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进口型导弹红外导引头维护和修理过程中的光学系统调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调焦理论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了该调焦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飞机装配中所用的准直望远镜在远距离测量时,由于图象明显变小,瞄准精度急骤下降,十米以外就很难达到仪器本身所具有的精度指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无焦系统的原理出发,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共轴无焦型光学系统。其关键问题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双豪棱镜坦作为瞄准合象元件。这种棱统组可在轴向合象,井可将瞄准精度提高一倍。消除了调焦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参数选择和设计要求,并着重研究了共轴型棱镜合象系统。简要地讨论了机械结构。  相似文献   

3.
测量电视的自动调焦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调焦系统是保证测量电视获得被测目标清晰图像的一个关键部分,快速有效地实现自动调焦,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采用Sobel边缘检测算子来检测图像的边缘点数,并根据该值判断是否聚焦,同时采用自适应搜索步长的登山算法控制调焦镜头组得到清晰图像。实验证明,使用本论文算法可对复杂条件下的目标实现自动调焦,增强了测量电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分流器对进气粒子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分流器位置及形状对进气粒子分离器(IPS)性能的影响,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IPS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分流器沿轴向移动及径向移动对IPS流场、分离效率、总压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分流器唇口处与内壁面最高点轴向距离及径向距离的比值及分流器形状对IPS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值较大时,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总压损失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梯度较大.当比值较小时,总压损失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与未改变分流器形状相比,分流器形状改变后总压损失有所降低,分离效率提高,并且分流器唇口处最高马赫数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在飞行模拟目视系统中,象是由闭路电视的光学探头由地景模型摄取的,对横过整个象区的模型表面成象,特别是当探头入瞳非常接近模型时的成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我们试图改善闭路电视摄象机的鉴别率和减小地景模型的比例时,这个问题就更加大了,使得在探头光学系统内部移动和倾斜透镜的普通技术对某些重要的探头系统不足以解决问题。对于大范围的物体共轭距离,探头系统光学象差的校正是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标准的电视系统和激光电视系统中的这些问题都作了评论。叙述了一种新型的倾斜透镜系统。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弹目视线角信号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UKF解耦,针对捷联激光制导炸弹需要攻击移动目标却不能测量弹目相对距离和速度的情况,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模型,解耦过程不需要相对距离信息,能够更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经仿真验证,此方法可以较好地估计出弹目视线角以及角速率信息,能够满足捷联激光制导炸弹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处理自动调焦方法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图像聚焦评价函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由于图像噪声导致评价函数不稳定,调焦重复精度不够的现象,首次提出了调焦区域选择,图像预处理,改进算法,曲线拟合四项措施结合来提高调焦重复精度.  相似文献   

