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6,(4):38-40,45
彗星探测再掀高潮继去年7月4日美国“大冲撞”探测器撞击坦佩尔1彗星,使人造探测器首次实际接触到彗星之后,今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掀新高潮。这一天,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和星际尘埃样品返回地球。为获取这些样品,星尘号在历时7年的飞行中共飞越了48亿千米  相似文献   

2.
士元 《中国航天》2005,(8):32-36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在升空6个月、飞行4.31亿千米并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国航宇局“大冲撞”(又译“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非常精确地击中了坦佩尔1彗星的彗核表面,并向地球传回了不少很有科研价值的清晰图片。  相似文献   

3.
江山 《航天》2013,(11):32-32
9月20日,美航宇局宣布,在同地面失去联络6周后,成果丰富的“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报废。美最后一次收到该探测器的信号是在8月8日,随后恢复联络的努力一直没有奏效。问题的具体原因仍不得而知,但操作人员怀疑是计算机时滞问题,导致探测器失去了空间定向能力,从而使通信和发电难以进行。没有了足够的电力,探测器的蓄电池和推进系统可能已在恶劣的深空环境下冻结。该探测器发射于2005年1月,不到6个月后飞抵坦佩尔1彗星,用一个铜制撞击器对彗核进行了撞击,以通过对溅起物质进行观测研究来掌握其成分。主任务结束后,探测器几次改变飞行路线,启动了称为“系外行星观测与大冲撞延长研究”(EPOXl)的一项延长期任务,于2010年11月对哈特利2彗星进行了飞越探测。此后,探测器又利用其高分辨率望远镜对杰拉德和ISON彗星进行了远距离观测。  相似文献   

4.
空天瞭望     
美将派探测器冲撞彗星 美国航字局已批准派出探测器撞向坦佩尔l彗星,以对所溅起的内部原始物质等碎片进行研究。作为该局发现者系列探测器计划中的第7项任务,这项称为大冲撞的计划将耗资2.79亿美元,所用射弹重350公斤,将以10公里/秒的速度撞向彗核。撞击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谢雨萱 《航天员》2013,(6):33-34
9月20日,NASA正式对外宣布,被称为“彗星猎手”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已经“死亡”。“深度撞击”号于2005年发射升空,在8年多的太空旅程中,它曾史无前例地飞近并释放撞击器击中一颗彗星,飞近另外两颗彗星近距离拍摄.还观察了6颗恒星,向地球发回约50万幅照片,一生飞行75.8亿千米,成为迄今为止历史上飞得最远的彗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6.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3):44-44
美国航宇局1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波音一次性运载系统公司的德尔它2-7925-9.5运载火箭发射了“大冲撞”彗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由1020公斤的飞越器(轨道器)和370公斤的撞击器组成,其中撞击器将在今年7月4日撞向坦佩尔1彗星,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来兴 《中国航天》2006,(1):26-29,33
空间拦截是当前军事航天空间攻防技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任务。空间攻防包括空间防御与空间攻击,而空间拦截是其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成功发射的深度撞击(又译“大冲撞”)探测器,经过172天的飞行,飞行距离达4.3亿公里,最后370千克的撞击器以10.2千米/秒的相对速度撞击了坦普尔1彗星,撞击彗核相对瞄准中心的脱靶量不超过100米,撞击效果相当于4.8吨TNT炸药所释放的能量。这完全与当前空间攻防反卫星技术和空间拦截技术相类似。国外有关专家形容这次撞击彗星是发射一颗子弹在精确时间、准确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更有人认为这是一次空间拦截实战…  相似文献   

8.
张雪松 《航天员》2014,(5):31-34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自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它包括一个主轨道器和一个着陆探测器,着陆器叫“菲莱”。“罗塞塔”探测器计划用于对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进行探测。这颗彗星轨道周期约6.45年,运行远日点8.497亿千米,可以说是太阳系内的活化石。欧空局的科学家们为了完成“罗塞塔”探测器的交会绕飞和着陆探测任务,为它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轨道,而探测器接近彗星后的轨道控制,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4,(9):56-56
经过将近10.5年和近64亿公里长途飞行,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8月6日抵达了它要探测的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同其实施了交会,从而成为首个绕彗星运行的人造探测器。它将对这颗彗星进行18个月的深入研究。3个月后的11月份,它还将把称为“菲莱”的着陆器投放到该彗星表面上,从而成为首个向彗星表面投放着陆器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0.
杨孝文 《航天员》2014,(5):35-37
2014年8月6日,欧空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历经十年漫长追逐,终于抵达日的地,距离67P彗星大约100千米,相对速度减至每秒1米,成为第一颗与彗星实现点会合并环绕其运行的探测器。按计划,“罗塞塔”还将在11月份释放“菲莱”登陆器着陆彗星表面并进行取样探测,成为历史上首个登陆彗星的人类探测器。那么,“罗塞塔”在构造设备上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能够担此重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