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恩提出了宇宙膨胀说,这一学说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的成因。在得到各向同性的SK背景辐射说、天作红移光谱说的支持,宇宙膨胀说被公认为最好的宇宙构造说。尽管如此,它仍然不是惟一的、完美无缺的宇宙构造说。俄罗斯的一位物理学家就提出了混地膨胀说,认为宇宙由无数个小宇宙组成,一些小宇宙在迅速生长,一些在缓慢膨胀。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论述不同于上述宇宙构造说的新说:旧宇宙并在说。旧宇宙并存说认为:和正在膨胀的宇宙并存,还有一个正在收缩的旧宇宙。旧宇宙产生于极为遥远的过去,产生于第一次宇宙…  相似文献   

2.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3.
康旻 《飞碟探索》2012,(12):50-50
当科学家在1998年发现宇宙正以加速中的速率膨胀时,暗能量能解释这种观测结果的可能性引发了关注。但在理解暗能量实际上是什么时,却没有多大进展,因此对某些科学家来说,这个想法反到成了一种问题而非解答。意大利INAF的物理学家马萨莫·瓦莱塔表示,这个概念对标准宇宙论而言是一种特例元素,并且缺乏任何物理意义。瓦莱塔是寻求宇宙加速扩张新解释的众多科学家之一,那涉及反引力的某些形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主流科学家的意见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据说那是在150亿或120亿年前,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数学物理教授图罗克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像豌豆大小的物体,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相隔一个极短瞬间。他认为,“豌豆”状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间内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由于爆炸不断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又将坍塌,然后整个宇宙乌呼哀哉,所有的一切宣告消亡。虽然科学家宣称宇宙的消亡也要有一二百…  相似文献   

5.
“宇宙所具有的质量可能仅仅需要一点儿就能阻止其膨胀.”两个在美国的天文学家说.如果他们是正确的,理论学家将不得不放弃“膨胀论”,他们最珍爱的宇宙起源的模式.这要求宇宙将永远不会坍塌或膨胀,但这平衡于两种可能性的边缘上.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Ω的量表示宇宙的质量.如果Ω大于1,宇宙就会重得其所有物质的引力均匀地阻止其膨胀而造成宇宙坍塌.如果Ω小于1,宇宙将会永远膨胀下去.大多数理论宇宙学家认为Ω正好等于1,但许多观测天文学家认为Ω只有0.2或0.3.新西泽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耐塔·贝考尔和雷恩尤·森,使用一台电脑来摹拟包含有不同数量物质的宇宙.他们想确定他们需要多少物质才能摹拟观测到的星团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3,(12):16-19
宇宙产生于一个无限密实的小点,之后逐渐膨胀,宇宙的膨胀会因引力作用逐渐慢下来。这就是大爆炸宇宙论。事实是否如此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宇宙中的物质太少。它们的引力无法将逃离的星系重新拉回来,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  相似文献   

7.
文德 《飞碟探索》2003,(1):39-40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1998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一项是中微子有质量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推翻某些物理学定律,其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粒子理论?中微子是否是形成宇宙大部分质量的“暗物质”的一部分?在烦恼着宇宙论学者的众多难题中,最令他们苦恼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怎样?是一直膨胀上去最后稳定下来呢,还是收缩成一个灾难性的火球而告终?答案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也就是引力的大小。如果引力不够大,宇宙会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反之,如果引力过大,宇宙会以一种天体物理学家称为“大坍…  相似文献   

8.
正天文学家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宇宙膨胀率(即宇宙的膨胀速度。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就认识到,他的学说将会得出一个震撼人心的预言——宇宙在膨胀。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宇宙一直是那样的,它不会随时间改变)做了最精确的测量,与首次计算间隔  相似文献   

9.
正宇宙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约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光锥、蛀孔、宇宙弦、时间气球,这些是什么怪东西?劳伦兹变换、时间膨胀、平行宇宙,又是些什么科学理论?有实际的用途吗?宇宙中有没有超光速粒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平凡宇宙陈壮叔标准大爆炸论描述了我们的宇宙,从核物质密度的状态中爆发出来,以后一直在膨胀。若我们把这个膨胀倒退回去,随着时间的后退,追踪宇宙的演化,那么,约在150亿年前,所有的一切皆必集于一个单一的、无限密实的点上,数学上称之奇点。宇宙学家把...  相似文献   

12.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2,(10):44-45
在1998年.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推动宇宙膨胀呢?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所谓的暗能量,也即真空空间本身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量。自此后,科学界深入到早先哲学家谈论的话题,即宇宙的“有”与“无”。而今,物理学家认为真空空间并非绝对的“无”。  相似文献   

13.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2,(10):34-35
尽管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学说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仍有学者认为宇宙根本没有起源和结束,创世的想法纯属荒谬。其实早在2300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有名诗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过“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的深邃设问。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对宇宙学来说也许是一个重要时刻。天文界在观测遥远的超新星时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这正好与现行理论的预期相反。那么,是什么东西把众星系相互推开呢?答案是暗能量。  相似文献   

15.
宇宙之大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场不可思议的巨大爆炸。它在少于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膨胀,这种膨胀在今天还在继续。正因其会膨胀,所以可以说宇宙是有限的。于是人们不禁问,宇宙会膨胀到何种程度?宇宙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宇宙之外又是些什么呢?从常规的思维角度来看,宇宙不可能有边界,宇宙之外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如果有,也还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语意中称之为宇宙的,仅仅是不计其数的四维宇宙中的一个而已。一维的世界是一条直线,它由无数个无限大,乃至虚无的不重复的奇点构成;无数个不重复的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道家古老的天人合一理论出发,对太阳系的结构及其起源作了初步的讨论,基本上解决了困扰当代天文学界多年的关于太阳系结构的九个主要问题,并就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太阳系为一圆球,称为太阳宫,并且具有自己的卫星,太阳宫还在自转.现代天文观测中观察到的宇宙膨胀效应是未考虑到太阳宫本身的自转所致,宇宙应为等级式宇宙.最后,我们进一步把天人合一理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18.
宇宙的年龄     
许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为测算宇宙的年龄而努力奋斗。然而,直到 70年前由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诞生之后,人类才真正开始了探知宇宙年龄的历程。   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各星系间正以与其距离成正比的速率加速远离,这个膨胀速率——哈勃常数——是计算宇宙年龄和大小的关键。而要修正这一常数则需要准确测量各星系的直径。   由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温迪·弗里曼领导的研究小组于 1999年 5月公布了哈勃用 8年时间测量的结果:宇宙正以 21千米 /秒的速率膨胀。当把宇宙年龄改为接近 120亿年,与一些最古老…  相似文献   

19.
宇宙探索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6,(11):22-23
二十一、宇宙的结局 继续膨胀宇宙的结局 宇宙的未来发展.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膨胀下去.一种是转而收缩.它们的结局如何.一些科学家已有许多论述。不过.对难以理解的遥远未来的宇宙的研究.这顶多只是推测而已。我们不妨作为科幻来了解.  相似文献   

20.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1,(11):42-43
暴涨理论预言,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与决定宇宙是膨胀还是收缩的临界值(10~(-29)克/厘米3;相当于每立方米空间中有6个氢原子),相差不会超过百万分之一。可是,把现今宇宙中的全部星系和恒星等发光天体加在一起,不足临界值的1%。再加上辐射射电波、红外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