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2.
水客 《航天员》2009,(4):62-63
北京时间2009年6月19日凌晨5点,NASA发射两颗卫星探月。这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美国是最先探索月球的国家之一。从卫星“绕月”到“阿波罗”飞船首次登月,再到如今“重返月球”计划中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美国的月球探索已进入更深屡次。月球,田其独特的空间位置,被美国视为太空探索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3.
杭仁 《航天员》2009,(4):35-37
“阿波罗”登月工程的脉络 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始于1961年5月。1969年7月20日首次实现了登月梦想,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区,并相继走出舱外,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引起全世界震动。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37年前,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圆了人类几千年的登月梦想,随后的航天员在月球表面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活动,再次夯实了这个伟大的梦想,那么,我们可以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阿波罗号系列飞船犹如一艘艘载梦之舟,带着人类的梦想和祝福驶向遥远的月球……  相似文献   

5.
20年前,美国阿波罗飞船首次登上月球,当年为了实现载人飞行和探索月球而开发的技术,现在仍在地球上继续为人类造福。下面所列举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阿波罗所使用过的技术。 当年宇航员使用过的月球漫游车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供严重瘫痪病人使用的特殊车辆,它只需一个驾驶杆即可控制该车加速、制动、转向。古德耶尔  相似文献   

6.
袁越 《中国航天》1998,(3):30-32
雅典娜将月球勘探者送往月球袁越图1雅典娜2运载火箭起飞的情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雅典娜2运载火箭1月6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首次发射,有效载荷为美国航宇局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这是最后一艘阿波罗飞船发射25年来美国航宇局发射的第一颗专用...  相似文献   

7.
日月 《航天》2010,(5):56-57
1972年4月16日至27日,37岁的查尔斯理·杜克成为"阿波罗"16号飞船登月舱驾驶员,与约翰·扬和托马斯·马丁利一起,圆满地实现了第5次登月,这位第十位踏上月面的佼佼者在月面停留了71小时14分钟,采集了96.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8-139
2008年10月29日,NASA在美国德来顿飞行研究中心首次公开展出下一代飞船——“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并特意展示了一个指令舱,它将在2020年把人类送上月球,而且最终前往火星。“猎户座”看起来与1969年往返于月球的“阿波罗”飞船惊人相似,但前者直径是16.5英尺,后者直径仅为12.8英尺。飞船通过扩大空间,可以携带6名航天员。模型重14000磅。制造完成后,  相似文献   

9.
高歌 《航天》2012,(7):50-51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10.
当年在美、苏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前苏联曾一度占尽优势: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员上天……为人少知的是,前苏联还秘密进行了一系列载人登月的前期工作,但1969年7月16日却是美国人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最早登上了月球。这不禁让人错愕:在美国人紧锣密鼓实施“阿波罗”计划的时候,当年的头号航天巨人前苏联难道在“打盹”吗?  相似文献   

11.
《航天》2009,(8):41-42
1989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6位教授访苏时,在莫斯科航空学院亲眼看到了当年匆忙研制的登月舱和用于把2名航天员从月球送回地球的飞船。主人在沉默20年之后坦率告诉客人:这些是为了抢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而研制的。苏联原计划于1968年12月实现载人绕月飞行,但被美国阿波罗8号在1968年12月初抢先实现了绕月飞行。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又率先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12.
迢柳娟 《航天》2011,(10):22-25
2011年9月10日,一对专门设计用来对月球进行引力测量的卫星,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出发,搭乘"德尔它"2型火箭踏上前往月球的3个月的旅程。美国航宇局表示,这对卫星的任务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月球各处的引力强度,这些测量资料结合以往阿波罗计划月震探测的数据,将有望加深人类对月球地质和内部构造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博引 《航天》2011,(10):37-39
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作技术准备,美国研制和发射了"双子星座"系列两舱式飞船,用于突破和掌握太空行走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1966年3月,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由"阿金纳"火箭末级改装的目标航天器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交会对接。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指令舱与登月舱实现了首次月球轨道人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人类对绕地运行的月球有着无尽的好奇,遥寄了种种联想和梦幻,希望能够亲眼去看一看“广寒宫”的真面目。历史定格在1969年7月20日,在这一天,人类终于踏上了这个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星球:美国著名的阿波罗11号飞船将两名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这次行动无疑是人类对太空探索里程碑式的活动,从此开辟了人类向宇宙进军的新阶段。在37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次激情燃烧的登月之旅时,仍然能感觉它的经典和辉煌。  相似文献   

