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形烧蚀材料基于酚醛浸碳烧蚀材料而发展,主要为未来火星的进入、下降和着陆系统的防热而研发。本文简要回顾了酚醛浸碳烧蚀材料的发展及运用,对保形烧蚀材料的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主要描述了保形烧蚀材料的定义、研制过程及相关气动热试验。  相似文献   

2.
对于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工艺,套筒的最大下扎位置和套筒回抽路径上容易形成因材料流动不足而导致的孔洞和未填充缺陷,而套筒形貌是影响焊接过程中材料流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套筒外壁开设倾斜凹槽的方法,在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凹槽影响材料流动行为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凹槽有助于提高材料向下流动的速度。随着凹槽宽度增加,材料最大向下流动速度下降而材料高速向下流动的区域变大,当套筒宽度为0.75mm时,套筒促进材料向下流动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丁腈增韧酚醛树脂作为变密度烧蚀材料基体,通过化学发泡法来降低材料的密度,并通过调节发泡剂用量实现对材料密度的设计,制备了变密度烧蚀材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变密度烧蚀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密度的升高而提高,隔热性能随密度的降低而提高;采用变密度烧蚀材料可使材料的烧蚀热效率提高12%左右。  相似文献   

4.
航空工业的发展对材料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航空材料中又有一些加工难度较大的材料.因此,增进对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各项性能和特性的了解有助于正确选择刀具材料,并通过对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归纳出航空材料加工中选用刀具材料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机械加工中,刀具的材料、刀具的结构和刀具的几何形状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的三大要素,而刀具的材料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难加工材料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材料性质并非一成不变地依赖于材料的化学组分,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材料的微结构[1].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的主要组分是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本身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相组分性能之间的互补和关联而呈现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冲击值a_k是材料抵抗动负荷的能力和显示材料由于动负荷而产生的断裂倾向。一般认为a_k值对材料的一些缺陷是很敏感的,能够灵敏地反映出材料品质、宏观缺陷及显微组织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飞机液压导管为研究对象,利用摩擦阻尼原理对导管的减振进行了研究。导管两端固定,中间施加激振力。试验在随机载荷下完成,通过在导管上缠绕不同种类和不同尺寸的阻尼材料,观察导管的振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阻尼材料对导管振动均有明显的影响,缠绕阻尼材料后,导管的振动有效值都小于裸管时振动有效值,两种减振材料对导管减振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导管的减振效果与阻尼材料的直径和匝数有关,减振效果随阻尼材料直径和匝数的增加而提高。在缠绕相同匝数时,振动有效值随着材料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已成为航空工业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钛合金又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切削性能比较差,而在钛合金材料上,用丝锥攻制内螺纹尤其困难,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作为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它在三大支柱中是既属于材料又属于能源的一种重要的航空材料。因此,世界各国对航空喷气燃料的研究制造及其标准化都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引言材料、能源和信息工程是近代社会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工程的基础。研究、发展新材料,改进材料的质量和合理使用材料,目前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材料的内部结构,如非晶、微晶、高完整性结晶等问题,另一个是研究材料的表面,如摩擦、磨损、硬化、防腐蚀、润滑等问题。后者涉及到表面物理、表面化学等许多学科理论和专门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镁合金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使用中容易腐蚀而被限制使用的问题,从适航条款出发,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镁合金材料在适航标准、国内外标准规范中的使用规定,对比分析条款,总结归纳特点,为航空发动机材料选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工艺制备了NiCrAlY/ZrO2—8Y2O3微层复合板,测试了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力学性能,初步探讨了拉伸强度与延伸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最大延伸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室温时它是一种脆性材料而在高温时则是延性良好的塑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和微型Hopkinson压杆测试钛合金TC4材料,在温度为20~800℃之间,应变率103/s和104/s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定量研究温度和应变率对材料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材料应变率呈现增大趋势,而随着应变率变化,材料温度敏感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成形材料是快速成形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新工艺的出现往往与新材料的应用有关。成形材料影响原型的成形速度、精度和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到原型的二次应用和用户对成形工艺设备的选择。3DSystems现在所应用的成形材料已经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7.
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空洞及其对变形后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经任何预先处理的半硬态黄铜H62和铝合金LY12CZ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空洞及其对变形后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①同一材料,在不同的超塑变形条件下变形,如果其空洞化程度随应变增加得越慢,则其超塑性越好;②超塑变形后材料的室温机械性能随所经受过的超塑变形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超塑变形后材料中空洞的面积百分数达到4%左右时,其室温弹性模量E、屈服强度σs、极限强度σb以及冲击韧性开始显著地下降,而此时的室温断面收缩率φ已下降了相当大的程度;③随着空洞化程度的提高,超塑变形后的材料也由韧性材料逐渐变成脆性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是军用飞机隐身设计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由此而带来的飞机重量变化在型号研制中颇受关注。这里分别简要地说明了磁性吸波材料、介电吸波材料和复合结构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组成及其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这几种常用雷达吸波材料的重量估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Nd2O3和Yb2O3共掺杂的YSZ热障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10 mol% Nd2O3和Yb2O3共掺杂的YSZ(3.5 mol% Y2O3部分稳定的ZrO2)材料.掺杂材料为t/t'相,而8YSZ则为t/t'与m的混合相.测试结果表明:1 100 ℃时掺杂材料的热扩散系数为4.10×10-7 m2/s,而8YSZ(8 wt.% Y2O3部分稳定的ZrO2)的则为6.41×10-7 m2/s.在200~1 300 ℃温度范围内,掺杂材料的比热容均大大低于8YSZ.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的掺杂材料的热障涂层陶瓷层为树枝晶结构.1 100 ℃下,掺杂材料的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为350~500 h,而同等条件下8YSZ涂层仅为160~200 h.  相似文献   

20.
材料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从化学组成分类可以有金属、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从材料状态上分类,可以分为单晶、多晶、非晶态和复合材料。从物理效应上进行分类,可以有压电、光电、热电、声光、磁光、激光等材料。另外也可以从用途上分类,如建筑、耐火、耐酸、电工、电子、光学、感光、包装、航空、航天等材料。近年来,有人索性把材料分成两大类: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前者是指靠力学机械性能而得到发展的材料;后者是以物质的声、光、电、磁等各种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