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决检定人员实际操作培训困难的问题,运用GL Studio开发出基于真实仪器照片的计量检定仿真系统。设计了计量检定仿真系统的通用框架结构,开发了可重用的各种仪器模型,实现了对仪器面板及其实际检定操作过程的仿真。该仿真系统以XML文件来描述计量检定过程和检定资源,具有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好,场景模型逼真度高,交互性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计量检定操作的仿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马春雷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3):42-44,56
介绍了一种基于GPIB总线的示波器校准仪自动检定系统。通过GPIB总线接口将所有测试仪器与PC机连成一体,实现了对示波器校准仪的全自动检定。通过实验验证,与传统的手动检定相比,该系统大幅度地提高了示波器校准仪检定系统的检定精度和检定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工业热电阻的自动检定,提高检定工作效率及量值传递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工业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根据热电阻检定工作原理和实现自动检定的思想,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和检定系统操作步骤。系统采用测温电桥与低电势扫描开关配合,在工业三线铂电阻的检定中,可以实现二线接法和三线接法的自动转换。系统操作软件以VB作为开发平台,实现自动控温、采集数据和输出word报表等。实际使用表明,系统设计结构合理,软件操作方便,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用定标块检定圆度仪测量系统滤波特性的新方法。该定标块的弦高计算值通过测量系统的各滤波档时必定被衰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弦高值衰减的特点检定其滤波特性。介绍了该方法的检定原理和实验结果。该方法的优点是比用微振动器检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准确度,并且可利用检定圆度仪放大倍数的定标块来检定各种圆度仪测量系统的滤波特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多用表型号多、功能多、检定项目多,每项具有多个量程,且各量程准确度不一,同一量程在不同检定点其技术指标也不尽相同,采用传统手动检定耗时耗力、误差大、错误几率高、工作效率低.在VEE Pro软件开发平台上,设计开发出一套数字多用表自动检定系统.该系统包括仪器信息记录、带接口数字多用表检定、不带接口数字多用表检定及打印输出四个模块,测试过程采用实时测试显示,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存档.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度,减小了人为误差,确保了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讨论了GLCD—1型大功率计(以下简称大功率计)的检定方法及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检定系统的总误差为±11%,用这个系统去检定测量误差为±30%的大功率计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示波器是最常用的测量与测试工具,在科研和生产中被大量使用。而示波器校准仪作为其检定标准装置,其量值的准确、可靠以及检定的方便、快捷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示波器校准仪的性能稳定及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示波器校准仪进行检定。本论文从自动化测试系统中的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测量技术入手,确定了基于GPIB总线体系架构的示波器校准仪自动计量检定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利用电子扫描开关,可一次检定多只温湿度传感器的检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对圆度仪测量系统放大倍率的检定主要有动、静态两种方法。由于圆度仪滤波特性的影响,两种检定法检定放大倍率的精度是否一致?还没有人作过系统的分析与实验研究。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验研究,结论是两种检定法的精度是一致的,从而为动、静态检定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的和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述数字多用表自动校准 检定系统的组成 ,多种功能和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特点 ,并以HP 3440 1A为例说明DMM的自动检定程序流程。详细介绍了作为标准的 570 0A校准器的特有性能 ,以及该系统可解决的实际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推进系统在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上应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电推进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氙离子电推进系统(XIPS)应用于静止轨道卫星平台,除了要解决电推力器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在系统应用方面做大量工作。以该静止轨道卫星对电推进系统的需求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电推进系统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及梳理:一是电推进系统与电推力器之间的关系,包括电推力器与推进剂贮存和供给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控制子系统联合工作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二是电推进系统与化学推进系统的协调工作,包括两种推进系统的任务分工及相互影响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三是电推进系统对整星及大系统的影响,包括电推进系统对电源、热控、羽流污染控制、电磁兼容性(EMC)、遥测遥控、自主管理等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明确了电推进系统在整星上应用所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了便携式舵机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以及程序设计方法。便携式舵机测试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在计算机硬件平台上由软件取代传统仪器中的硬件,完成测试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等操作。整个系统按照通用化、模块化的要求设计,便于测试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提高了舵机测试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根据空间科学实验柜在载人航天器内的实际安放状态,对其进行了减振布局.将实验柜本身作为刚体,建立6自由度的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空间科学实验柜及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对减振系统进行仿真,得出系统时域、频域及随机输入下的响应特性.对减振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遥测系统姿态角变换器的功能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高精密测试系统。姿态角变换器高精密测试系统以PXI的模块化设计为平台,各功能模块板卡即插即拔,增强了硬件上的可扩展性;整个测试台为一体式设计,内嵌显示器。软件设计中采用针对测试系统的开发软件LabWindows/CVI,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软定时器来控制各个线程的运行和停止,并实时刷新显示数据。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遥测系统姿态角变换器的功能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高精密测试系统。姿态角变换器高精密测试系统以PXI的模块化设计为平台,各功能模块板卡即插即拔,增强了硬件上的可扩展性;整个测试台为一体式设计,内嵌显示器。软件设计中采用针对测试系统的开发软件LabWindows/CVI,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软定时器来控制各个线程的运行和停止,并实时刷新显示数据。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光笔式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精度,设计了一个无线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笔上LED的亮度值,点亮个数以及点亮时间。硬件部分主要由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以及LED驱动器组成,而软件主要包括无线通信,串行通信以及LED控制程序三个模块。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系统,该系统线性度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满足测量系统对实时性、稳定性、灵活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分系统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分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流量和温度值的引气量的冲击下系统的温度响应,以及引气流量突变时系统的温度响应和引气压力变化时系统的压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压力响应时间在1s内,而系统的温度响应在10~30s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RDSS辅助的Doppler/SIN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ppler/SINS组合导航系统具有输出水平速度误差较小、平台角误差较小的优点 ,但存在经纬度误差较大的缺点 ,故不能作为独立的导航定位系统 ;而双星定位系统(RDSS)可输出较高精度的经纬度信息 ,但存在定位滞后的缺陷。利用Doppler/SINS的输出水平速度可以补偿RDSS的位置滞后 ,同时经过位置补偿后的RDSS系统可实时修正Doppler/SIN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RDSS辅助的Doppler/SINS组合导航系统能有效地克服Doppler/SINS系统的缺点 ,是一种新型的组合导航系统 ,可应用于导航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工业洁净室常用风淋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了影响风淋系统净化效果的几种因素,给出了工业洁净室常用风淋系统的具体计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errors in the planetary ephemerides on 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 system for Earth-orbiting satellite. Expressions of the system biases caused by the errors in the planetary ephemerides are derived. The result of investigation has shown that the impact of the error in Earth’s ephemeris is must greater than the errors in the other ephemerides and would great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 system. Moreover, the system bias is modeled as a slowly time-varying process, and is handled by including it as a part of navigation state vecto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navigation system is completely observable, and some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its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