15.
“阿波罗”计划1960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为地球轨道和首次“阿波罗”飞船指挥舱从肯尼迪角入轨提出3人“阿波罗”飞船计划;飞船和火箭的同时研制正取得长足进展之际,1967年1月27日,在肯尼迪角做地面试验的一艘飞船上的线路产生的电弧引发了一场大火,100%的纯氧大气使得这场火灾成为灾难性的,导致在场参加试验的3名航天员格里索姆、怀特和查菲被烧死,“阿波罗”计划的首次载人飞行推迟18个月。1967年11月9日,“阿波罗”/土星-5组合(被命名为“阿波罗-4”)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1968年1月,“阿波罗-5”的无人试飞成功地测试了登月舱系统,包括上升和下降助推系统在地球轨道的点火;1968年4月,“阿波罗-15”的无人试飞(阿波罗/土星-5组合的第二次试飞)仅取得了部分成功,“Pogo”效应(纵向振动)影响了第一级。尽管如此,首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于1968年10月如期进行,而仅在9个月后,阿波罗-11成功地完成了辉煌的首次登月飞行。  相似文献   

16.
阿波罗飞船的两起重大事故王景泉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是美国60年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项载人航天计划。该计划自1961年5月始,至1972年12月止,历时11.5年,耗资240多亿美元。一、阿波罗飞船基本结构阿波罗飞船的基本结构可分为指令舱、服务舱和登...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表面。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再次兴起,美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这项由NASA主导、多方参与的登月计划,目标不仅是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还要在月球建立长期运营基地,并为后续的载人探火行动奠定基础。文章对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战略部署及任务要素进行了概述,涵盖登月着陆点选择、运载火箭与飞船、着陆器与有效载荷、“门户”绕月空间站以及商业航天的参与。最后讨论了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对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他国探月记     
1959~1976年是月球空间探测的第一次高潮,在此期间,月球硬着陆、软着陆和绕月飞行技术得到了发展,并且在1969年,人类最终实现了登上月球的夙愿。前苏联进行了三次不载人的月球取样返回,获得了0.3千克的月壤样品;美国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带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阿波罗”计划,是当时最大规模的一项科学工程,共投资256亿美元,产生了3000多种应用技术成果,带动了1960~1970年代整个世界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繁荣。最近有资料显示:“阿波罗”计划的投入产出比是1:14。从1976年到1994年长达18年的时间里,世界上没有进行过任何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人们的重点集中在:消化、分析与综合研究月球探测数据和资料;通过月球探测带来的大量高新技术向各种民用和军用领域转化和应用;总结月球探测耗资大,效率低,探测水平不高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月球探测获得的技术为基础,建设国际空间站,研制新的空间探测技术,如航天飞机、大推力火箭、高效探测仪器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深空进行科学和技术准备。21世纪新的探月高潮再次兴起,令欧空局骄傲的“智能”1号不辱使命,可说是开启了高潮的前奏。在中国探月卫星即将发射之际,我们不妨回顾前人的探月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综述六十年代初,美国曾提出《阿波罗登月飞船》计划,经过约十年的努力,把人送上了月球。七十年代初,又制订了《航天飞机》计划。目前,航天飞机也曾三次成功地进行了轨道试飞。但是,下一步美国空间计划的重点将转移到哪个方面呢?下面简单谈谈这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在5月24~26日在俄举办的载人空间探测会议上推出了用于在空间站和月球间运送货物和人员的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方案。这种飞船称为"猛冲号",能大大降低飞往月球的成本。根据设想,新飞船将长期驻扎在国际空间站或后续的空间站上,用于把由联盟号飞船送到站上的货物和人员转运到一座国际月球轨道平台。它将依靠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