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综合显示控制处理机与外部交互的通信通道也越来越多,基于RS422的通信也是其中之一.基于RS422的通信数据有事件性的和周期性的,在综合显示控制处理机内部模块数据交互中,存在数据丢失和响应慢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多通道RS422通信下综合显示控制处理机内部数据交互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硬件优先级队列的FC实时交换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交换机可为用户提供微秒级硬实时通信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采用硬件优先级队列来实现FC实时交换机,以支持航电统一网络的硬实时通信。标准的FC协议采用虚电路方式支持实时通信。相对于虚电路方式实现的实时通信,本文设计的FC实时交换机具有实时通信延迟小、系统吞吐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实现多处理机系统高可靠性的一些技术。这种多处理机系统由许多小型、专用的处理机构成。文中展示出来用多个处理机和连接器勿于达到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此外,提出了实现故障—安全设计的几种技术。主要的技术是:处理机间应急通信机构;处理机功能动态改变机构。文章还介绍了这些技术如何用于处理机故障的检测、重构和恢复处理,在这些处理中,系统使用一些轻负载处理机执行出故障处理机所分配的任务,而不是使用通常的备用硬件。  相似文献   

4.
飞机机载设备布局采用分布式设计,机载设备与综合管理处理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大多采用1394总线技术。根据1394总线通信原理及框架,对机载设备与综合管理处理机之间通信的1394总线拓扑模型进行了梳理,对1394总线常见的配置软件升级失败问题和飞行保障中出现的总线通信故障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机载1394总线维护方法,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驻首都机场各单位空运保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首都机场于12月8日开通459局6 000门全国民航首家程控电话。随着机场吞吐量不断增加,旅客货主常因通信不便引起不满,由于负责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通信专线、陆  相似文献   

6.
综合显示处理机与多功能显示器接口模块之间通信采用HDLC传输协议,此时综合显示处理机与多功能显示器字符板模块之间通信采用DF指令格式.但是当画面显示数据的DF指令长度超过HDLC协议设置的带宽或设定的缓存区大小时,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将无法实现信息显示.为此本文提出了主动量化拆包的解决方法,可支持大数据量显示的综合显示控制...  相似文献   

7.
杨军祥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6):108-112,116
集中控制和综合显示技术在先进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显示处理机作为航空电子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可靠性及综合显示控制将是系统平台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综合显示处理机,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功能需求及显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并对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显示控制、通信控制及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应用表明,综合显示处理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并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8.
交流电源功率控制器(APCU)是实现飞机电气负载控制与电源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采用CAN总线设计实现了APCU与供电系统处理机和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通信.利用流和管道技术编写了基于DSP/BIOS的CAN总线的设备驱动程序.为了满足通信需求,本论文中共设计了2个CAN接口,一个为F2812内置的CAN接口模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PI-MPS多机系统中,处理机间相互通信和同步时主-从控制关系,提出并分析了“浮动式”控制机制以及剥夺式竟争系统控制权的算PVA.  相似文献   

10.
交流电源功率控制器(APCU)是实现飞机电气负载控制与电源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采用CAN总线设计实现了APCU与供电系统处理机和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通信。利用流和管道技术编写了基于DSP/BIOS的CAN总线的设备驱动程序。为了满足通信需求,本论文中共设计了2个CAN接口,一个为F2812内置的CAN接口模块,另一个为通过SJA1000的扩展CAN接口模块以备用。通过实际的通信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通信运行可靠,数据传输准确,符合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带气室的槽道式处理机匣的结构进行了参数化,然后采用所发展的处理机匣流动模型对槽道式处理机匣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槽道式处理机匣各主要结构参数对处理机匣扩稳作用和转子效率的影响.基于原基准处理机匣,并选取各个结构参数经分析得到的最优值设计了一个优化的处理机匣.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处理机匣设计在60%,80%,98%设计转速下都在原基准处理机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转子的失速裕度,并且带有优化处理机匣的转子峰值效率比基准处理机匣、甚至实壁机匣的情形都有所提高.另外,为考察处理机匣槽道数的影响,对一个在优化处理机匣的基础上缩减槽道数而得到的处理机匣设计也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面阵系统所采用阵元数多,数据量大,对信号处理机的实时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系统采用基于参考信号的LMS算法,收敛速度较快、运算量低.且易于硬件实现。系统平台采用目前流行的DSP&FPGA架构,具有高速运算和处理能力,解决了面阵系统对实时处理机的苛刻要求。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自适应地控制天线阵列方向图在用户信号方向产生高增益波束,在干扰信号方向产生较深零陷,并实现零误码率通信。  相似文献   

