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光熔覆技术中,激光的工艺参数是获得高质量熔覆层的关键因素.文章采用激光熔覆原位合成技术,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预覆合金粉末的成分和配比,从分析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入手,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了激光工艺参数,在纯铜表面原位合成Cu-TiB2复合材料.试验表明,球形TiB2 颗粒细小均匀,熔覆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兼顾精确成形和高性能成性一体化需求的先进制造技术.首先介绍了两种典型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成形原理及其特点;然后介绍国内外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再重点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1)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沉积对IN718沉积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2)感应辅助激光熔覆沉积DD4定向晶修复DZ125L叶片的研究;(3)CuW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激光熔覆沉积工艺研究;(4)送粉气纯度对激光熔覆Fe314修复40Cr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熔覆方法制造致密金属零件时,从熔覆工艺、熔覆材料、基体因素等方面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熔覆层开裂问题的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了一层Ni基合金层,以提高QAl9-4铝青铜的耐磨性.为了提高QAl9-4铝青铜对激光的吸收率,实验采用少量自制的粘结剂并配合压力机将合金粉末预置在QAl9-4铝青铜表面,然后激光重熔.通过对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层组织研究分析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缺陷的存在;熔覆层组织受凝固速度的影响较大,其表面组织为胞状晶,中部为发达的树枝晶,结合区上部由于基体的激冷作用而呈细晶区,细晶区以下又以树枝晶和胞状晶为主.激光熔覆层的平均硬度是QAl9-4铝青铜基体硬度的3倍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生产高速线材轧辊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生产高速线材轧辊是一种新的轧辊生产工艺.使用大功率CO2激光器,采用同步送粉法,在钢坯表面熔覆厚度适当、性能优异的钴基合金层作为轧辊的工作表面,熔覆层硬度和抗弯强度接近粉末烧结的硬质合金辊环性能.在激光熔覆制造热轧辊的过程中,钴基合金开裂倾向大,解决熔覆层开裂是制造轧辊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选取最佳工艺参数及熔覆顺序,采用特制的加热炉进行预热及后热处理,激光熔覆获得了无裂纹的熔覆层,实现了激光熔覆生产热轧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激光熔覆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金属陶瓷熔覆材料、涂层组织与性能、涂层中陶瓷颗粒的溶解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激光熔覆方法对钛合金试样表面缺陷进行修复,对修复结果进行反复测试,并与氩弧焊修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可实现对钛合金表面缺陷的有效修复,且各方面性能远高于氩弧焊修复。  相似文献   

8.
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焊接是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随着新的激光焊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激光焊接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焊接技术。通过从激光焊接的性质、应用现状及最新发展成果的分析,较全面地介绍对这种先进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在Ti-6Al-4V合金表面激光制备高温耐蚀涂层为目标,研究了以激光熔覆的方法在Ti-6Al-4V合金基体上合成制备钛铝化物基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涂层以及钛-钼系耐蚀钛合金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两种涂层的形貌、显微组织、相组成、显微硬度分布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雍耀维  赵瑞恒  王军  张帅 《航空学报》2022,43(4):557-567
铜合金因其优良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铜合金的机械性能,通过在镍基合金粉末中添加WC和ZrO2粉末,利用原位生成的办法成功在铜合金表面制备了Ni基复合增强合金涂层,充分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等表征技术和分析手段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及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合金涂层中以WC、ZrC、M23C6、(W,Zr)C等碳化物为强化相,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对合金涂层的硬度、常温和高温耐磨性进行测试,复合涂层相比于基体,性能均得到有效提升,硬度从90 HV0.2提高至620 HV0.2,表面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显著提升;尤其对高温耐磨性,提高约20倍。因此,经强化后的铜合金可实际应用于结晶器、火箭内衬材料等的生产与制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强调了激光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材料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Python语言开发了SiC_p/Al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利用ABAQUS图形用户界面(GUI)完成了建模过程的可视化,搭建了颗粒的大小、形状、体积含量和分布可控的快速建模拟实平台。利用此平台建立了SiC_p/Al复合材料基于微细观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有限元模型,并先后引入了颗粒的弹脆性断裂行为、基体的弹塑性断裂损伤行为和界面的拉伸-开裂行为,实现了SiC_p/Al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断裂的全过程模拟。为研究使役条件下SiC_p/Al复合材料的构效关系,建立了颗粒体积含量为7%和14%的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首先研究了拉伸过程中颗粒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变形和损伤行为的影响;然后将体积含量为7%的复合材料模拟压缩过程与拉伸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损伤机理。实践证明,所建立的SiC_p/Al复合材料参数化建模平台可用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于微细观的有限元建模,对复合材料强韧化机理分析和构效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纳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相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的纳米级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与体积分数为12%、尺寸为7μm的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强度相当,并且前者的塑性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固态下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其金属基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当金属基体塑性变形时,增强颗粒通过转动在金属基体粒子边界上顺着变形方向形成定向排列。  相似文献   

15.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冷却方式下SiCp/356Al复合材料的热应力,通过对水冷、空冷和炉冷不同冷却方式对其热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热应力随降温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却方式,SiCp/356Al复合材料热应力随降温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水冷时,热应力迅速达到最大值,其后有一定降低;空冷时,热应力先增大,后稍有下降,再逐渐增大;炉冷时,热应力逐渐增大.室温时,SiCp/356Al复合材料水冷残余热应力最大、炉冷最小.  相似文献   

16.
SiCp/Al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搅拌熔炼和液态模锻制备了 Si C 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5 % 和10 % 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参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优选了 T6 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金属激光直接成形零件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单道单层GH3625合金激光直接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探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等参数对单道单层成形截面宽度和高度的影响规律,提出预测模型并做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单道单层成形中,激光功率、送粉速度、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单道宽度和高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单道成形宽度和高度来讲,扫描速度对其影响最为明显。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借助Minitab软件得到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元素粉末法进行了Nb-Ti-Al基合金材料的激光同轴送粉堆积成形的研究,成功地合成制备出以β/B2为基的复合材料.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在45钢基体上堆积层存在高脆性层而产生裂纹,而在Ti-6Al-4V基体上则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19.
SiCp/Al2O3-Al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direct metal oxidation method.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param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 possesses a dense microstructure, composed of three interpenetrated phases. Of them, SiO2 layer prohibits the powdering of the composites; Mg promotes the wetting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Si restricts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wetting ability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matr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