提高,保持液体状态和良好流动性。其中,含有10wt%和30wt%铝颗粒时的燃料密度分别为1.06g/m L,1.14g/m L,体积能量分别为44.3MJ/L,45.4MJ/L,动力粘度分别为80m Pa·s,2000m Pa·s。  相似文献   

11.
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热裂解及混合催化裂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波  王彬成  林瑞森 《推进技术》2002,23(6):513-517
为筛选出性能优良的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剂裂解催化剂。分别以USHY,HZSM-5单分子筛和它们的混合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催化裂解性能,并与热裂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催化裂解可显著降低吸热型碳氢燃料发生裂解反应的温度,提高其吸热能效,几种催化剂中,含25%HZSM-5的混合催化剂上的裂解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的综合性能最优良。  相似文献   

12.
江义军 《推进技术》1991,12(4):82-88
研制高强燃烧及有强油滴燃烧“微爆炸”特性的燃料是高能燃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各种燃料广泛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双叠氮化合物具有极高燃烧率并具有产生“微爆炸”的必要条件.试验还表明,某些卤代碳氢化合物的少量添加除能保持和改善双叠氮化合物的高强燃烧特性外,还能诱发早期的极强的油滴二次破碎(“微爆炸”).例如,dC5+dI6,dC5+dBr5混合燃料的燃烧率可比普通碳氢燃料大6~7倍,强烈的油滴二次破碎可发生在油滴仅烧掉初始质量的30~40%.实际应用时,这类燃料可望用作基本燃料或燃料添加剂,在JP4中添加少量dC10或dC11可诱发明显的,强烈的“微爆炸”,并可增加燃烧率约25%.  相似文献   

13.
提高水反应金属燃料能量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汝亮  张炜  周星  李是良 《推进技术》2012,33(4):645-649
采用最小自由能热力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配方水反应金属燃料的能量性能,分析了粘合剂、氧化剂、高能添加剂、金属的种类及含量对燃料能量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镁基水反应金属燃料的基础上,添加含能粘合剂(聚叠氮缩水甘油醚(PGAP)、聚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PAMMO)、聚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四氢呋喃共聚物(PBAMO-THF))、高能金属添加剂(Al和Mg-Al合金)及增加金属含量均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燃温和理论比冲;氧化剂和高能添加剂的种类、氧粘比(氧化剂与粘合剂质量比)对燃料的燃温和理论比冲影响不明显。采用PBAMO-THF,Al分别取代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Mg,金属含量由70%提高到80%时,燃料的理论比冲(水燃比φ=3)由4550.5 N.s/kg提高到5451.0N.s/kg。  相似文献   

14.
新型含能材料及其推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俊 《推进技术》2001,22(4):269-275
根据2000年第31届ICT国际年会的报告及交流内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报道,对新型含能材料及其在推进剂中应用的研究,按照高能氧化剂、含能粘合剂、高能燃料等分别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述评。  相似文献   

15.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脱氢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涵  李祖光  厉刚  林瑞森 《推进技术》1998,19(4):100-104
概述了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性能特点和开发应用前景,介绍了其催化脱氢方法,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对碳氢燃料甲烷(CH4) 在超声速流动中混合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 提出了简化的甲烷燃烧的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Baldw in-Lom ax 代数涡粘性湍流模型, 采用了高精度的TVD隐式格式和化学源项隐式解法, 计算结果和氢气/空气超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所采用的反应机理及计算模型合理, 算法可行, 就算例结果而言,碳氢化合物作为一种超燃燃料有其独特的优势,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油溶性钯纳米颗粒催化高密度燃料点火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火和燃烧是高密度燃料在新型发动机上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使用十八酸作为保护剂制备了纳米钯金属颗粒,采用红外、核磁、差热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颗粒的平均粒径随着合成液中十八酸与钯前驱化合物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小,纳米颗粒可长期稳定分散在燃料中而不沉降。评价了纳米颗粒催化高密度燃料HD-01的点火燃烧性能,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0.01‰,十八酸/Pd原料配比为4:1的颗粒可将HD-01的点火燃烧温度降低约230°C。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王家骅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72-274,293
本文利用脉冲激光全息技术测量了直流喷嘴侧喷下游的高密度喷气燃料和常规喷气燃料的油雾场。获得了各种油滴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及燃油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讨论了气流速度、燃油出口压降对油雾场的影响,并对两种燃料的油雾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对碳氢燃料甲烷在超声速流动中混合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邮简化的甲烷燃烧的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Baldwin-Lomax代数涡粘性湍流模型,采用了高精度的TVD隐式格式和化学源项隐式解法,计算结果和氢气/空气超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所采用的反应机理及计算模型合理,算法可行,就算例结果而言碳氢化合物作为一种超前其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液体碳氢燃料中添加铝、硼等高能固体颗粒是提高燃料能量特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高性能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性能提升的重要基础。对含能碳氢燃料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需求进行介绍,重点分析对比了含能碳氢燃料的2种类型及各自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的含能碳氢燃料单液滴燃烧实验研究,介绍了含能碳氢燃料液滴的特征燃烧过程和典型燃烧现象;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火箭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平台中开展的含能碳氢燃料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含能碳氢燃料的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