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4年(万美元)1985年(万美元)1986年(万美元)一空间站 空间站 系统确定 技术与管理二、空间运输系统 空间运输能力发展 空间实验室 末级火箭 工程技术库 有效载荷操作与辅助设备 预研计划 系绳卫星系统 轨道机动飞行器三、空间科学与应用 空间科学与应用 天文物理学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展 伽马射线观测台发展 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 发展及飞行管理 探险者发展 飞行操作与数据分析 研究与分析 准轨道计划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飞行试验 生命科学研究与分析 行星探测 伽利略发展 金星雷达绘图仪飞行 尤利西斯(以前称国际太阳极 轨道飞行) 火星观测…  相似文献   

2.
1981年4月25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命名为“宇宙1267”的空间飞行器。该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引起了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的极大关注。美国战略分析家在宇宙1267发射后不久就一再强调指出:该飞行器是苏联组合式空间站的第二次轨道飞行试验,它标志着:苏联空间站的发展可能接近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相似文献   

3.
空间扫描     
《国际太空》2004,(6):32
欧洲第1个“自动转移飞行器”进入最后总装 欧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总装和测试阶段,主要是验证其电子设备和4个10m长的太阳电池阵。第1个“自动转移飞行器”拟定于2005年从圭亚那航天中心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自动转移飞行器”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燃料、水和其他供应品的。同时也用来助推“国际空间站”因轨道下降而重新提升到标准的400km高度。届时,“国际空间站”除了有俄罗斯的进步号运货飞船外,又多了一种欧洲的无人运送飞行器。 (一兵) 海射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卫…  相似文献   

4.
空间站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对应用卫星进行在轨服务。为了分析这种轨道服务的经济效益,特选取表1作比较基准。表1中数据的前提是1995年转发器价格比1985年降低33%,那时在理论上容量可增加50%。空间站服务于通信卫星的前提是扩大天基活动、程序和操作(APO)。主要包括: (1)从近地轨道应急回收; (2)地基轨道转移飞行器(OTV)发射到静止转移轨道(GTO);  相似文献   

5.
截止到今年4月23日,苏联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太空将四个空间飞行器对接在一起,从而朝着在近地轨道建立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四个空间飞行器组成的轨道复合体总重60吨以上,对接后  相似文献   

6.
日本首枚H-2B火箭成功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2009年9月11日,日本H-2B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将“H-2转移飞行器”(HTV)送人预定轨道。9月18日空间站机械臂成功捕获该转移飞行器,并安全停泊在空间站上。H-2B火箭是在已投入使用的标准型H-2A火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在其一九八六财政年度预算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项目——轨道机动飞行器(OMV)。这个项目在美航宇局一九八六财年预算总额(七十七亿八千万美元)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是它象征着一个新系统研制工作的开始。轨道机动飞行器目前处于系统论证阶段。它将是一个由宇航员遥控的不载人飞行器,从事轨道卫星与航天飞机之间的渡运工作。此外,它还将在航宇局空间站的组合和操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轨道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28日,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成为第一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游客,商业太空旅游自此开启。迄今为止,全球共有7人进行过太空旅行。随着私人资本大力挺进太空事业,太空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行业。亚轨道飞行器因其具有飞行高度、技术难度和飞行费用较轨道飞行器低等特点,因此,近些年,许多私营公司开始瞄准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市场,对亚轨道飞行器进行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2014年7月29日,阿里安-5ES火箭成功将欧洲航天局(ESA)的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自动转移飞行器"(ATV-5)送入目标初始轨道,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货运补给任务,开启"自动转移飞行器"系列的谢幕之旅。飞船用自身推力器提升轨道,8月12日与"国际空间站"交会,自动停靠在星辰号服务舱的对接口上。对接前,飞船已自由飞行逾6×10^6km。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1986财年美国空间站经费在航宇局1986财年78.8亿美元的预算要求中,空间站和轨道机动飞行器(OMV)是两个关键项目。国会批给航宇局用于空间站的经费为2.3亿美元,比它要求的少5千万美元。航宇局长贝格斯说,这个预算经费显然完不成在1992年发射空间站的目标。他说1992年是计划的目标,但里根总统的正式空间站目标是1994年发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绳系卫星系统质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子星释放的最佳初始条件,运用变量替代简化动力学控制方程;对圆轨道运动的母星,采用轨道转移方法释放子星,计算弹射变轨参数及过渡轨道终了真近点角。本文取消母星质量远大于子星质量的假设,考虑子星释放过程中绳系卫星系统质心随子星运动的变化,所得结果更具有普遍意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和在轨飞行结果.介绍21世纪以来交会对接发展的两个趋势:自主和快速;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全相位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案,以及主要技术特点;给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8 h飞控实施方案和推迟一天发射的飞控实施方案,以及在轨执行效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Orbit,GEO)卫星在轨加注燃料以延长其工作寿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执行加注任务的服务航天器在轨组网方案直接影响在轨加注任务全局。文章以GEO卫星为在轨服务对象,开展了提供加注服务的航天器最优组网方案研究。提出了1个燃料存储站加N个加注飞行器的服务航天器体系架构,燃料存储站承载大量燃料,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加注飞行器机动运行,执行对GEO卫星加注任务,当加注飞行器燃料不足时,返回燃料存储站获取燃料。燃料存储站的质量、运行轨道,加注飞行器的数目、质量与运行轨道、对GEO卫星提供加注的加注飞行器任务分配等是组网方案研究的重点,建立了以对GEO卫星加注任务的响应时间短、服务系统成本低为互斥评价准则的服务航天器组网方案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分析了组网方案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及流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服务航天器组网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分析一组非支配优化设计结果对于2个互斥评价准则的平衡性,提出了1个燃料存储站加4~6个加注飞行器的服务航天器最优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4.
空间目标的轨道机动往往隐藏在测量噪声中, 不容易被识别出来. 轨道机动可以引起机械能的突变, 用空间目标与航天器的单位质量机械能差作为机动识别的特征信号, 不会引入航天器本身的定轨误差. 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处理含噪声的特征信号, 对分解后的数据利用算法识别是否存在机动. 仿真结果表明, 本文提供的方法能有效识别空间目标的轨道机动.   相似文献   

