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吴永强 《西南航空》2012,(8):108-109
前不久,"开仓纳粮·2012艺术粮仓当代艺术展"在洛带古镇举行,作为近段时间成都规模最大的一次艺术展,何多苓、程丛林、周春芽、何工等百余位优秀艺术家莅临现场和艺术迷共酿艺术盛宴。展览持续到7月30日,并全程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除了有本土的艺术大腕参加,中国首个"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近30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同时亮相。本次艺术展分为"光"、"露"、"苗"三个展出单元,汇集了油画、影像、装置、雕塑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为著名艺术评论家、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强教授,此外还特别邀请了王林、吴鸿、黄宗贤、陈默等全国著名批评家参与研讨。  相似文献   

2.
麦子 《今日民航》2013,(2):86-90
正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亘古永流传的。近日,市场分析数据提供商Artnet网站发布了2012年艺术家作品年度成交额的排名,美国已故波普艺术代表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以3.803亿美元的成交额跃居榜首,毕加索作品以3.347亿美元位居次席。作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安迪·沃霍尔堪称"波普教皇"。他用不羁的风格找寻自己的快乐、梦想和自由;以常人无法想象的视角诠释狂傲随性的生活态度。人们常把这位满头黄发、表情肃穆的男人,比喻成一朵桀骜不驯的蓝莲花。  相似文献   

3.
斯蒂芬·克莱恩作为美国文学"自然主义的先驱",对美国文学以及后辈文学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论文总结了十年来国内对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译介及研究。认为学者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克莱恩的写作手法、作品主题探究、作品所透视的价值观、艺术特色及语言特点。学者们的研究深刻透彻,但也存在偏颇。论文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夏至 《西南航空》2013,179(1):88-90
郭伟生于1960,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郭伟常称自己过的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乐观生活",即使被称为"著名艺术家",在他看来,艺术不能是成功学的验证。绘画是爱好、是生活,应当被严谨对待,满足了对艺术的向往,所以也值得一如既往头也不回。郭伟的工作室位于成都蓝顶艺术区,这里是成都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和别处的艺术区不同,虽然已是冬日,一幢幢的"工作室",外面还是郁郁葱葱。若是夏天的时候,向窗外望去是一片浓郁的荷塘。艺术家的工作室都由自己设计,内部装饰颇具个人风格。对比这里的其它工作室,郭伟的这一幢要朴素得多,就是纯粹的画室。  相似文献   

5.
才波 《西南航空》2010,154(12):74-76
艺术家简介:胥鸿仪,现任世界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等职务,作品在国际国内屡获金奖,1999年,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7世界华人艺术研究会、中国书画研究院授予"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称号;2004年《小中见大平里藏奇》被邓小平纪念馆收藏,2006年《天地人和》被西藏博物馆收藏,2007年7月15日作品入选首届敦煌国际书画艺术大展,并由敦煌美术馆收藏,2009年中国艺术家协会艺术品收藏委员会收藏《大义为正人间有爱》。  相似文献   

6.
贺丹晨 《西南航空》2006,107(12):112-115
画家简介:徐贤文1956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7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1983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川音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有《徐贤文画集》等多本画集,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艺术展览及艺术交流活动,2006年获"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称号,并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书画艺术金奖。  相似文献   

7.
在成都艺术界,有不少艺术家“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在国外,省外很有名气,作品受人追捧,而在成都却寂寂无闻。在这个被公认为很悠闲的城市,有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的土壤,缺乏的是一种氛围,一个艺术的“气场”。许多国内顶尖的画家,行为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摇滚乐手,电影人生活在成都,但他们混迹在芸芸众生中,最多有圈内的交往。而很少与公众互动。  相似文献   

8.
昆鸟 《今日民航》2012,(4):96-97
左小祖咒,富有传奇色彩的摇滚师、当代艺术家,同时又是诗人、小说家和电影配乐人。这位昔日的地下摇滚先锋,前卫艺术家群落"北京东村"的第一批人物和缔造者,如今已成为前卫青年、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可以这么说,离开了政治话语,中国的先锋艺术差不多完全无效,这里指的不但是意义的无效,经济上也是无效的,没有人为先锋艺术的审美价值买单。但就摇滚乐来  相似文献   

9.
罗一平 《西南航空》2012,(12):104-106,108
初次近距离欣赏傅文俊先生的作品已是去年的事情,作为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的参展艺术家,其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在翻阅傅文俊先生摄影图集时,更是不免感动于他对观念摄影的执著投入。从最早为大众所知晓的《退场》系列开始,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创作了《他心通》、《十二生肖》、《万国园记》、《幻化》等大型系列作品。其作多以纪实摄影的手法结合后期制作来表达有关历史、宗教的文化观念,并用高水准的大画幅视觉表达予以呈现。纵观每一系列作品其并未囿于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在创作方法、技术运用与媒介选择上皆有改变,尤其在媒介与科技的结合上更是做了多方面的艺术实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其中最富实验性的创作当属《图腾》。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6日晚8点,由麓镇A4画廊主办的迎奥运一奥运瓷板墙拼装仪式暨庆典晚会在隆重举行,活动以“用艺术点亮生命让记忆重拾色彩”为主题,成都本土艺术家,奥运火炬手,瓷板制作者代表,社会各界媒体等近3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据了解,这块由来自灾区人民,成都市民和成都本土艺术家等共计2008名创作者共同创作完成,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为奥运会呈现了完满的奥运献礼。同时,川籍艺术家田亮也将助阵本次活动,其个人画展《一次性早晨》也将在A4画廊展出。  相似文献   

