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会与珠海航展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5日至8日共同举办了“’96珠海航空学术研讨会”。有关院所ZO个单位,近4O多名专家参加I航空计量技术专业分会的学术交流。报告的论文反映了近几年该专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八五”期间的一些科研成果和“九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会议出版了“航空航天计量测试专业分会论文集”。会议上,根据中国航空学会章程规定。原““动态计量热学组”换届组成“动态校准测试专业委员会”,并由主任委员董伟群博士作了题为“动态校准理论初探”的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就动态校准的实质、概念和有关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4日,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型号环境工程研究与应用工作研讨会。来自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行业各集团的机关主管和专家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综合处何新洲处长主持。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懦副司长作了重要讲话。马副司长在讲话中回顾了“九五”和“十五”期间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在完成环境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专业这一顶层设计工作的基础上,应在继续开展专业基础技术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同时,加强环境工程基础技术在型号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动态与信息     
国防计量标准树图综合评审会在京召开为了做好国防计量“九五”发展计划,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在各主管部门初审的基础上,于1995年7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防计量标准树留综合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以及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级计量站、专业站主管计量工作的负责同志和有关技术专家共50多人。会议期间,各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一级计量站和专业站的同志,分别介绍了有关计量专业的树图及其编制说明。与会代表结合国防计量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要求,对各计量专业的树国进行了认真地…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航空工业计量工作会议于1995年11月1日~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工作如何同国际标准接轨;怎样为型号服务;研究航空计量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及主要措施;审查忡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航空计量“九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参加会议人员为各厂、所、院校级主管计量工作的领导及计量部门的负责人,共80多个单位,13o多人。本次会议受到了展、公司各级领导的重视。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家技术监督局代表,总公司领导、…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九五”航空型号和预研计划提供依据,奠定科学基础,根据国防科工委的部署,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了航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由计划局、科技局牵头,并会同科技委,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根据深化航空科技  相似文献   

6.
1996年2月2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在三0四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国防计量“八五”A类课题“大气数据试验系统静态检定装置”鉴定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国计量科学院、南航、北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六0六所、一六一厂及中航总公司机载局等单位的十几位专家。会上,专家们首先对课题的选题方向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课题结合航空型号任务的需求,能解决国防科研生产中对大气数据试验系统静态检定的实际问题。会议听取了课题组的技术研究报告,并观看了检定装置的现场演示。该装置结合国情,自行设计,具有测量参数数字显示、计…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需要,认真做好国防计量“八五”计划科研项目的收尾工作以及“九五”计划的编制和科研项目立项准备;继续建立和完善型号工程计量保证系统;改善和提高校准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工作。l根据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武器装备发展计划和国防计量“九五’”计划纲要,编制好国防计量“九五”计划,搞好项目的立项论证。各一级计量技术机构.要编制好本专业《计量标准树图》,提出重点科研项目建议。2搞好卜\五”科研项目的收尾工作。认真清理结转到“九五”的项目,对技术方案、技术指标有较大变化的,列入…  相似文献   

8.
继1995年科技大会之后,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工作会议于1997年5月20日~24日在京举行。会议的议题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总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95年航空科技大会以来科技工作情况,研究部署航空科研院所结构调整、实施创新工程和发展制造技术等科技工作,深入动员全行业职工牢固树立科教兴业和发展航空高科技的战略指导思想,在两个根本转变中加快航空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为“九五”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14,(3):80-80
航空基础技术在引领,支撑和保障装备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很多时候扮演了“使能技术”的角色。新到成果产业化的传导机制和运作能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组织编写了“航空基础技术丛书”础技术的发展脉络、历史价值.并通过总结经验.探索航空基础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构筑和完善了相关材料、制造,气动、测试、雷电防护等技术体系,从而夯实航空工业发展的根基.实现航空基础技术从”型号牵引”到“牵引型号’为了强化从科技创认真梳理了航空基标准.计量、强度、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继1995年科技大会之后,航空工业总公司又在最近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这是我们贯彻科教兴业战略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航空科学技术在航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全面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将对航空工业的“九五”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次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总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航空科技大会以来的航空科技发展情况,着重研究部署了航空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实施创新工程和加强航空制造技术等科技工作。会议要求深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航空高技术进入国家“863”计划基本思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何怿晋副局长和科技委郑作棣常委主持,邀请了积极倡导航空高技术进入国家“863”计划,联名给李鹏总理写信的5位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他们是国家“863”计划的四位倡导者之一王大珩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宾顾问,我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区域计量站站长工作会议于 2 0 0 3年 1月 14日至 16日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中航一集团的 18个区域计量站和 30 4所、6 2 7所、0 11基地等 2 3个单位 2 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航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主持 ,会上总结了集团公司“十五”以来区域计量站的工作 ,并从航空计量工作的特点 ,型号工程对计量测试的需求 ,提出了今后区域计量站的工作重点。 112站、132站、4 10站、4 30站、0 14中心分别介绍了计量体系建设、开拓市场、促进计量自我发展及计量为型号科研生产服务的经验 ,介绍了力争国防军工计量“十五”重…  相似文献   

