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民航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民航行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等方面,结合我国民航的具体情况,阐明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引入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引入对民航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一什么是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人性的、持续发展的组织。它具有如下几个要素: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  相似文献   

2.
影响民航维修企业在职培训效果均因素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维修业是高科技、高风险的行业,航空维修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组织。航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职培训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有效方法。维修企业只有在制度上鼓励学习,加强在职培训,将组织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满足民航运输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型组织的提法始见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界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硕果。这一硕果带来管理的新契机,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的开始。学习型组织是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户,它再造组织的无限生机,成为全球管理的新趋势。新加坡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为新航)作为一家获得国际认可的、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同样要求公司成为一家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企业,以便适应对于外界环境和客户需要产生的变化。新航的学习型团队的组织建设对我国航空公司学习型团队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航是科学技术密集、信息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长的行业,实现我国民航由大到强的转变,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建学习型民航企业,是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建立学习型民航企业,通过培训和创新,促进民航企业员工及企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世界财富论坛”在香港已落 下帷幕,但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500强企业强在何处?答案是核心竞争力。据了解,500强企业都有过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再到专业化的经历,在发展专业化优势的同时致力于强化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民航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民航运输企业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为取得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和谐组合而成的独特的能力群体。 民航运输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 1.行业内部票…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航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仍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与我们落后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建设具有我国民航特色的管理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西方管理思想及我国民航管理思想的发展,认为我国民航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目标应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并根据“圣吉模型”,阐述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三大后勤保障集团的成立给中国民航的体制改革带来了活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六大集团组建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民航企业被推向市场,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会日益突出,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对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考核也就成为民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绩效考核的目的绩效考核同激励机制一样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和个人只有对绩效做出公正的鉴定和评…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世界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创建学习型工会是提高职工素质、学校自身发展、履行工会自身职责覆提高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工会要从树立新的学习观,建立新的学习举措,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出发,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在民航市场化进程中,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任务。这种新型企业制度可以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来概括。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看,民航企业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理顺产权关系,理顺劳动关系,才能使民航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应该说,民航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改革、是改制、是改造,更是一种制度层次上的管理。在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成功的组织发展模式,已在国际学术界、管理界、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共识.中国企业纷纷加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行列.深入剖析中国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中国企业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型组织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