11.
艺术家何工先生在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的第二个个展“巴塔哥尼亚的风”于2012年6月16日正式开幕,展出了何工先生从2011年底至2012年初重走“切·格瓦拉摩托车之旅”归来后完成的作品,包括大尺幅的绘画、装置和相关记录文献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何工先生对继往关注问题的持续和推进,也能看到他与另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的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12.
川菜艺术之魂--味,味者,境界也.味作为川菜艺术表现意义的独特手法,实在是历史悠久.也如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将中国艺术称之为"韵味".  相似文献   

13.
才波 《西南航空》2008,122(3):86-89
年末,许燎原墨象民有在成都红花村——他的博物馆展出。从设计到雕塑,版画、建筑、空间、再到今天的水墨艺术实践,可以谓独树一旗。无主题、形象、标题、“思想”、“生活”、“意识”静静流淌,随着艺术家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创作,它不受时间和空间或逻辑关系的制约,“厚重、空灵、天趣、自然”,大概是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吧。  相似文献   

14.
摄影师镜头下的公务机,与我们看见的公务机有什么不同?一年一度、亚洲最大规模的公务机展(ABACE),每年4月如期在上海虹桥机场上演公务机大秀,世界顶尖公务机携自家看家机型悉数到场,迎接各路买家、看客的光临与洽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被誉为"时间机器"的公务机,可以大大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作为连续6年参展的权威专业媒体,《今日民航IFLY》杂志今年特别举办了首届"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短短一周时间,我们就收到了近干张参赛作品,有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用单反相机拍摄的构图讲究、布局巧思的作品,也有很多普通看客用手机拍摄的看似不经意、却饶有趣味的照片——智能手机普及的高效能的摄影功能,使得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从相机组和手机组的参赛作品中遴选出各30幅入围作品,发起了网络公开投票,在仅仅两周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上万人参与投票。本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摄影大师、影像艺术家陈长芬作为艺术总评委。陈长芬不仅是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摄影师,也是从民航业走向全世界的著名影像艺术家。能邀请陈大师为大赛的专业水准进行把关,是我们这次大赛的莫大荣幸。看到网络投票的盛况,年逾七旬的陈大师欣然为这次大赛的作品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零距离》,为好作品点赞,为年轻人喝彩,为公务航空和通用航空在中国的未来鼓与呼。"未来的半个天空属于通用航空"。正如陈大师在文章结尾所言,我们举办此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初衷,就是拉近包括公务航空在内的通用航空与大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走进公务机、走进通用航空;也只有使通航文化更多地得到普及,通航才有可能在中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根据网络投票情况和作品的艺术水准,大赛组委会最终按相机组和手机组分别评选出本次"公务机零距离摄影大赛"的"最佳人气奖"和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名。籍此,我们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做专题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痕迹     
《西南航空》2010,143(1):88-91
12月20日.成都A4画廊与北京Boers-Li画廊联合举办的展览《痕迹》在A4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0年1月30日。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包括陈劭雄、侯勇、吉磊、刘韡、梁远苇、仇晓飞、宋琨、王郁洋、杨心广及杨冕。10位艺术家均带来了自己最富代表性的作品.它们探讨了都市生活模式下的集体记忆,预置于我们观念中的文化隔阂.从对生活片段的感知到发掘出时代赋予的独特气质,艺术家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城市社会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李超 《西南航空》2006,105(10):92-94
幸代远在我的印象中应是充满少壮气息和艺术活力的.不过.在他的风景油画中却显现出一种别样的沉静.这让我对他的艺术经历萌生一丝好奇.禀随着西南地区的独特人文环境,发挥着艺术学院的形式修养.幸代远选择了风景油画的创作之道.这样一位学院派艺术家.怀有一种致力于架上绘画语言探索的志向.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技艺的敏锐.同时更体现着他执着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家进入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中,艺术家可以追求不同的风格面貌。时代鼓励艺术多元化,既可以对现代艺术包括前卫的样式进行探索和寻求,也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曾策 《西南航空》2013,(4):110-113
自然大美的清纯人一旦离开童年,就开始远离清纯,找回清纯,就是回归童稚;艺术很需要返璞归真,因为它体现着人的某种精神需求,艺术的清纯从作品本身或艺术家的内里充溢出来,彰显出一种融合了纯美与开阔气象的纯粹气质。自然的清纯,是画家灵感的源泉。安华平工笔花鸟画的清纯感使观者感受到的远远超出画面所承载的容量,这依托心灵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热爱生命》文本中的环境、人物动作、人物内心世界以及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来分析杰克.伦敦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两位"淘金者"形象,主要集中在对"没有姓名的、被同伴抛弃、走在后面的他"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体味作者的意图、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更深层次地去领悟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感受"人"生命的伟大、坚强。  相似文献   

20.
曾子 《西南航空》2013,(2):84-86
爱心充满爱心的作品最有感染力,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家旦丁有句名言:"爱是美德的种子"。东方画獒大师林跃在2011年度四川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上,被选为"挑战命运特殊艺术电视大奖赛"的爱心大使。2012年在首届"四川残疾人手语大赛"上林跃再次当选爱心大使。美的艺术人人都喜欢,饱含真情、充满爱心的作品最有感染力。林跃的藏獒之所以让人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画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