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提起天文观测,许多人就会想到需要到野外远离城市灯火的地方去观测,因为现代城市中的光污染实在太严重了,往往即使是在晴朗的夜空中也只能看到区区几颗亮星,使天文观测的效果大打折扣。笔者生活、工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名天文科普工作者,当然也是一名地道的天文爱好者,同时更是一名航天发烧友。我对各种人造天体的观测充满  相似文献   

2.
<正>"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到岁末年初,各国都热衷于评选各种年度要闻,这是俄罗斯人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航天要闻,并发布在"航天百科全书"网站上。  相似文献   

3.
近日,航天新闻网站公布了2012年全球主要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排名: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拥有54颗在轨卫星,年收入为26.1亿美元,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欧洲卫星公司拥有53颗在轨卫星,年收入为24.1亿美元;欧洲通信卫星公司以31颗在轨卫星和16.6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三;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分别是加拿大的电信卫星公司、日本的  相似文献   

4.
<正>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7月13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这部X射线望远镜将飞向日地L2轨道开展为期6年半的天文观测,是俄罗斯空间望远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苏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格外出色,而他们在空间天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张恒 《深空探测学报》2016,3(3):204-213
导航作为航天器核心技术之一,是确保航天任务成败的关键。天文导航以其连续性好、自主性强、实时性优、导航精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航天器导航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内外天文导航理论及应用的现状,结合近地卫星、深空探测任务特点,探讨了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如导航目标源观测量精确建模问题、高精度感知与检测问题等,并对新型天文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解决航天工程中的连续自主、实时高精度导航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学术与工程界进一步深入开展航天器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2016,(5):22-23
随着商业航天的繁荣,美国航天业界已经提出了“航天复兴”的理念,并有国会议员提出制定《航天复兴法》。美国航天业界对此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监管机构能够顺应形势,不断调整监管政策和制度。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Planet Labs)是一家新兴商业遥感企业,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罗比·斯钦勒和政府事务办公室主任理查德·B·乐士纳为此专门在《空间新闻》网站上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航天遗产,但和苏联时代琳琅满目的航天探索项目和成果相比,俄罗斯航天大为逊色,完全不复旧日荣光。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航天在这些领域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空间科学现状苏联航天在空间天文领域做出了很多独特的贡献,现在的俄罗斯成绩也可圈可点。俄罗斯空间科学很大一部分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得益于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9.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  相似文献   

10.
此专栏每月一期,每期一题,以图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解说,以形象化地展现天文或宇宙探索的某一主题。选题范围涵盖时尚和经典两个领域,时尚指新,包括新进展、新发现、新探索和重要天象等;经典指基础知识,题目可大可小,逐渐形成系列。科学图片对航天和天文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功效和特殊的魅力。在当今的因特网世界中,有关宇宙(包括航天和天文)的图像信息日新月异;不胜枚举。希望经笔者挑选的这些图片,能对您读解宇宙科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太空》2023,(1):4-10
<正>2022年12月30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卫星应用》期刊联合组织的2022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邀请了戚发轫、范本尧、杨孟飞、杨宏、李得天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2022年,我国航天事业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双星逐日,中国探日工程成果显著;中国探月工程科学成果丰富,对月球认识不断深化;载人航天取得多项突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完成。它们同时入选2022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认识火星,科学家们在现有航天探测和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研究工作方案,有的已经开始实施。现仅就火星生命实验、火星取样研究和派人登陆火星三个方面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美国《空间新闻》(Space News)周刊每年都会推出一期专题,介绍该刊评选出的航天领域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需要说明的是,《空间新闻》周刊2012年度专题与往年相比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专题评选范围不再仅局限于个人,而是扩大到了航天领域相关团队和组织。此外,还取消了评选范围的时间和数量限制,从而避免了让人们误以为该专题是一项航天领域的年度排名。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间新闻》周刊(SpaceNews)评选出了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航天人物。获此殊荣的十位人物均在最近一年内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或对全球航天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空间新闻》周刊年度十大航天人物评选并没有正式的选择标准,也并非航天人物排名,因此部分人物完全可以凭借其身份或地位,无可非议地一直蝉联这一殊荣,如2009年和2010年均双双入选十大航天人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为了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新时代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砥砺前行,《中国航天报》全媒体平台近期策划推出主题为"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的系列新闻文化传播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说出你的故事·我与东方红一号"有奖征集活动、"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全景式口述历史主  相似文献   

16.
按照惯例,俄罗斯《航天新闻》杂志(本刊的战略合作伙伴)每年第二期都刊登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航天领导人对前一年度航天活动的总结。本文是《航天新闻》总编马里宁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和俄罗斯航天兵司令奥斯塔宾科少将的专访。  相似文献   

17.
天文和航天是当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进步、人类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还可以想得更遥远些。据天文研究初步证明,几十亿年后太阳光度将达到现在的1万倍,太阳表面将扩大到接近地球现在的轨道球面,那时地球上的水将被蒸发光,人类将无法生存,而不得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如火星。由于未来10亿年里太阳光度将增加20%,火星上将有液态水,  相似文献   

18.
<正>欧洲空间局为欧洲青年学生提供了航天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中,他们有人担任编剧,有人当导演,更多的人是演员,大家分工又合作,即学得了很多航天知识,又真正地参加了航天实践。对于他们来说,航天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们已经亲身参加到这个行列中了。  相似文献   

19.
钱茹 《飞碟探索》2010,(1):20-22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水、木卫二海洋中存在类鱼生命以及大过星系的古老粒子等。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太空》2024,(1):4-9
<正>2023年12月29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卫星应用》期刊联合组织的2023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邀请了业内知名院士、专家进行广泛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2023年,中国空间站运行安全高效、空间探索能力持续提升、商业航天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