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2日,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玉兔"号驶上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为此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各种纪念邮品,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个人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落月篇、巡视篇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飞船按照预定计划于16日6时23分准确返回地面。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神舟五号的成功,使航天邮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供求市场,有几大特点:一是发行邮品单位多,达数十家;二是邮品种类多;三是邮品印量大,有些邮品发行量在十几万枚还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3.
雨水 《太空探索》2015,(2):64-65
<正>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拉开了序幕。在飞行7日后,返回器于11月1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许多的纪念邮品,包括任务的发射、测控、返回等关键性节点,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返回篇、机载邮品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4.
不完整带隙结构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微带贴片天线满足导航和通信等应用设计的某些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可改善微带天线性能的不完整电磁带隙结构:首先在普通的切去两个对角的方形圆极化贴片天线周围一定距离处附加电磁带隙结构,使谐振频率增加而带宽变化不大;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将接地板外侧四边切去窄方形金属层,从而形成方形环介质层.仿真结果表明:新型结构可提高传统贴片天线的低仰角增益和总增益,同时可使传统微带天线较好地实现双频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之一,设立"航天日"对展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国内许多单位制作发行了纪念邮品,现将个人收集的部分邮品分三次介绍给读者,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带八木贴片天线的频率响应特性和辐射特性。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分析了天线各贴片大小和贴片间距等参数变化对寄生贴片耦合场强度和相位的影响,得出了耦合场强度和相位随天线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天线频率响应和辐射方向图随天线参数变化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天线的设计步骤。在某项目中应用该设计步骤进行实例设计,针对项目对天线增益的要求优化天线增益方向图,使之满足项目要求;天线实物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返回地面.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为此,国内有关单位制作发行了各种航天邮品,这些邮品见证了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邮品受版面限制,不能一一列举,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宽频带特性的微带平面漏波天线.该天线由基片集成波导喇叭、抛物面结构和一组30×10单元的微带贴片阵列组成.分析比较了普通贴片和分形结构贴片天线的带宽和辐射特性,发现具有分形结构单元的天线具有更宽的频带和更好的辐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Minkowski准分形结构贴片单元的漏波天线在18~22GHz内回波损耗都大于10dB,带内增益可达17dB.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18~22GHz内回波损耗大于10dB,在20GHz增益为14dB,适合于卫星应用.这为将其用作对地观测卫星数传天线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该新型微带平面漏波天线具有高增益、宽频带、小体积、轻质量和波束扫描等优势,可作为航天器天线的优选.   相似文献   

9.
光弹性材料条纹值是应用光弹性材料进行应力或应变测量时需要标定的一个材料常数。针对薄板型光弹性贴片易弯曲、不适合标准圆盘试件法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截面梁加载方式的标定方法,方便快捷地标定了环氧树脂光弹性贴片材料条纹值,并对标定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1月10日早上7点42分,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小卫星是一颗试验卫星。它长10厘米、宽10厘米、高20厘米,重1.87千克,主体为黑色,可以进行无线电信标发射及语音信号传递,但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问题的提出球形多面体卫星采用自旋稳定方式,星上有微波10厘米信标和5厘米应答系统。根据技术要求,信标发射天线和应答收、发天线均应为全向性辐射。欲使方向图均匀,像美国“电星(Telstar)”那样,就需在卫星赤道腰带上装置10厘米右旋圆极化天线40个,5厘米左旋、右旋圆极化收、发天线各80个。这样,天线共200个,造成馈电系统密如蛛网,加工工艺和电性调试均极为复杂;天线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之大,也是总体所不允许的。采用4个隙缝式天线元,使每个元在子午面内方向图甚宽,而在赤道面内相邻元之辐射有部分重叠,则能获得较均匀的全向辐射。于是,10厘米天线4个、5厘米收发天线各4个,共12个,均匀布置于卫星赤道腰带。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1日0点11分,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首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242次发射。目前我国已发射了14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现有7颗在轨运行,为我国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确定了我国在气象观测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国内有关单位特为此次任务制作了相关的纪念邮品,记载了航天发射、测控的经历,现将收集的部分邮品介绍如下,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正>返回篇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绰号"小飞"的嫦娥五号T1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此各相关单位制作了各种邮品,以示纪念。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纪念封重庆航天集邮研究会制作。编号:CQHT 2014-2(3-3);规格:175mm×125mm;设计:但胡伟;印量: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2004年1月25日,"机遇号"降落在火星子午线高原,比预定着陆地点向东偏离了25千米。此处地势平坦,没有多少岩石。"机遇号"驶入了附近的一个撞击坑,直径大约22米。美国宇航局(NASA)将此处命名为"鹰"撞击坑。石壁勘探这道石壁的高度其实只有10厘米,位于"鹰"撞击坑西北方向。石壁上有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带天线的窄带特性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展宽微带天线的带宽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实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实测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L波段双层微带贴片天线,其阻抗带宽达到25.7%,在工作范围内增益大于8dB.同时,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对于多层贴片微带天线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亚洲"女人" 彼得·克奥瑞:另一个黑发"女人"看上去像是亚洲人……它中等身高,170厘米左右.它的外形同样与人类不同--是它的颧骨让我想到它会是一个亚洲女人,但是它太过于突出了,就好像是被迈克·泰森或其他什么东西猛击过一样……颧骨显得非常膨大;它的眼睛也很大,与金发的那个"女人"差不多是一样的;但它的服睛是暗的,几乎全是黑色的;我不记得在那双眼睛中看到过白色……  相似文献   

17.
<正>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5月31日在芝加哥大学威廉·埃克哈特研究中心宣布,计划于2018年夏天向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太阳发射一个高约3米、身穿12厘米厚碳复合保护罩的太阳探测器。这个被命名为"帕克号"的新型探测器将在距离太阳表面600万千米的外大气层轨道上观测日冕等的活动情况。这将是美国宇航局第一个飞入日冕的探测器,也是人类首次使用航天器较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太阳,以破解日冕与太阳风等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美空军用跟踪卫星的高分辨率相机检查航天飞机防热瓦是否脱落 4月12日,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航宇局发现航天飞机尾部有十几块防热瓦(每块厚2.5厘米,边长15厘米×15厘米)已脱落。腹部防热瓦虽经航天飞机上的传感器检测没有发现脱落,但航宇局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放心。为确保航天飞机安全穿过大气层返航,航宇局便要求空军动用绝密级的高分辨率望远镜卫星跟踪相机来拍摄航天飞机腹部照片。这种相机一直是用来监视和跟踪苏联卫星的。据航宇局发言人雷德蒙说,美空军的高分辨率相机“能看到距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31日9时0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8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是风云二号03批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工程的第二颗业务应用卫星,主要用于天气预报、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为纪念此次发射,各相关单位制作了多种纪念邮品,现挑选部分刊登出来,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国防部称,美空军将重新思考在称为"太空篱笆"的新空间物体跟踪系统启用后如何发布卫星碰撞预警,否则有可能会使卫星运行机构和硬件系统疲于应对过于谨慎的警报。"太空篱笆"系统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耗资9亿美元,由洛马公司在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上建设,能探测到尺寸在5厘米以上的卫星和空间碎片。美国防部官员称,他们乐观地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