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对航线可更换单元(Line Replaceable Unit,简称LRU)规划的维修性因素展开了探讨。对于民用飞机而言,航线可更换单元规划得好坏决定维修性设计的优劣。阐述了航线可更换单元的含义,引入了飞机系统结构分解的概念,介绍了航线可更换单元确定的流程,建立了确定流程图,并分析了维修性因素在LRU规划中的作用。通过考虑LRU与平均修复时间(MTTR)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基于LRU规划的MTTR实现。该研究对后续LRU规划和维修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启先  王卓健  鱼欢 《航空学报》2019,40(11):223245-223245
为研究军用飞机测试性设计过程中现场可更换单元(LRU)划分工作,以功能独立性和结构独立性为基本原则,以降低飞机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为主要目标,设计了一种军用飞机LRU划分方案。方案在首先实现了飞机从整机到零部件的功能结构分层划分基础上,从设备零部件层级出发,以综合重要度作为各零部件的定量化指标,运用帕累托(Pareto)原则筛选出核心零部件。然后基于核心零部件开发了一种LRU划分聚类算法,该算法以军用飞机设计研制阶段、使用保障阶段、退役处置阶段全寿命周期内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构造综合评判因子,实现了非核心零部件与LRU模块之间的聚类组合,得到最优的LRU划分结果。最后以某型军用飞机上蒸发循环制冷装置为例,运用本文设计的方案实现了该装置LRU的划分,并将划分结果与该装置的实际LRU清单进行对比,通过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综合评判因子对两种划分结果的优劣性进行分析,得出本文设计方案得到的LRU划分结果对飞机维修保障成本和时间的优化效果较为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模型仿真平台,对某型发动机试验件典型航线可更换单元(LRU)进行虚拟维修仿真,通过可达性、可视性、维修姿态及操作空间分析,评估了目标LRU维修性水平,初步建立了基于虚拟维修仿真的民用航空发动机LRU维修性验证优化流程,基于该流程,针对后续发动机型号LRU维修性设计要求,持续优化外部管路维修性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民用飞机LRU划分的双步迭代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的航线可更换单元(LRU)划分可以有效提高民用飞机维修效率,避免飞机停场现象,保障民用飞 机安全可靠运行。在综合考虑民用飞机设计阶段及运营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一种 LRU 划分方 法———双步迭代层次分析法(TSI-AHP)。梳理民用飞机设计阶段及运营阶段相关因素对 LRU 划分的影响; 将产品按照功能分解至最底层结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TSI-AHP 确定民用飞机 LRU 划分方案;并以 ARJ21-700飞机起落架系统为例,运 用 所 提 方 法 实 现 其 LRU 划 分。结 果 表 明:基 于 TSI-AHP 的 民 用 飞 机 LRU 划分方法可有效实现 ARJ21-700飞机起落架系统的 LRU 划分;本文 LRU 划分项目与实际 LRU 项目基 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国产民用飞机 LRU 划分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长期困扰航空公司的航材库存成本过高的现状和飞机维修中备件短缺的问题,分析影响航材供应链效率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定量分析方法优化航材订货量模型,有效地降低航材库存成本并提高供应链的生产保障水平,为航空公司航材管理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材供应链上主制造商、供应商、航空公司周转件库存配置问题,借鉴国外民用飞机制造公司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下面向系统优化的两级两层库存配置模型。该模型在建模中对维修保障供应链等级与维修层级进行抽象并做相应简化。本文分两步优化,先基于单个LRU及其SRU进行优化配置;接着运用边际分析法,以机队的可用度为目标、费用为约束,面向系统寻优。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求解优化过程及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航空维修中出现的高故障率现场可更换单元(LRU)的可靠性评估和LRU 故障组件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仍鲜有报道,为此设计一种适用于LRU“更换维修暠策略的可靠性评估仿真模型,详细介绍模型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步骤,并以某型军用飞机液压系统中常见的高故障率LRU 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在LRU 可靠性评估中具有可行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航材库存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材库存管理策略直接影响到飞机维修成本,通过分析航材的分类及其消耗规律,提出了航材库存管理的基本原则,对确定性航材库存策略和随机性航材库存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航空公司航材库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材成本在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中占有了接近一半的比例,从而占有大量的资本,因此库存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民航重组以后,几家大的航空公司的航材储备量的增加,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航空公司的航材管理,而是需要从集团整体上来对航材管理,所以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必须随之更新。而库存管理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数量。库存问题与顾客服务密切相关。航材的内部顾客主要指航空公司内部的航材供应部门或者是独立的航材公司,而外部顾客群主要是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总是希望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就能获得所需的航材。如果内部顾客面对的是空的库存,那航空公司的利润生产过程就会被阻断;同样,如果外部顾客不能实现其购买行为,他们就会转而同本公司的竞争者进行交易,而库存管理其宗旨就是平衡持有库存的成本和不持有库存的成本。本文正式基于此点考虑提出如何降低库存成本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软件升级都是在翼完成的。但是所有软件都应该遵守最低版本的Arinc 615协议,并允许在翼使用便携式数据加载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这些在翼升级时,包含着最新软件版本的航线可更换件(LRU)与包含旧软件版本的LRU不能互换。因此,当需要非计划在翼更换LRU时,必须确保库存中的所有LRU备件都完成了升级,以防出现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作战编队自主保障期间,作战单元对装备故障仅具备换件修理、保障单元对备件修复概率小于1的保障特点,扩展备件管理多级(METRIC)模型,建立了装备冗余和外场更换件(Line Replaceable Unit,LRU)冗余结构下非串件策略和串件策略两级单层备件库存保障模型。以备件贮存空间为约束,可用度为目标,对非串件策略系统建立有限解空间下的分层边际优化模型。依据备件保障流程,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建立了两级维修保障仿真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可用度较低,采用串件策略能极大提高系统可用度;仿真结果与解析结果一致,本文建模方法正确。模型可为保障决策者制定编队随行备件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损伤标尺的电子设备预测维修决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吕克洪 《航空学报》2012,33(11):2093-2105
