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之所以如此关注火星,是因为它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似之处最多的行星,它寄托了人类在地球以外建造第二家园的梦想,"火星500"计划的启动也自然受到人们的诸多关注,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起源”号无人太阳探测器到达预定地点开始它太阳风的采集工作。该预定地点较为特殊,是一个名为L—1的太阳系日地拉格朗日平衡点,它位于距地球150万公里的太阳和地球连线上,在这一点上太阳与地球作用于“起源”号太阳探测器的引力将相互抵消,因此探测器的位置始终保持在日地连线上。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音频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确认在宜居带发现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被美国航天局称为"地球2.0"的星球是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但它比地球体积更大、寿命  相似文献   

4.
庞峥 《航天》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5.
到去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l)已成功运行一周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世界地球资源卫星大家庭中一名重要成员。它的成功运行,不仅为我国,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当然,也包括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本文主要研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6日,美国地球之眼-1(GeoEye-1)商用地球观测卫星搭乘德尔它-2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GeoEye-1卫星的黑白图像分辨率达0.41m,彩色图像分辨率达1.65m。美国发射地球之眼-1商用地球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7.
重力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生理学沈羡云一厘力生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地球表面出现原始的生命,直到进化成最高级的动物──人,都是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完成的。人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生物,它的全部生理特点的形成都与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密切相关,并与之高度适应。生命从一开始,直到死亡,地球上...  相似文献   

8.
航天飞机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的交通系统。它集航空技术、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于一身,既能作为运载工具,发射各类航天器,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绕地球轨道运行后返回地面,并经过维修再次发射。它在轨道上运行时,可在机载有效载荷和乘员的配合下完成多种任务。  相似文献   

9.
太空厨房     
王一 《航天员》2008,(6):60-63
航天员在太空中吃喝可不像在地球上那么简单,"太空厨房"也就没地球厨房那么方便,它是一大堆科技组装起来的一个奇迹,大家渴望了解的奇迹。它的研究和发展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太空厨房的技术会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Priroda(自然)遥感舱是和平号空间站最后增加的一个舱。它于1996年4月23日用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入轨,4月26号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和平号空间站的地球遥感能力,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的生态环境。 它的地球遥感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大工业区的生态状态,估计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成为应用卫星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卫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资发展气象卫星,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用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产品。 目前,我国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的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公开介绍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是中国航天史的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里程碑事件。本文介绍了白皮书中一些重要的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大航天”的内涵、不同领域在航天活动中的作用和定位等,并简要阐述了由此引出的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民用航天近期发展思路和规划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自力更生起步,在探索中创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跨越,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防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发展国民经济,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比较关注和重视,在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许彤 《中国航天》2005,(4):45-45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它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空间碎片也称作“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16.
宗河 《中国航天》2006,(10):7-11,13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迄今,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7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发展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一、系统工程是科学技术 1978年,《文汇报》发表了钱学森《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第一次在媒体上宣传系统工程这门科学技术。事实上,中国航天的系统工程方法实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在他的倡导下开始了。那时候,党和国家决定按照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研制导弹。导弹研制是复杂的高技术系统工程,涉及多种专业技术,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具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8.
文宇 《中国航天》2000,(7):11-13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 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员等。航天测控向海延 世界上第一枚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陆地上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航天事业创立50周年之际,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之时,总结我国空间技术特别是航天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成功经验,探讨今后的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对于推动航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纲要》),就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对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进行先期试验,同时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国在刚开始研制卫星时,就开始发展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充分利用其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这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