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存恩 《国际太空》1997,(12):17-21
月球-A(LUNAR-A)是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的一颗重540kg、采用自旋稳定的新型月球探测器,计划于1997~1998年间用M-5火箭发射到月球轨道上。探测器上配备3个由月震仪和热流量计等组成的穿测器(penetraton),用于穿入月表,以地球物理学的方式查测月球内部结构,为开展月球起源、进化等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可靠数据。LUNAR-A上还安装了轻型、高精度的摄像机,用于对准月球摄像,获得大量的月面信息,对月面进行研究。1991年1自24日,ISAS已成功地发射了飞天号月球探测器(第14号科学卫星)。它上面载有一颗子卫星“…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9日,日本发射了小行星探测器缪斯-C(MUSES-C)。它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用M-5火箭发射的第3个探测器。此前,日本在1990年发射了月球探测器MUSES-A,在1999年发射了电波天文卫星MUSES-B。MUSES-C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配备了氙离子发动机。该发动机在MUSES-C发射3周后开始工作,用约2年时间将探测器送入距小行星1998SF36约10km的圆轨道。MUSES-C将在这一轨道上完成5个月的观测以及样品采集工作;还利用投放到小行星表面的跳跃式机器人(ISAS研制)对小行星进行考察、拍照,以获取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月球被认为是人类下一个开发与定居的重要目标,为此,日本宇宙和航空科学学会(ISAS)正在着手制定90年代中期探测月球和行星的计划。目前,ISAS工作小组已经研制了许多遥感仪器,其中包括伽玛射线频谱仪。同时,还正在加紧研制穿透器(Penetrator)。按照一项飞行计划的要求,日本发射的两个月球轨道飞行探测器将向月球表面投放几台穿透器,进行不同地方的钻探勘测。月球轨道器将是一种不载人的  相似文献   

4.
4.5 绕月飞行纳卫星 □□绕月飞行纳卫星是1颗从日本于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MUSES-A)分离出来的子卫星,用于试验绕月飞行技术,并观测月球。这颗卫星重12kg,它从主星分离出来,进入1个距月球2 000km的圆轨道,成为世界上第1颗绕月球飞行的纳卫星。 该纳卫星是1  相似文献   

5.
天鲁 《国际太空》2007,(12):13-21
中国已经发射过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还没有发射过人造月球卫星.从地球到月球不但距离遥远,将近4×105km,而且月球自身还在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平均运动速度为1.023km/s.因此,如何让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与运动着的月球精确交会,并按绕月的工作轨道运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世界探月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探测器距离月球很远飞过,与月球"失之交臂",也曾发生过探测器未能进入环月轨道而撞到月球表面上"粉身碎骨".由此可见,嫦娥-1飞行轨道的设计是整个工程中一项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日本从鹿儿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飞点”工程实验卫星,卫星上搭载了MUSES-A小型月球探测器。“飞点”卫星重182公斤,呈圆柱形,高0.8米,直径1.4米。MUSES-A重11公斤。这两个飞行器造价2200万美元,缪3S2火箭为3000万美元。 3月19日凌晨5时,MUSES-A进入绕月飞行轨道,在离月球7000~2万公里的月球椭圆轨道上飞行,使日本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探测月球的国家。MUSES-A在绕月飞行中,将收集月球周围空间的温度、引力场数据,并实验绕月球飞行的变轨技术。  相似文献   

7.
作为1997年8月发射月球探测器-A计划的重要一步,日本宇宙与航空科学研究所(ISAS)将于1994年12月初进行一次重要试验,即从悬停在海滩上空500米高的一架直升机的专门发射架上将似铅笔形状的探测器打入沙土里。日本的月球探测器-A将是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于1972年离开月球后的第一个再次到达月球表面的登月探测器。日本的月球探测器-A由绕月球飞行的轨道飞行器和3台测量月球地震活动的月震仪所组成。参加月球探测器-A计划的ISAS工程师TakashiNakajima在1994年10月11日的国际航空…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7届会议上,日本代表概述了月球探测器 Muses-A 的任务,日本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己批准日本空间和宇航科学研究协会(ISAS)承担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9.
1月24日,日本从鹿尔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一颗Muses-A月球探测器。使日本成为苏美之后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Muses-A探测器是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第13颗飞行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约182公斤)进入大椭圆轨道,在地一月系统中飞行;另一部分(约11公斤)在月球轨道上飞行。日本这一计划共耗资750亿日元  相似文献   

