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3月25日,NASA官员宣布,该局已选定了其"小行星转向任务"(ARM)的一项方案,将派无人探测器从较大的一颗小行星上提取一块巨砾。按计划,无人探测器将飞往直径几百米的一颗小行星,并从其表面上提取一块直径最大为4米的巨砾。无人探测器随后将把这块巨砾回拖到一条远距离月球逆行轨道。乘有两名航天员的一艘"猎户座"载人飞船随后将会前去探访,从上面采取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宣布取消原计划从一颗小行星表面采集一块巨石拖回月球附近轨道并安排航天员到访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奥巴马总统任内提出的这一"创新"的载人小行星探索方案,在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初始便惨遭"扼杀"。12月,特朗普签发总统令,指示NASA实施载人重返月球。随着总统换届,美国探索太空的计划一直在调整。本文对该项目的背景、意义、进展及随之而来的争议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3.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2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航宇局(NASA)的科学家们设想捕捉一枚500吨重的小行星,通过调整它的位置,把它变成航天员前往火星途中的空间站。百年星舰计划的流产早在2004年1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就曾提出最早于2015年派人重返月球、2030年后派人登陆火星的计划。NASA随即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准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航宇局(NASA)已经与欧洲空间局组成团队,共同研制"猎户座"深空飞船,这种新型飞船将把人类送入月球轨道、火星,甚至登陆小行星。NASA和欧空局在国际空间站方面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NASA与其合同商洛马公司将继续建造"猎户座"飞船座舱,欧空局负责建造为飞船提供动力、热量和推进系统的服务舱。此次合作意味着"猎户座"飞船将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略有变动,主要  相似文献   

5.
一颗带有一系列小质量遥感器和电子设备的美国开创性军/民用卫星将于1994年飞越月球和近地小行星“乔格拉夫斯”(Geo-graphos)。这颗称作“克莱门汀1号”(Clemen-tine-1)的卫星是一颗净质量仅为218~227公斤(480~500磅)的航天器,它是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组织(SDIO)和NASA联合开发的一项计划。卫星的有效载荷包括一个由霍尼韦尔公司制造的,仅500克质量的环状激光陀螺仪  相似文献   

6.
正在蹉跎了几十年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终于决定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启动重返月球的工作。与小布什政府的"星座"计划惨遭取消相比,这次NASA重返月球的计划没有引起太多反对声浪。这或许是因为特朗普比较强势,重新组建的国家航天委员会发挥了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和探索让人们认识到,月球基地是进一步深空探索的必要条件,想跳过月球直接前往火星或者小行星,会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2021年10月16日,NASA的Lucy小行星探测任务成功发射升空,将在未来12年探测一颗主带小行星和7颗特洛伊族小行星. Lucy是NASA发现计划(Discovery)的第13项独立任务,于2017年1月获批,主要目标是探测多个木星特洛伊族小行星.此类小天体是早期太阳系的遗迹,与木星共用轨道,分为位于木星轨道前方(L4)和后方(L5)的两群,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8.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小行星来袭     
<正>编者注:本篇是小行星作为太空武器威力的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根据科学资料和事实将抽象的数据用艺术的手法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一个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印象。情景模拟不是科幻,它完全以事实为依据,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21世纪的某年某月,美国部署在月球轨道上的一颗编号为13的小行星武器失控,原因是两名潜伏在美军月球武器控制中心的俄罗斯特工借小行星武器检修之机,偷偷爬到13号小  相似文献   

10.
据访问美国约翰逊空间中心的苏联科学家说,苏联将扩大它的行星飞行计划,制定探索月球及深空其它天体的新计划。新的行星飞行计划包括:在近15年内,苏联打算首次进行月球极轨道的飞行;首次在一颗火星的卫星上放置着陆器;首次探测一颗小行星;还将研制新的金星飞行探测器。苏联科学家对上述新飞行计划的内容做了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4日,NASA宣布其"灵神"小行星探测器将改在2022年夏天发射,比原定计划提前约一年。探测器将在2026年飞抵所要探测的"灵神"小行星,比原定计划提早4年,这样可使科学家更早地拿到科学成果,并能把项目总体费用降低约1亿美元。"灵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主带靠外的区域,直径超过200千米,主要成分是镍和铁。NASA把"灵神"选定为"发现"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3.
根据NASA的科学家进行轨道验算后测定,一颗临时编号为2004MN4,又称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于2029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这颗直径390米的小行星,在太阳周围的运动周期为323天,质量为4200万吨,运行轨道速度为45千米/秒.届时,撞击产生的总能量为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能量的11万倍.NASA将其撞击地球的概率设定为托里诺等级4级,即撞击概率为1/300.  相似文献   

