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860℃加热温度下的δ相和γ″相含量,研究了冷轧变形对δ相和γ″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变形影响δ相的析出形貌,随冷轧变形量增加,δ相由针状向颗粒状转变。δ相析出的重量百分数与时间的关系符合Avrami方程,随冷轧变形量增加,n值减小,α值增加。在860℃加热温度下,等温15min时已有γ″相析出,随时间增加,γ″相含量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降低。在试验中给定的时间条件下,随冷轧变形量增加,γ″相含量降低,而δ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冷轧Inconel 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及退火过程中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1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完全再结晶,随冷轧变形量增加,完成90%再结晶所需要的时间降低,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硬度的变化取决于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和б、γ″、γ′相的析出。在910℃退火温度下,硬度急剧降低,达到极小值后又增加,极小值点的硬度随冷轧变形量增加而增加。在860C退火温度下,奥氏体的回复与再结晶使冷轧变形大于25%试样的硬度降低,随后γ″、γ′相的析出使硬度增加,达到极大值后又降低,在2h后硬度缓慢增加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对GH4169合金开展不同变形量的冷轧和热处理实验,分析不同冷轧变形量和随后的不同热处理状态对板材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不同冷轧变形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冷轧板材中的位错密度升高并形成滑移带,织构组织逐渐增强,退火孪晶界逐渐消失,板材硬度随之增大。不同热处理状态研究分析表明:980℃×10 min固溶处理后,变形量小于20%时,板材中仍残留有变形晶粒和位错,随着变形量增加再结晶逐渐发生,晶粒度尺寸逐渐细化,板材硬度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升高;变形量达到25%以上时,固溶态板材可完成再结晶,变形晶粒和冷作硬化基本消除,板材的硬度降低至未变形的水平并且不随变形量增加而改变;时效热处理后板材中析出γ’’和γ’强化相,板材硬度显著高于冷轧态和固溶处理态且硬度基本不受冷轧变形量的影响;GH4169合金在980℃下固溶处理而发生再结晶的冷轧变形量门槛值处于5%~10%范围内,完全再结晶的冷轧变形量门槛值为25%左右。综合考虑实际生产情况,GH4169合金板材优化的制备工艺为冷轧变形量大于25%,相应的固溶处理制度宜选择为980℃×10 min。  相似文献   

5.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K488合金平衡相和合金元素对析出相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和实验两方面的分析。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合金的平衡相主要有γ、γ'、σ、碳化物,合金凝固过程中Mo,Ti偏析比较严重;随着C和Nb含量的增加,MC的析出量增加而析出温度降低,Ti元素则相反;Al、Ti元素含量的增加,γ'相析出量和析出温度逐渐增加;Cr含量对σ相的析出量和析出温度影响最大;计算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Mo对IN718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抑制晶界δ相析出,当Mo含量高于5.50%时,晶界上不再析出δ相,转而析出白色颗粒状Laves相,Mo含量升高,Laves相析出数量增加;Mo对晶内强化相析出类型无影响,Mo含量升高,盘状γ″相和球状γ′相析出数量无明显变化,但析出尺寸明显减小;经过标准热处理后,Mo略微降低IN718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680℃屈服强度,但可大幅提高合金680℃/725 MPa持久寿命;Mo对合金的持久塑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经不同制度时效处理的Rene’220合金的显微组织,找出了时效处理工艺参数对γ″强化相析出的影响规律,第一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数量,第二次时效温度决定了γ″相的最终尺寸。确定了最佳时效处理制度为830℃/4h炉冷 760℃/10h空冷。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910℃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点阵常数和δ相含量,给出了奥氏体点阵常数与δ相含量、奥氏体点阵常数与固溶合金元素含量和固溶元素含量与δ相含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以Mar-M247合金为对象,通过热力学模拟计算,研究合金元素变化对平衡析出相、合金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主要平衡析出相为γ'相、MC、M6C、M23C6型碳化物、μ相及MB2、M3B2型硼化物,合金凝固过程中Hf和Ta元素偏析比较严重;在成分标准范围附近波动时,对初熔温度影响最大的合金元素为Cr、Mo、Ti、Hf;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和析出量均随C含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另外,Hf、Ti、Ta含量的提高有利于MC型碳化物的析出;Cr含量的提高有利于M23C6型碳化物的析出;而W和Mo含量的提高则有利于M6C型碳化物的析出;μ相主要受Mo和W元素影响,随着二者含量的升高。μ相的析出温度和质量分数均升高;Al、Ti和Ta含量变化均会影响合金中γ′相的析出量及析出温度,并且三者对于γ′相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0.