10.
在第34届宇宙科学技术联合讲演会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鹤田浩一郎和日本电气公司北出贤二等报告提出,日本不仅积极推进其月球开发计划,而且还积极推进金星、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报告中还透露了1997年4~5月日本将用M-V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1998年8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1996年10~12月用M-V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1997年10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月6日。美国用LMLv2火箭将“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99个小时后它成功地进入了离月球101千米的绕月极地轨道。 嗲低成本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将考查月球南极是否有水源。≥ ,/0042“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9日,日本发射了小行星探测器缪斯-C(MUSES—C)。它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研制、用M-5火箭发射的第3个探测器。此前,日本在1990年发射了月球探测器MUSES—A,在1999年发射了电波天文卫星MUSES—B。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美国航宇局两个“圣杯”号(GRAIL)月球探测器,即“圣杯”A和B,分别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轨道周期约11,5小时。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12月31日和2012年1月1日,经过约3.5个月的迂回飞行,美国航宇局两个"圣杯"号(GRAIL)月球探测器,即"圣杯"A和B,分别点燃主发动机,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近极椭圆轨道,轨道周期约11.5小时。这项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  相似文献   

15.
□□欧空局将于2003年8月22日发射欧洲第1个月球探测器SMART-1(SMART是英文Small Mission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ology的缩写,可译为“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SMART-1将使欧洲成为继苏联、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4个独立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该探测器用阿里安-5火箭从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进入一条椭圆轨道。然后它与阿里安-5分离,依靠自己的太阳电推进系统推动,极其缓慢地提高轨道高度,直至16个月以后,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成为月球的卫星。 SMART是一项为未来开展长期、宏伟的科学任务创造条件的新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基于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数据的地球磁层屏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约有1/4位于地球磁层内,因此,地球磁层是否会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足够的磁场屏蔽对于探索月球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嫦娥一号是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其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距离月球表面200 km.通过对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探测器(HPD)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外6个不同能道(能量范围4~400 MeV)时质子通量的变化,发现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时,这些能道的质子通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减少,结果表明地球磁层不能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显著的磁屏蔽.  相似文献   

17.
小号 《国际太空》2007,(12):12-12
德国政府将于2008年年初就是否开展无人探月计划做出决定。该计划预计耗资2.5亿~3.5亿欧元。如果该计划获得通过并能获得足够资金,德国有望于2012年将1个无人探测器送入绕月轨道。据报道,这一探测器将在距离月球表面50km的轨道上运行,将绘制高分辨率的三维月球地图。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21日,我国用长征-4C火箭成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鹊桥"(Magpie Bridge)月球中继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于6月14日进入了地月拉格朗日2点(L2点)的晕轨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到该轨道的月球中继卫星。那么,"鹊桥"月球中继卫星有何用途?它为什么要运行在地月L2点晕轨道?简单地说,它将为2018年年底我国发射的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4落月探测器提供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为什么要说印度的这次任务总体上失败了呢?看起来这样的评价有些苛刻,因为这次印度成功地把探测器发射到了月球转移轨道上,成功实现了绕月飞行,还成功实现了轨道器与着陆器的分离。着陆器似乎是在最后一刻才失败的,像是万里长征只差最后一步的样子。然而假如我们对比"月船1号"的任务,可以发现,印度这次不能  相似文献   

20.
士元 《太空探索》2007,(11):26-31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于2007年日本当地时间9月14日,在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Tanegashima)用H-2A火箭发射“月女神”[又译“塞勒涅”(SELENE),现还叫“辉夜姬”(KAGUYA),后者是日本民间传说中一位居住在月球上的女神]轨道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