15.
The problem of obtaining long term relative orbit configurations for spacecraft clusters with realistic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such as safety, station keeping and inter-spacecraft distances is addressed.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for station keeping and safety objectives. In the first approach, relative orbit configurations, or relative TLEs, are found minimizing deviations from reference mean orbit which would maximize the station-keeping objective. In second one, relative configurations are found from a reference initial condition by minimizing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hence maximizing the safety objective, between the spacecraft in the cluster which are propagated numerically through a high precision orbit propagator. For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a derivative free algorithm is proposed.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es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s. Using this design framework, several configurations can be found by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clusters in terms of spacecraft number, distance bounds and probabilities of collision for long time interval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月系L2平动点附近两种常用轨道——拟halo轨道和Lissajous轨道,研究了轨道长期维持过程。采用穿越xz平面单圈控制的轨道维持策略,控制量通过单步预测法进行寻优。在全摄动动力学模型下对拟halo轨道和Lissajous轨道受控维持下的一年飞行过程分别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结果显示Lissajous轨道的维持控制代价优于拟halo轨道,从轨道拓扑构型保持方面对该结果进行解释,并设计对比实验加以验证。研究结论对地月系L2平动点轨道选择、维持控制策略设计、长期飞行效果分析等方面具有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许多因素影响空间站轨道高度的选择,包括:任务要求,辐射环境,微流星和空间垃圾,空间站构型,运载器能力,发射窗口以及空间站的补给要求等。从补给运输系统性能考虑,要求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低一些,但是从轨道维持出发,希望空间站轨道高度高一些。该文讨论了补给、轨道维持和太阳活动对轨道高度的影响,给出了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文中还以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为运输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不是常数,而是随着太阳活动情况和补给频繁次数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期间,空间站轨道高度应提高。当空间站的补给次数增加时,空间站的最佳运行高度应该下降。  相似文献   

18.
轨道维持与调相的综合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会对接飞行任务设计研究中必须首先确定目标航天器的轨道设计策略,研究了一种将目标航天器轨道维持和调相两种任务进行综合优化的策略.轨道维持的任务是使得目标航天器轨道的形状和位置符合交会要求,调相的任务是使目标航天器在轨道中的初始相位角符合交会要求.在考虑了交会对接发射窗口、交会终端约束条件下,将目标航天器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其进行了求解.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方法既能以较少变轨次数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又能节省燃料,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A crucial part of a space mission for very-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y (VLBI), which is the technique capable of providing the highest resolution images in astronomy, is orbit determination of the mission’s space radio telescope(s).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detect interference fringes that result from correlation of the signals recorded by a ground-based and a space-borne radio telescope, the propagation delays experienced in the near-Earth space by radio waves emitted by the source and the relativity effects on each telescope’s clock need to be evaluated, which requires accurate knowledge of position and velocity of the space radio telescope.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approach to orbit determination (OD) of the RadioAstron spacecraft of the RadioAstron space-VLBI mission. Determining RadioAstron’s orbit is complicated due to several factors: strong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a highly eccentric orbit, and frequent orbit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th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We show tha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OD accuracy required for processing space-VLBI observations at cm-wavelengths it is requir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dditional data on thruster firings, reaction wheel rotation rates, and attitude of the spacecraft. We also investigate into using the unique orbit data available only for a space-VLBI spacecraft, i.e. the residual delays and delay rates that result from VLBI data processing, as a means to evaluate the achieved OD accuracy.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experience of OD accuracy evaluation of this kind, using more than 5000 residual values obtained as a result of space-VLBI observations performed over 7 years of the RadioAstron mission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20.
在轨航天器地气光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得出定量化的遥感观测地气光环境数据,建立了简化的航天器地气光分布计算模型,首先将航天器及其各类运行轨道归纳到统一的照明模式中,地气光的分布主要考察航天器轨道面与地球晨昏面的夹角,然后考察航天器在每轨中的具体相位,以建立照度的几何传递关系;随后考察太阳辐照经地表后,最终到达航天器遥感观测载荷的光照度.计算结果能反映地气光在载荷观测方向2π半球视场内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随空间变化的具体量级,对不同的离轴角进行照度积分,可转化为对观测仪器的地气光抑制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