13.
结合现代实时分布式系统对时钟的要求,讨论了这种系统中的时钟因素,分析了原来广泛研究的Lamport时钟修正算法的不足之处。然后指出使用绝对全局时钟进行节点之间的通信,而用绝对本地时钟作为处理机本地的时钟来进行计算以及其它各种操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处理机匣特征参数变化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机匣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已有很多文献发表,大部分都是针对不同处理机匣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结果。而本文要介绍的内容则是针对小叶片开槽驻定式处理机匣,在一台四级低压轴流式压气机中,通过改变处理机匣对一级转子叶尖的覆盖比、容腔比、前伸量以及加大处理机匣开度比对压气机试验性能的影响。试验均在某全台压气机试验器上进行。压气机进口条件为均匀进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中基于GIGA Switch/FDDI交换机的实时网络系统,提出了一套综合管理技术,使系统能正确、可靠地实现强实时、大信息量的通信。  相似文献   

16.
宁方飞  樊琳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6):1261-1269
为降低对槽道式处理机匣流动进行模拟的计算量,特别地,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机匣工程设计的快速评估手段,基于对带有槽道式处理机匣的压气机非定常流动物理的理解,提出了一种处理机匣的准定常流动模型,并利用带有处理机匣的跨声压气机转子实验测量结果,以及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处理机匣流动模型很好地预测了由于采用处理机匣所取得的转子失速裕度的提高,并且与非定常模拟结果比较,流动模型对转子主流以及处理机匣内部流动模拟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采用处理机匣流动模型所需的计算量仅约为非定常模拟的1%,这保证了提出的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槽道式处理机匣的气动特性,从而为其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多微(MUMI)处理机系统的可性。在多微处理机中,分配给一些模块固定不变的任务,有的起计算处理机的作用,有的起 l/I 处理机的作用。每台处理机都有局部存贮器,能够对任何期的任务保存指令和块。此外,它们共享一个公用存贮器。所有模块都由受处理机控制的冗余多路总线互连;另一个处理机作整个系统的主处理机之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驻室式处理机匣内部流动及扩稳机理进行数值研究叫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分析处理机匣对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取消处理槽上方的驻室,提高了处理机匣对设计转速的扩稳能力。根据叶尖间隙内的相对速度分布和处理机匣内的回流量,分析了处理机匣的扩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机匣产生扩稳作用的原因在于处理机匣能使转子叶尖进口气流加速,增加流体能量,从而抑制由叶尖泄漏流发展成泄漏涡.讲而改善流动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对槽道式处理机匣流动进行模拟的计算量,特别地,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机匣工程设计的快速评估手段,基于对带有槽道式处理机匣的压气机非定常流动物理的理解,提出了一种处理机匣的准定常流动模型,并利用带有处理机匣的跨声压气机转子实验测量结果,以及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处理机匣流动模型很好地预测了由于采用处理机匣所取得的转子失速裕度的提高,并且与非定常模拟结果比较,流动模型对转子主流以及处理机匣内部流动模拟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采用处理机匣流动模型所需的计算量仅约为非定常模拟的1%,这保证了提出的模型可用于快速评估槽道式处理机匣的气动特性,从而为其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浅谈T型和S型接线器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型和S型接线器是程控交换技术的基本交换器件,正确理解接线器的任务、组成、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对学习和分析电话通信网、程控交换机是非常有益的,特别对于电信网工程设计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