基于故障预测信息进行维修决策是预测性维修等新型维修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装备使用可用度、降低寿命周期费用。面向单部件电子系统,针对故障预测中的损伤标尺方法,在完美换件维修的假设下,以单位时间成本、平均使用可用度与平均效费比为指标,提出了一种预测维修决策优化模型。对于与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寿命独立的损伤标尺,选择预测距离与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为决策变量,对于与LRU寿命相关的损伤标尺,选择累积损伤因子与随机标准差为决策变量,应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研究了各个决策变量对维修效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与LRU寿命独立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优于事后维修策略,但劣于年龄换件策略,揭示了该方法的本质特性;应用与LRU寿命相关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优于年龄换件策略。最后分析了维修决策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航线可维护件划分是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航线可维护件划分是经济性、维修性、可靠性综合权衡的结果,是客户需求的最直接体现。航线可维护件的合理划分能够提高飞机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国产民用飞机的航线可维护件划分一般基于相似机型的经验,缺少科学系统的划分方法。航线可维护件的划分问题是近年来RMS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航线可维护件划分原则,并以初步定性分析、定量权衡为基础,综合考虑航线可更换项限制、相似机型经验、经济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提出一种航线可维护件划分的综合权衡方法,实现民用飞机航线可维护件的科学划分,为民用飞机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民机航电系统外场可更换单元或模块(LRU/LRM)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 分析和实时性要求,设计了基于时间故障传播图(TFPG)的系统故障诊断元模型和领域模型,研究了基于逻 辑和时间一致性检验的故障诊断算法,使用后向推理和可信度度量列出候选故障集。以飞行管理系统为例,构 造了其功能失效的TFPG 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TFPG 的诊断在滤除级联效应和关联驾驶舱效应中的有 效性。  相似文献   

15.
In today's world of constrained budgets, one of the problems the military faces is the challenge of trying to maintain organic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Historically, the US Air Force has desired to achieve an autonomous capability to maintain the equipment it uses. This has been achieved, traditionally, by setting-up three levels of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al; intermediate (back-shop); and depot. The I-level back-shops often utilize militarized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and test program sets (TPSs) to test today's complex aircraft line replaceable units (LRUs). And even though this is still a cost-effective maintenance philosophy, it has become costly to develop militarized ATE.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has been very active in trying to reduce the total ownership cost of ATE in the government inventory. One approach is to utilize commercial, instead of Mil-Spec, ATE. However, utilizing commercial ATE at an USAF back-shop is not without its tradeoffs and challenges as it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deviation from the way the USAF maintenance squadrons are accustomed to "doing business." This paper documents the current success story of replacing the legacy C-17 I-level ATE with a commercial ATE.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航空电子产品中LRU的网络端口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VI的以太网口的自动测试方法,详细介绍了Ping的过程,物理连接和软件实现自动测试的过程,避免了手动输入命令测试的复杂过程,实现了软件自动测试网络端口是否相通,大大加快了测试进度。经试验论证,该方法具有高效、可靠、自动测试等特点,为LRU的以太网网口测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on Maintain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Theor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产品维修性影响属性,给出了维修性属性值与权重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相对接近度的维修性模糊评价方法。以虚拟环境下产品维修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产品各可更换单元的维修作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产品维修性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民机主起落架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产品维修性的定性评价并且能够支持维修性并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