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复合材料低温贮箱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  晏飞 《火箭推进》2009,35(6):19-22,36
轻质高强度低温贮箱是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论证了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低温贮箱材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研制现状,对聚合物基体和纤维选择、设计技术、复合材料的成型及其性能测试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微重力环境下板式表面张力贮箱的内部流动规律,对板式贮箱导流板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微重力环境下板式贮箱内部定常和非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定常流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定常流动时导流板上液带的分布规律;应用MacCormack数值离散方法,对非定常流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时刻导流板上液带的分布规律及液带恢复稳定所需的时间。计算结果为板式贮箱的设计提供了数值依据,奠定了板式贮箱的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之间的胶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胶接工艺中的前处理工艺、表层纤维铺层方向、胶层厚度和固化工艺等因素对胶接强度的影响,成功地应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面胶接。  相似文献   

4.
得益于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减质优势,贮箱复合材料化已成为新一代航天器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复合材料贮箱的冲击后渗漏问题须要重点关注。针对一种用于航天器贮箱的含表层机织布复合材料层合板,通过依次开展低速冲击试验、C扫描损伤检测和氦质谱渗漏检测,获取不同能量冲击后层合板的内部分层损伤和渗漏率,并对比分析了机织布分别置于冲击侧和背侧时层合板的渗漏规律。结果表明,将机织布层置于冲击背侧时,层合板的冲击渗漏门槛值显著提高,且发生渗漏时出现目视可见损伤。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复合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强,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易产生分层、毛刺、开裂等加工缺陷。研究了车削工艺参数:切削深度ap、主轴转速n、切削进给量f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按以下工艺参数选取时,可获取最高生产效率和最佳加工表观质量;精加工时,选取切削深度ap=0.3 mm、切削进给量f=0.1~0.2 mm/r、主轴转速v=100~120 r/min;粗加工时,选取切削深度ap=3 mm、切削进给量f=0.3~0.8 mm/r、主轴转速v=60~80 r/min。  相似文献   

6.
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低温推进剂贮箱增压过程的传热、传质以及湍流流动过程十分复杂。贮箱增压系统具有非线性、时间滞后、参数变化不确定等特点,对增压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以低温推进剂贮箱内压力稳定为目的,提出了采用多路、不同直径管道增压的模糊控制方案;应用模糊控制算法中的最大隶属度法进行解模糊化,制定增压管路的模糊控制表,建立了以压力为控制变量的模糊控制器。分别对预增压过程和保持增压过程的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进剂贮箱中压力调节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得离开贮箱的推进剂压力稳定地满足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和净吸程要求。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复合材料导弹二级立尾工艺研究,包括选材、组成二级立尾的左右板件一次共固化模压成型工艺、二级立尾组装工艺研究以及试验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8.
湿膨胀性能是高尺寸稳定性结构材料的关键性能之一,湿膨胀系数(CME)是度量材料湿膨胀特性的主要指标。但目前针对复合材料的湿膨胀系数尚未形成标准的测量方法。文章针对氰酸酯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湿膨胀系数测量开展试验研究。首先,对比分析烘干后吸湿法和湿饱和后除湿法两种静态测量方法,结果表明湿饱和后除湿法的测试效率更高。随后,应用湿饱和后除湿法对M55J/氰酸酯和T700/氰酸酯两类碳纤维材料的典型铺层试验件开展湿膨胀系数的测量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同种材料单向层厚度更薄的试验件具有更低的CME;同种铺层角度和铺层厚度的多向层试验件中,M55J具有更低的CME;采用准各向同性铺层形式 0°/+45°/-45°/90°S的试验件较(0/+60/-60S)2的具有更低的CME。以上研究可为氰酸酯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湿膨胀特性研究和尺寸稳定性结构的湿变形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是目前广泛在航天器应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在X、Y方向的低温热导率是设计、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一些测量方法不能表征材料传热特性,本文提出采用传统的一维稳态热流法.以M55J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为例,对X、Y方向的低温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层板热导率测量数据,用分析模型计算了M55J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低温热导率并与测量数据进行了比对,两者最大偏差在18%之内,说明与从计算单层板的热导率开始的方法相比较,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较简单准确.文章分析表明,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的低温热导率可以通过铺层设计改变,以减少材料设计的盲目性,满足航天器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0.
单层共底燃料贮箱五种检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德金  宋行 《上海航天》1998,15(2):58-63
当今各国应用的运载火箭上,单层共底燃料贮箱的检漏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真空检漏法和累积法检漏。真空检漏法又可细分为单孔漏率叠加法(也称小真空罩盒法)、大罩帽真空法、大真空罐法;而累积法检漏也可细分为正压差累积法和累积法。对上述五种检漏方法通过可靠性、投资费用、检测时间三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评估,认为单层共底燃料贮箱的使用状态采用累积法检漏较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炭/炭复合材料中炭纤维增强织物形式及处理方式对其韧性的影响,并通过材料微观结构及数据的分析得出,经处理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破坏挠度分别经同类材料提高50%和80%。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及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及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工程应用、材料体系、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碳纳米管和连续碳纤维共同增强复合材料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导出了复合固体推进剂材料声发射(AE)累积能量与裂纹扩展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基于声发射累积能量的损伤演化模型.单轴拉伸声发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演化模型的正确性,可用于复合固体推进剂材料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嵌入光纤对芳纶/五氧复合材料板及环氧树脂浇注体的固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嵌入法能准确监测出浇注体及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瞬时固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光学遥感器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性能优异而成为光学遥感器新一代理想的结构材料.由于光学遥感器的特殊性,使得复合材料的材料选择和成型工艺更为严格.文章结合卫星光学遥感器相机镜筒的设计要求,阐述了成型技术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裂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界面裂纹接触区模型模拟界面缺陷,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性。由数值求解方法推导得出,减小界面缺陷尺寸或增加纤维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可以使该复合材料剪应力强度因子的水平值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用应力降落法测定单向PAN基碳纤维T300增加热碳基复合材料在1900-2350℃蠕变内应力σ0,结果及分析表明,对单向C/C复合材料,σ0不是一个材料常数,而是温度T、初始力σs及结构因子S的函数,即σ0=σ0(t,σs,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碳纤维预浸渍成型中树脂含量对单向强力环、φ150mm壳体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树脂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确定了树脂含量的参数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该参数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型对日定向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调整传力结构,充分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可设计性,开展优化设计。在保证高刚度和轻量化的同时,克服结构大开口带来的承载能力不足,设计出结构质量与承载比仅为5.2%,集舱段和壳体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对日定向装置复合材料主承力架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Tsai-Wu和最大应变2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失效准则,对其进行校核。开展静力试验,采集应变等信息,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表明:其整体趋势一致,顺利通过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球形容器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变带距方法对球形容器进行优化设计,并研制了一批产品。试验结果表明,在纤维设计应力相同条件下,采用变带距缠绕的球形容器,其复合材料重量比等带距缠绕的轻24.56%,而其容器特性系数高出10.4%,能同时满足设计提出的强度和重量两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