8.
多级火箭级间分离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君  徐春光  郭正 《推进技术》2002,23(4):265-267
针对某型号研制提出一种级间分离设计方案,从三维薄层近似N-S方程出发,对多种火箭级间分离发动机喷流与超声速外流形成的复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栅栏构架和排焰孔两种设计方案间段流场,从流动形态分析三维排焰孔模型更为稳定,研究给出了不同分离距离下火箭的轴向力系数,发现在较近分离距离内,后体受到的作用力随距离不是单调减小,与分离喷流参数有密切关系,计算结果可作为分离段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距离数据重构立体图像的三维户外信息移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在车辆顶端安置两个激光扫描测距仪,分别采集横向和纵向数据。这种移动测量系统通过代价函数的计算和距离剖面匹配使得重建图像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壁面通透率对平面附壁射流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孔壁减弱、甚至消除了流场中的低频摆动现象。随着孔壁通透率的增加,射流时均附壁点向下游逐渐移动,射流和壁面之间的回流区长度逐渐增大,而射流内侧剪切层内的涡旋与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壁面压强脉动强度变小,附壁射流的动态特性逐渐向自由射流转化。当孔壁通透率为40%左右时,射流与二维平面自由射流类似。距离射流出口不同位置上的壁面脉动压强之间的互谱表明,当孔壁通透率增大以后,射流内侧剪切层中的旋涡向下游传播距离变得更长,传播速度加快,这说明低孔壁通透率情况下的附壁射流中存在的低频摆动现象阻碍了剪切层高频旋涡向下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监视手段。为了分析不同接收距离和接收空域内不同飞机密度对ADS-B位置报告更新间隔的影响,构建了一套地基ADS-B接收实验系统,通过采集天津滨海机场附近接收的DF17消息,并利用ADS-B接收实验系统统计分析出不同接收距离与不同飞机密度条件下的正确位置报告更新间隔。研究得出:该区域ADS-B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呈现多峰分布形态,且位置报告更新间隔随着接收距离与飞机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位置报告更新间隔能满足EUROCAE指定的终端区与航路区位置更新间隔监视性能要求。该研究为评估中低空密度空域ADS-B监视性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可靠的模块化重载全向轮组和全向移动平台,具有结构紧凑、承载大、定位精度高的优势。全向移动平台采用4套集驱动、转向于一体的电动全向轮组,即每个轮组由两台电机分别进行行走和转向驱动。对其进行了全向移动功能、负载能力、运动精度以及刹车距离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向移动平台各项功能指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较好地完成了全向移动平台在柔性装配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刘洋  楚豫川  曹勇 《推进技术》2011,32(6):751-755,899
离子光学系统的离子束引出过程是离子推力器重要的物理过程,该过程直接关系到推力器的推力、比冲、效率等参数。为研究离子在离子推力器光学系统中的运动特性,使用了基于IFE-PIC(Immersed Finite Element Particle-In-Cell)的离子推力器光学系统离子束引出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栅极间电场分布、电荷密度,栅极冲击电流及欠聚焦极限。计算结果表明,当屏栅极电压不同时,发生欠聚焦的等离子束电流也不同。在欠聚焦工况下,一部分离子与栅极碰撞,产生冲击电流。冲击电流随电离室等离子体数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Ma5斜激波串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旭昂  王成鹏  程克明 《推进技术》2014,35(8):1030-1039
为加深对激波串动态特性的认识,进行了简单管道模型在Ma风洞中的实验研究,探讨了两种不同背压变化条件下斜激波串的流动结构和动态特性。背压的生成和控制通过模型尾部两块斜板的闭合运动实现。为了更好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纹影实行同步采集。研究发现:随着背压升高,激波串逐渐前移,由对称形态发展为非对称形态,并持续整个移动过程。背压增加的速度对激波串前缘的前移速度没有影响。激波串在管道内的前移过程并不是一个恒定运动过程,而是存在有稳定前移和急剧前移两种状态,其特性与管道内流场结构、壁面压强分布、背压大小以及距离管道出口的距离等因素相关。在不同的背压条件下,管道内的斜激波串表现出不同的频谱特征,但在同一工况中,激波串区域内不同位置处壁面压强的频谱特性相似。在Case 1状态中,压强振荡主频为f512Hz在Case 2状态中,振荡主频为f578Hz次级频率约为f260Hz。两次实验的主频均大于Pipon.niau模型理论计算值,而Case 2中频率f和声学振荡频率相近。  相似文献   

15.
程强  张振东  谢乃流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1):2430-2439
为了研究小型飞机发动机气助式直接喷射(air-assisted direct injection,AADI)喷油器喷雾形态及发展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高速摄影技术对其动态喷雾场进行研究.以锥阀运动的物理学模型为数值计算的移动边界条件,结合动网格技术对AADI喷油器动态喷雾场的速度分布、静动压分布和不同时刻雾化颗粒的空间分布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以0.2ms为步长,对3.0ms内不同锥阀开启时刻的喷雾形态、雾化颗粒和贯穿距离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D仿真模拟技术可对AADI喷油器动态喷雾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喷雾形态等参数进行定性分析,有利于揭示喷雾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对喷雾粒径和贯穿距离的定量对比分析,表明了仿真计算的精确性,数值模拟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用于亚微米尺寸测量的混合型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该扫描光学系统是将具有不同偏转角度特性、向同一方向扫描的AOD(声光式偏转器)和GM(电控反射镜)两个扫描元件配置在同一光路中。当驱动一个扫描元件时,另一个扫描元件停止动作,两者动作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效果评估,需采用光学检测的方法对被测系统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焦点位置偏移和像点质量变化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中波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评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并给出了高低温箱温度效应.红外窗口凝霜.红外显微物镜设计等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最终的评估效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型双层壁隔热屏气膜板内壁面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加入二次倾斜冲击后双层壁隔热屏内通道的流动特征和换热分布,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冲击距离和不同中间孔直径下,冲击雷诺数在2500~7500,气膜板内壁面的换热系数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冲击距离越短,高换热区域面积越大,平均换热系数越高;冲击距离对气膜孔所在环腔内的二次冲击和旋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大;中间孔直径越小,平均换热系数越高,气膜孔所在的环腔内二次冲击范围越小,漩涡冲击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游丝弹性后效仪光学系统是整个仪器光、机、电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为测量者提供游丝弹性后效值。游丝弹性后效仪光学系统是一个角放大投影显示专用光学系统。通常的投影光学系统是指那些将物体照明后成象于屏上的光学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聚光用的照明系  相似文献   

20.
改善离子推力器束流均匀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郑茂繁  江豪成 《推进技术》2011,32(6):762-765,775
离子推力器的束流分布,直接影响离子推力器离子光学系统(亦称栅极组件)的性能和寿命。通过对离子推力器离子光学系统的改进和放电室磁场的优化,使束流均匀性系数R值达到0.7左右。离子推力器束流分布均匀性的有效提高,有助于改善离子光学系统的受热分布,降低离子光学系统的温度,并能减小其温度差,使离子光学系统的热应力和热变形降低,进而延长离子推力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