对GH4169合金进行四种不同工艺的热处理以得到不同的δ相析出状态,采用Gleeble-1500试验机在980℃下测试合金热变形特性.结果表明,GH4169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可获得不同初始状态的δ相含量及分布状态,合金中δ相的增加将降低合金变形抗力;δ相的存在促进变形合金再结晶形核和长大;晶界δ相的存在有利于热变形过程中的再结晶,而晶内δ相则阻碍形核过程;预先析出的δ相在变形过程中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定量金相方法确定固溶温度、冷却速度与γ′析出相含量及尺寸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确定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升高,γ′析出量增加,并且在1120℃达到峰值;超过此温度则γ′含量降低。300℃盐浴等温较水冷和油冷具有更多的一次γ′含量和较少的晶界γ′含量。因此,采用300℃盐浴等温可明显改善合金的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高强高韧Ti-5Mo-5V-6Cr-3Al合金冷轧管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60℃保温,在1h之内,冷轧管内α析出相尺寸和相含量迅速增大,冷轧管的抗拉强度受α析出相含量和大小以及位错与孪晶等畸变能的影响,先升高后下降,塑性仅受α析出相的含量和大小的影响,迅速升高;1~4h之间,α析出相长大速度变缓,α析出相含量增加速度显著变慢,抗拉强度仅受α析出相含量和大小的影响,先升高后下降,塑性继续升高到峰值;4~24h之间,α析出相含量增加速度非常缓慢,α析出相长大速度更加缓慢,α析出相粗化,抗拉强度下降,塑性下降,发生过时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X2A66铝锂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420℃,应变速率为0.01s~(–1)时,在变形初期,X2A66铝锂合金基体中亚晶组织不完整,同时出现少量动态再结晶晶粒;随着变形量增加,可以观察到平直且清晰的晶界,当变形量大于80%时,部分晶界内出现大量位错,在析出相周围产生位错缠结。X2A66在高温变形过程中T_1相出现破碎回溶的现象,同时在变形过程中动态析出δ'相。T_1相的破碎回溶使基体重新达到过饱和状态,尤其是Li元素的过饱和促进了δ'相的析出。处于晶界内部的析出相能阻碍位错运动,提升再结晶晶粒的形核率。钉扎在晶界上的析出相能有效阻碍晶界及亚晶界的运动从而降低动态再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5.
FGH95合金连续冷却条件下γ′相析出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FGH95粉末高温合金的平衡γ′相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得到了连续冷却条件下合金的γ′相平均粒径与冷速的关系,并分析了γ′相的析出规律.研究指出,在连续冷却条件下,γ′相的析出并非由扩散长大过程所控制,而很可能是由析出形核过程控制的.同时,FGH95合金淬火时,仅在1000℃以上需要保持较高的冷速,低于此温度,γ′相几乎不再粗化,并根据这一原则为FGH95合金涡轮盘的热处理过程选取了合适的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淬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对16NiCo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不同温度淬火风冷与油冷后,随淬火温度的提高,性能变化趋势相近,强度至800℃~830℃达最大值,而后开始降低,860℃淬火冲击韧性为最高。860℃油淬与830℃风冷相比,强度下降不多,冲击韧性提高幅度比较大,并且随淬火温度的增加,两个强度指标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的铍青铜热处理标准,都把晶界反应量作为控制时效工艺质量的标准之一,但未阐明QBe2合金硬时效的显微组织特征和假相,本文系统观察了其金相微观结构,发现其组织中细小、密集的β相,容易被误判为晶界反应量,找出了排除假相的方法,阐明了硬时效的组织特征,为正确判定时效组织提供了依据;并指出,冷变形62.5%的QBe2合金经高温短时时效后,GP区、γ"、γ'相并存,经300℃时效的γ"、γ'相弥散细小,355℃时效后,析出相尺寸长大,并出现局部再结晶;冷变形>81%的QBe2合金,经385℃×1.5h时效后,组织已再结晶完毕并出现不连续析出物,使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OM,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Cu-Li-X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A97合金T6态(未拉伸态)在520℃固溶80min,淬火转移时间小于15s,水淬,获得了合适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493MPa,屈服强度为415MPa,延伸率为7.3%.合金时效强化相以T1,θ′/θ″和δ′ 相为主.经510℃,520℃和530℃固溶水淬,再165℃时效18h,随固溶温度升高,强度和塑性趋于减小.在520℃固溶水淬,再165℃时效18h,随固溶时间延长,屈服强度趋于升高,延伸率先升后降低.随固溶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可溶过剩相数量和体积分数减小.520℃固溶后时效,基体沉淀相T1,θ′/θ″和δ′ 相数量多,尺寸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GH4169合金经650℃长期时效后组织和持久性能变化不大。经680℃、700℃长期时效后,合金的γ″相不断聚集长大,晶界出现γ″相贫化区,δ相由粒状、棒状转变成针状,导致合金持久性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和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硅对Ni-Cr-Co-W-Al-Ti-Nb-Hf-C系合金结晶时的相成份变化及相变过程的影响,合金中硅含量由0.05%增加至0.4%,引起不等轴共晶γ-γ′析出分量的增加,并从熔融合金中补充析出以HfC为基的Me_C和MeC型碳化物。在高温等温持久及蠕变条件下,硅引起碳化物转变,加剧了γ′-相的凝聚,这样就降低了合金的寿命和瞬时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