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平如 《推进技术》1987,8(1):72-72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在九江联合召开了1986年度固体火箭推进学术讨论会.大会开幕式由北航李宜敏教授主持,航天部四院院长邢球痕、四院科技委秘书长阮崇智等同志讲了话.出席大会的有35个单位94位代表.会议共发表学术论文85篇,有67篇分别在三个小组会上宣读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3年7月29日至8月5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召开了“中国航空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由副秘书长董孝同志主持,副秘书长罗琦同志、林振申同志到会,上届副秘书长张亭同志也到会指导,各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各省市学会负责学术及科普工作的负责同志及学会办公室有关同志共五十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清了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兵工学会及中国铁道学会的负责同志到会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3.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87,8(1):72-72
航天部第三情报网和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成都同时举行.会议由航天部十一所主办,共有60多个单位、170名代表到会.共交流学术论文及科技情报资料130余篇,还对今后动力装置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部科技委发动机专业组1987年9月2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对发展航天高技术动力装置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由上海航天局806所主办,刘传儒同志主持了会议。航天部副部长鲍克明同志到会做了重要讲话,部科技委主任任新民同志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5.
十月九日至十日,航天部失效分析及预防技术交流站召开了站务工作会议。到会代表15人。会议回顾了一年多来交流站开展的工作情况,讨论了如何搞活交流站的技术交流工作问题。到会同志针对本站在前一阶段技术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技术学科的特点认真地进行必要的剖析。既充分地肯定了前一阶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国外固体火箭发动机无烟少烟包覆、绝热材料的现状,介绍了无烟、少烟包覆、绝热材料实现的可行途径,并对现有少烟包覆、绝热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臧令千 《推进技术》1986,7(2):99-99
8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航天部及三院部院两级联合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知名学者专家:宁榥教授、梁守槃教授、王宏基教授、彭成一教授、管彦琛教授、薛秋农教授、虞俊高级工程师、王树声高级工程师、周力行教授、黄熙君副教授等.还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方面的学者专家:崔国良高级工程师、孙维中副教授、王守范副教授、张唯副教授、罗秉和副教授、郑植栋高级工程师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在分析与仿真中的广泛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许多复杂而难以观察的现象已能得到揭示.因此,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设计与研制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十分重要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应用计算机在一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预示、设计优化、性能检验和故障分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今后我国在设计与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如何加强计算机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式玲 《推进技术》2000,21(5):88-88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陕西动力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2 0 0 0年全国SRM设计技术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0年 8月 12日至 1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 19个单位共 8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 57篇 ,内容涉及固体发动机总体、壳体、装药、安全点火装置、贮存寿命、可靠性设计及试验技术等。经评审组评审 ,评选出优秀论文 10篇。会议就所发表的论文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认为大部分论文既注重理论分析 ,又突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工程应用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学会于1982年3月8日~12日在福州召开“航空安全与救生学术会议,”会议由北京航空学院负责筹办。到会代表有三机部、七机部、空军、海军等38个单位共78人,三机部顾问、中国航空学会党组副书记兼副理事长徐昌裕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坐标药柱通用模拟计算法”作了有益的改进.模拟装药表面的各基本几何型面更加灵活通用,数学过程也变得简单方便.可对各种类型的三维装药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通过对某翼柱型装药的几何计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德雄 《推进技术》1987,8(1):43-50
固体火箭助推器是航天飞机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当今各国在发展航天飞机时所选的通用助推方案.美、日、西欧都已发展了或正在发展航天飞机用的大型固体助推器.本文重点介绍美国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性能及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Culick线性理论为基础,提出预估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的方法,并给出一个算例.讨论了提高微粒阻尼预估精度和考虑平均流动影响的问题.首次提出用统计方法评定燃烧不稳定性、给出发生燃烧不稳定概率的方法,并讨论了这种统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同家标准总局于一九八二年一月三日至五日在京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标准局长会议。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同志到会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指示,并作了重要讲话。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型导弹由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联合动力装置进行九变量寻优计算.通过采用二维抛物线插值方法及合理组织迭代的技巧,解决了庞大的目标函数计算子程序耗时太多的问题;经大量调试,协调寻优步长、罚因子、收敛精度,最后成功地完成了本文的九维寻优计算,得到了能稳定收敛的最优解.所得最优方案比原参考方案的发动机总重减轻7.03kg(约占总重的2%).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型单室双推固体火箭发动机初步设计阶段的参数优化与参数分析法.寻优过程以铝粉含量、初始J值、燃烧室压力、壳体直径和喷管喉径为设计变量,用外点惩罚函数法结合模矢法进行有约束寻优.计算结果表明,最优点对应的铝粉含量较低,燃烧室压力较小,壳体直径较大而初始J值适中;设计变量中,对目标函数(发动机总质量)影响最敏感的是燃烧室压力,最不敏感的是喉径与推进剂的铝粉含量.  相似文献   

17.
张鸿涛 《推进技术》1990,11(6):1-6,72
本文预示了SRM-1、SRM-2和SRM-3固体发动机的真空比冲效率(或无因次比冲),并对前两种高模试车失败的发动机进行了分析,所得实测真空比冲效率与预示值基本一致,相对偏差均未超过0.3%.同时,通过真空比冲数学模型及模拟参数分析,得出了缩比试验发动机不能模拟的三个主要参数(L~*,d_t,t_b)及实施模拟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型发动机带缩比试验发动机进行高模试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德佩 《推进技术》1987,8(6):30-34,89
本文论述了定义物理量的基本要求并对平衡压力下了定义.然后,简略地证明了平衡压力的稳定条件以及燃烧室压力与平衡压力的近似关系.对于侧面燃烧装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稳定条件下,燃烧室压力-时间曲线上只有少数特殊点处于平衡状态工作,而大量的其它点处于准平衡状态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暨换届会(代号9807会议)于1998年5月5日~7日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召开.到会的有关厂、所院校等14个单位共33位代表.  相似文献   

20.
李宜敏  裴鸣 《推进技术》1988,9(5):1-7,76
本文综合现有的无喷管火箭发动机研究的成果,评述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无喷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如点火、燃烧、装药变形及两相流动等,进行了分析,以及讨论了无喷管发动机内弹道计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