13.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第五次理事会于1992年11月在厦门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心”理事长浦林发同志的工作总结报告和“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士令同志关于编制《航空制造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报告。部科技委姜燮生主任、科技司周家骐副司长、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杨曾复副总师到会并  相似文献   

14.
全国钛合金成形技术暨第六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9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主办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锻压学会超塑性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分会协办。来自海军、空军、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部门、大学、研究院所和材料生产等 5 0多个单位的近 12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邀请法国ACB公司从事超塑成形技术的专家做报告。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就“钛合金成形技术的工艺研究”、“材料超塑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钛合金SPF/DB结构的设计技术”、“钛…  相似文献   

15.
由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随机振动核准装置及其技术研究”课题,干1993年12月25日通过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国防科工委和总公司有关司局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随着航空、航天、电子、兵器等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随机振动被广泛应用于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等各个领域。振动传感器和随机核准成为当前紧迫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几年来在随机振动试验技术应用于计量,检定和校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振动传感器的随机校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谱密度话形,加速度总均方根值闭环控制,采用2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6月1日至7日在安徽歙县召开了“铸造高温合金学术交流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冶金部、空军、船舶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等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工厂和部队等23个单位共62人。会议由航空工业部621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陈涌岷同志主持,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常委、中国航空学会材料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7.
原航天部科技委材料与工艺专业组“八五”航天材料与工艺预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88年9月20日至24日在安徽屯溪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该专业组委员,部、院、基地的代表以及特邀代表等共30人。 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组长于翘致开幕词,并作了专业组五年工作总结,他指出,在部科技委领导下和部机关以及挂靠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专业组五年来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进行了新技术(材料工艺)对策的讨论;二是对航天材料工艺专业技术“七五”规划进行了反复的审议。新技术对策的讨论既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又为“七五”规划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专业分会换届暨第三届计量测试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10月8日至10日在洛阳召开,会议代表来自航空、航天系统的中心、厂、所、公司以及高等院校等16个单位24人参加会议。会上,中国科协咨询部总师、上届副主任委员邹逸安受中国航空学会的委托,宣布了新一届计量技术专业分会委员名单,并作了上届计量技术专业分会工作总结;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主任委员、304所所长沈福棣传达了中国航空学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宣读了下属专业委员会新聘任的正副主任名单,并提出了本届专业分会今后的任务;学习了中国航空学会章程…  相似文献   

19.
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发动机局的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天津召开了“编写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大纲与确定MTBF”技术研讨会。到会共有19个单位30名代表,总公司科技委常委吴大观同志出席了会议。由于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多数厂所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可靠性工作,并已涉及到编写发动机可靠性大纲和确定发动机整体可靠性指标(如MTBF等),因而在会议第一天安排了几个专题报告:我国航空发动机故障现象与特点;提高全新大推力发动机GE90可靠性的措施;美国F404发动机开展可靠性工作的经验;我国编写发动机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20.
《航空计测技术》2012,(5):67-67
各有关单位:几何量计量和力学计量技术是计量科学的两个基本分支,因所涉及的物理参数众多,使其在科学计量和法制计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探讨几何量和力学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推动计量测试技术发展,促进行业内技术交流,由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主办、计测技术传媒(中国计量测控网www.jlck.cn和《计测技术》编辑部)承办的“2013年几何量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及“2013年力学专业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拟于2013年举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资深几何量和力学计量测试专家作专题报告,并组织参会代表就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向从事几何量和力学计量与测试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论文,真诚希望从事这两个专业的计量科研和检测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交流,也欢迎其他专业领域的计量同行参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