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方群  曾锋 《宇航学报》1995,16(2):73-76
卫星定位和卫星通讯是正在寻求的空间飞行器高级自主交会系统的首选测控手段。本文概述了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基本要求和过程以及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组成、定位原理、精度和差分原理后,列出了两种形式的相对运动方程。利用运动方程求解、单纯GPS、差分GPS的结合,可以完成追踪航天器向目标航天器接近的整个导引过程,且可以省去庞大的地面遥控遥测、星上雷达等设备,减少误差源。仿真计算证实了这一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  相似文献   

5.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1966年3月16日,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阿金纳火箭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在宇航员参与下的手控空间交会对接。不载人航天器最早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的例子是在1967年10月30日,由前苏联发射的宇宙186号和188号两个航天器实现的。至今,全世界已成功地进行了180多次交会对接,都是在美国和前苏联两个国家进行的,其中前苏联航天器完成了130多次。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天器交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双子座"与"阿波罗"飞船,航天飞机,以及后航天飞机时代的项目。自主交会技术的发展,首先基于多种制导和导航敏感器的研发,特别是用于最终逼近段的激光敏感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冗余,以及故障检测与隔离的方法,在轨迹安全性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研究美国自主交会方案,包括"双子座","阿波...  相似文献   

7.
在交会过程的近距离寻的段 ,由于地面观测条件和追踪航天器燃料的限制 ,提出了固定时间交会和最大燃料消耗量的约束问题。本文探讨在此条件下 ,如何实现水平冲量多弧段交会机动。分析了交会过程中每一次机动的决定性因素 ,给出了解算满足两个过程约束条件的迭代算法 ,仿真算例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中国航天》1997,(2):30-33
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使飞船成为天地间的有效运输工具,以及进行大型航天器的在轨装配和长期轨道运行,就必须解决交会对接技术。美国和前苏联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交会对接技术,迄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载人航天已成为世界航天的发展热点,不少国家都把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建立永久性空间站作为本世纪内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言,随着载入航天事业的发展,交会对接技术必将向着更高水平、自动和自主的方向前进。一、美国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中的交会对接美国双子星座号飞…  相似文献   

9.
自主交会对接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吴宏鑫  胡海霞  解永春  王颖 《宇航学报》2003,24(2):132-137,143
自主交会对接是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自主交会对接的研究概况,然后研究了假设目标航天器为刚体,运动在圆轨道或近圆轨道上,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的若干问题,即信息自主获取的测量技术,智能自主的控制技术和保证飞行状态及避免碰撞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自主交会对接,智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的交会与对接及其人控和自控吴国兴前言交会是一个航天器接近另一个航天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航天飞行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空间同一位置的过程。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  相似文献   

11.
在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相对导航系统或其它系统出现故障、不得不中止逼近过程的情况下,若机动发动机仍能正常工作,应撤退至最终逼近段进入点,排除故障后,进行再对接。撤退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转移时间、速度增量、轨迹视界角以及可能产生的羽烟污染等因素。将相对运动方程设计的机动方案,代入绝对运动的轨道摄动方程中,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飞船的双冲量最优交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作者在文献中所介绍的Clohessy—Wiltshire方法,在线性引力模型的假设下,求得了实现双冲量交会的最优解析解,即实现交会所需施加的两次冲量之和最小。数字仿真表明,本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空间飞行器对接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是目前飞船对接已经采用了的一种对接机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具有这种对接机构的飞船的对接动力学。对接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捕获与接触;调整对接环;对接成功后的飞船姿态调整。 本文根据Jourdain—Bertrand原理推导并给出这三个阶段的对接动力学模型。同时,给出一组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新海  陈文胜 《宇航学报》1994,15(2):71-79,103
本文研究了航天器的四冲量固定时间最优交会问题及仿真,在两航天器相对运动线性化方程组和最优交会基本方程组基础上,利用特征矢量的对称性。求得了最优点火时间、最优推力和速度增量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自主交会运输轨迹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水平冲量多弧段异面轨道交会机动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存在误差情况下,对有限推力作用下水平冲量多弧段异面轨道交会方案的改进在文中作了讨论。对水平冲量多弧段交会机动的改进方案推导了线性相对运动方程,然后对非线性相对运动方程做了数值仿真,得到的结论说明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
航天器交会对接发射时间的选择与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仁璋  蒙薇  林彦 《宇航学报》2005,26(4):425-430
在航天器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中,追踪飞船与目标飞船发射时间的选择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涉及多方面因素,如轨道共面要求、对太阳电池帆板的日照角限制以及最终平移段目标飞船的照明需求等。综合考虑这些约束条件,提出追踪飞船与目标飞船发射时间选择与确定的方法,并以图表形式给出许多模拟计算结果,对航天器交会对接设计与飞行试验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