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人类的视野,它们飘浮、闪烁,然后飞速行驶,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茫茫天际,踏上它们的返回或游历之旅。就在这些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地球人类更关心的是驾驭那些飞行器的外星人。  相似文献   

2.
在《圣经》中说,世界上本一无所有,这时上帝出现了。上帝说,我需要光明,很快,天上便出现了太阳;在阳光下。上帝见大地上一片荒芜。便说我需要海洋,马上,大地上又出现了海洋;山上没有树木,上帝说,给我树木.于是山峦上就布满了各种树木。现在一切都有了,只是没有人在其间活动,未免有些单调.上帝又说:亚当,出来吧。  相似文献   

3.
武昌地区急始型磁暴期间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1980年4月至1990年12月共136次急始型磁暴资料统计研究了武昌地区TEC的变化。结果表明,TEC的暴时变化出现正相,相对变化值ΔTEC的暴时变化形态与中高纬地区一些台站所观测到的结果差别较大;如果磁暴急始出现在白天,则急始后36小时,会出现ΔTEC的极大值,如果急始出现在夜间,则不会出现极大值,这一现象与太阳黑子数,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08,(11):5-5
UFO的出现绝非偶然,并且历史悠久,这在中国尤显突出,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这里抄录几则,大家若有意,不妨与专题中出现的现代UFO事件做一比较,是否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陈壮叔 《飞碟探索》2012,(12):44-45
现在,2012年的冬季已经悄然到来,但在人们心里,对2011年冬季的寒冷仍记忆犹新。在那个冬季里,欧洲的最低气温一度低达-46℃,甚至出现了伦敦气温可能低于南极的传言……因此有人猜测,小冰期或许已经来临。所谓小冰期,指的是1550年-1770年间,全球气温出现下降的现象。小冰期带来的影响,除了气温下降外,还使得植物生长季节变短。粮食作物产量变少,谷物价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与瘟疫。  相似文献   

6.
夜光云     
《飞碟探索》2008,(10):56-56
在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两年后。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这种夜间发光的云。这些年来,夜光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美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大学的一位大气物理学家吉姆·拉塞尔表示,与以往相比,现在它们出现得更为频繁,时间更长,纬度也更低。  相似文献   

7.
候涛 《飞碟探索》2011,(4):58-58
近来,根据瑞典不明飞行物解密文件显示,1946年瑞典及其附近国家上空出现了大量火箭和导弹形状的不明飞行物,引起了全欧洲的恐慌。据悉,仅在1946年5月-12月,瑞典就出现过2000个这种被称为“鬼魂火箭”的神秘物体,美军甚至制订军事计划,准备同任何“外来实体”对抗。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的航天技术出现以来,现代战争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军种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就像上世纪飞机的出现导致空军的发展一样,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崭新的军种——“天军”也随之出现,其中制天权的夺取是“天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艾飞 《飞碟探索》2008,(7):43-43
有时候,在天刚蒙蒙亮时,东方的天空会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它晶莹透亮,光芒四射,美丽极了。这颗星古时称为“启明星”,意思是随着它的出现,天就要亮了。而有的时候,在黄昏时,我们在西方的地平线上空,也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随着天越来越黑,这颗星更显得光辉灿烂,像一盏明灯高挂天宇,引人注目。这颗星古时称为“长庚星”。启明星与长庚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星,是九大行星之一的金星。  相似文献   

10.
经常注意星空的人都知道,在不同季节的夜晚,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星座的确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天夜晚八九点钟出现在南方星空里的是狮子座,看上去它是由反写的问号(狮子座头部)和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尾部)组成。到了夏季,当人们夜晚八九点钟在户外乘凉的时候,抬头就...  相似文献   

11.
寻找新地球     
在大家眼中看来,现在的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地球。但是过不了多久,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地球,接着又出现一个。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直到现在,每星期都有新的世界被发现。迄今为止,天文学家确定的围绕其他太阳系旋转的行星已经有370余颗。许多人感到好奇,  相似文献   

12.
1999年8月13日晚22时15分,我在拉萨上空稍偏西北方向看见一不明飞行物。该不明飞行物呈条状(雪茄状),自南北方向出现在拉萨上空。当晚拉萨上空多云,不明飞行物在云层之上,目测长度约15厘米,发青蓝色光。在笔者观测期间该不明飞行物没有移动,其光不耀眼,微呈燃烧状。其光有时出现在头部,有时在尾部,有时在中间,而且青蓝色光间断性地从不明飞行物的头部至尾部或从尾部至头部依次出现。我连续观察约5分钟,然后该不明飞行物突然消失。因为我是接到朋友电话告知空中有异样物体后外出观看的,所以不明飞行物在空中停留…  相似文献   

13.
晓云 《飞碟探索》2005,(1):37-40
1999年.UFO史上的又一个“飞碟年”。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后,UFO奏响了世纪末的“绝唱”:黄昏时分的上海天空,接连出现了神秘的V形尾迹UFO,上海,出现了世纪末的“UFO热”。  相似文献   

14.
据科学2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46亿年了,人类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以前,而人类的现代文明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几百年与46亿年相比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地球刚刚只有1岁,也就是说将46亿年压缩为365天,那么我们来看看地球上在几月几日有哪些变化吧。1月1日零时,地球诞生;2月24日13时,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4月5日5时,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9月18日20时,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出现了;11月13日9时,海洋中出现藻类;11月21日8时,海洋中出现三叶虫;11月30日6时,身长2米…  相似文献   

15.
用Morlet小波变换对Oulu台站和Apatity台站(主要是Apatity台站)1998-2002年间宇宙线静日和地磁暴前的地面宇宙线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在宇宙线静日期间普遍存在准24h周期变化特征,并且在当地时间0200,1400左右分别出现最小值和最大值;对12个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到地面宇宙线强度在地磁暴之前l-2天均出现了不同于宇宙线静日期间变化特征,或有小尺度周期出现,或周期变化完全消失,或有异常24h周期变化,这种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地磁预报的先兆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生命只能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从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盘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TEC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北京、乌鲁木齐、武汉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垂直总电子含量,分析了发生于2000年4月6-8日磁暴期间观测区域的电离层状态。结果表明,在4月7日北京时间0200-0700之间,在中、低纬地区出现了较弱的电离层负相暴,与前一日相比,最大TEC之差在-8TECU左右;在北京时间0700之后,在较高纬度地区开始出现强列的电离层负相暴,并且该负相暴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在北京时间0700-0900之间,在低纬地区出现了电离层正相暴。在定时间内较高纬度地区的负相暴逐渐增强并向南移动而低纬地区的正相暴经历了增强到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12,(11):61-61
7月3日17时左右,我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拍摄向日葵,晚上回到家之后。我在电脑上查看白天拍摄到的照片,有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拍摄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取景器里没有任何奇特的东西,但照片上却清楚地出现了一个飞棍。在同时期拍摄的照片当中只有这一张上面出现了飞棍,应该不是镜头污迹或者光线造成的假象。将照片放大后仔细查看,这一物体呈棍状,在前1/3处有呈S形的一对类似于翼膜的东西,由此也可以排除昆虫高速运动的误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3日,当北京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征召志愿人士前往什肃寻找不明物体残骸时,王思潮先生已经结束了他在兰州的考察,正在南下的列车上像以往出现UFO现象一样,这位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的名字多次往各种媒体上出现,阐发自己的真知灼见(本刊2005年第1、2期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0.
走进“怪圈”章云华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怪圈”历史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