14.
周肃 《飞碟探索》2004,(5):17-17
NASA宣布发现了两个新的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它们对地球没有显著的威胁,撞向地球的机会非常低;但其中一颗可能在地球上方约500万千米处经过(这等于地球和月球距离的12倍),对宇宙理论来说,这相当接近地球。当小行星接近地球时,便是天文学家观察它们的好机会。他们利用天文雷达,便可以替小行星做一些立体的地图,测量它的转动情况,估计它的表面成分及指出它的轨道元素。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帮助估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机会,另外也可以研究开采行星的矿物和水,用来发展太空基地和提供太空船使用的燃料等。世界上有两个天文雷达用来观察和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15.
春来 《飞碟探索》2004,(4):23-24
几乎每个天体都把自己异常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NASA主要行星学家之一的大卫·莫里逊说,月球考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早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行前,就已存在三种互相对立的月球起源理论,这就是“姐妹论”、“母女论”和“俘获论”:按照第一种理论,地球和月球是各自演化而来的,不过两者都起源于同一块母体;第二种理论假定月球是由地球上被撞掉的一块演化形成的,地球上留下的凹陷,形成了今天的太平洋;最后,第三种理论认为,我们的月球是一颗在宇宙中流浪的小行星,后被地球引力场所俘获。当月球地形出现在美国宇航员眼前的一刻…  相似文献   

16.
3.3 对太阳系其它天体的探测□□在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中 ,除了月球和火星外 ,还应该考虑小行星以及一些外层行星的卫星。在火星与木星运行的轨道中间有一条小行星带 ,带中有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它们大小不等 ,最大的直径有 1 0 0 0 km,最小的仅有卵石大小。如果将所有小行星的质量加起来 ,可构成一个直径为 1 50 0 km的球 ,相当于半个月球大。有 75%的小行星的组成相似于太阳 ,主要是氢、氦和一些挥发性物质 ;有 1 7%的小行星由铁、镁和硅酸盐组成 ;其余的小行星则完全由金属铁组成。对小行星的探测主要是要开发利用它的氢和金属资源。氢…  相似文献   

17.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0,(4):6-7
<正>[2010年2月18日][天文]NASA泰诺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一张亚克拉曼湖及周边地区的照片。据地质学家推断,大约6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撞向地球,被撞击区域就是如今的南澳大利亚,此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伤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取消"资源勘探者"(RP)月球巡视任务,原计划由该巡视器携带至月球的部分仪器,将改由商业月球着陆器运送。这是NASA在美国新航天政策指导下,广泛联合商业力量实施"重返月球"的重要举措,显示美国借助商业力量实施月球探测的步伐大幅加快,将对未来月球等深空探测活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最新消息     
月球形成时曾撞击地球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31日电,根据克莱门汀-1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保罗·卢西认为,月球曾是火星大小的天体岩石,撞击地球后被反弹到空间,形成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美专家拍摄到雪茄形小行星图像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借助于新型深空跟踪雷达系统,拍摄到了太阳系中一颗长约4.8千米的雪茄形状小行星的图像。即使在观测能力极强的天文望远镜上,小行星通常也只以遥远光点的形式出现,然而在1994年8月间,雷达对在小行星中排名第1620号的“地理星”进行为期一周的探测后,揭示了这一…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9月27日,NASA黎明号(Dawn)航天器成功发射,开启了探索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两颗最大天体——小行星灶神星(Vesta)和矮行星谷神星(Ceres)的旅程。Dawn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线索。NASA综述了Dawn任务成功实施10周年取得的亮点科学和技术成就。Dawn是唯一环绕太阳系两颗地外天体飞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