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两种智能材料的应用美国InnowtiveDPlalllies公司开发出一种使用形状记忆合金来除去机翼及尾翼上的结冰以保证飞机安全飞行的新技术,并将之首次用于各种民用直升机的除冰.该技术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厚度小于1.smm的薄板片,包覆在直升机旋翼...  相似文献   

2.
一种飞机结构结冰监测及自适应除冰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表面结冰的出现及程度进行诊断 ,并在诊断的基础上 ,提出利用埋入的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除冰 ,将飞机防冰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设想。该方法如果能够实现 ,将节省能源 ,同时不受飞机某些复杂区域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飞机上耐高液(气)压部附件易发生泄漏破损等问题,对飞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测试系统,以气体和液体为介质,以飞机蓄压器为例,通过压力检查、泄露测试、摩擦阻力测试,检测待测部件是否合格。检测结果证明,该测试系统可作为飞机机械系统耐高液(气)压部附件检测的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改善乘坐品质纵向增稳器返馈系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浩 《航空学报》1984,5(1):18-23
 根据驾驶员位置处法向加速度反应近似为零的条件,选择了算例飞机的纵向增稳器返馈系数。按文献[2、3],估算了乘坐品质的改善情况,且分析了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当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操纵期望参数(CAP)值接近9.81/ιx时,可满足乘坐品质要求。同时,增稳器的工作范围在平尾总偏角的10%以内。如果平尾的面积相对机翼面积较大,例如,则在分析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时,必须考虑升降舵偏转引起的升力项。  相似文献   

5.
智能材料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某些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这些材料包括光导纤维,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形状记忆合金和电致流变体等。由这类材料构成的智能材料系统能够感知其环境,传递信息,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或发出警信号。本文还讨论了用于桥梁和飞机的智能材料系统。  相似文献   

6.
动力吸振器用于飞机壁板减振降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晖  戴扬  孙进才 《航空学报》1993,14(10):506-509
在对飞机壁板附加动力吸振器前后的振动分析基础上,设计了适合于飞机壁板安装的动力吸振器,在~块飞机壁板上进行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致。研究表明,动力吸振器用于飞机壁板减振降噪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大型宽体飞机数量不断增加,航空公司在航空货物运输中采用了集装箱、板运输结构来满足发货人和收货人的需要。由于集装器的启用,航空公司在始发站、经停站、中转站和到达站的飞机缩短了装卸货物时间,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又减轻了货物在库区的拥挤程度并缩短了滞留时间,简化了地面处理环节,同时又减少了货物在地面意外的损失和盗窃丢失等现象。集装器是一种国际上新型组成装运设备(UNITLOADDEVICE,简称ULD)。集装器设备包括:集装箱、集装板等。在装满货物或乘客行李的集装器往飞机上装载时,操作…  相似文献   

8.
洪煜清  聂宏  张明  阮爽 《航空工程进展》2023,14(6):109-118,152
飞机的前起落架摆振通常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滑跑的过程中发生,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产生危害,是一种严重的飞机故障。针对某型号无人机,基于动量矩定理,建立考虑起落架侧弯、扭转的摆振数学模型,讨论使用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和电磁阻尼减摆器时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于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得到摆振临界稳定阻尼曲线的上下边界;而对于电磁阻尼减摆器的非线性模型,使用分岔分析理论确定系统的摆振稳定区域。结果表明:过大的减摆阻尼对摆振无法起到抑制的作用,得到控制参数平面上摆振的稳定区域,可为后续的起落架减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驾驶员位置处法向加速度反应近似为零的条件,选择了算例飞机的纵向增稳器返馈系数。按文献[1]的结果,估算了乘座品质的改善情况,且分析了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当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操纵期望参数(CAP)接近9.81/1_x,则可满足乘座品质要求。同时,增稳器的工作范围在平尾总偏角的10%以内。但必须注意返馈系数和舵机、助力器的时间常数之间的匹配关系,以防止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中斜率为-20分贝/+倍频程段的频带过窄。如果平尾的面积相对机翼面积较大,例如(?)≥0.2,则在分析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时,必须考虑升降舵偏转引起的升力项。  相似文献   

10.
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飞机低压系统管路用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对管接头结构设计、过盈量和装配间隙等参数选择、防渗漏等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对管接头进行了气密、爆破、低温、高温、温度冲击和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装简单、在室温下可以长期储存。可以在-55~125℃温度范围内、工作压力0.62Mpa以下的管路上使用,与扩口管接头相比其数量减少了80%、质量降低约55%、径向尺寸减少约40%。  相似文献   

11.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光技术公司开发出新的Shark系列高通量LED照明器。这些照明器的应用目标是要求高强光源的地方,例如飞机的内外装饰。照明装置有5种标准颜色:蓝、绿、琥珀、红及白。典型的光亮度为55流明。所有的照明器型号内装有50个LED,基底为氧化铍,有非常可靠的电源组件,可用于高电流密度脉冲或连续状态下运转。典型的规范包括运转电流300mA,工作温度-40~100℃。()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石  相似文献   

12.
():您长期从事智能材料(如巨磁致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请您谈谈智能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蒋成保:智能材料是能感知热、力、磁、电等外界环境并产生位移等驱动效应的一类重要功能材料.智能材料在国防建设和民用高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其发展水平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总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因此,"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已经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三大前沿新材料技术之一. 智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磁致伸缩材料和压电材料等,将在航空领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新一代智能飞机上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智能机翼,飞行过程中遇到涡流或强烈逆风时,将能像鸟儿的翅膀那样灵活改变形状,使飞机保持平稳飞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襟翼作动器维修与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端,采用液压加载来模拟飞机襟翼作动器的负载,由PLC控制液压加载并伺服驱动机构,实现了襟翼作动器负载模拟和性能测试。基于Win CC组态软件,开发了测试系统上位监控软件。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襟翼作动器维修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国产民用运-12F飞机正在进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型号合格证适航取证工作.针对该飞机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技术的实例,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3-R3中适用于这种新型管路连接技术的适航条款,对其适航审定方面的要求及符合性验证工作进行论述,最终证明符合适航规章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宽滞后Ni-Ti-Nb系形状记忆合金研制成功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宽滞后Ni-Ti-Nb系形状记忆合金。Ni-Ti--Nb宽滞后记忆合金经适当处理后,相变滞后可达150t。用其制成的紧固件、连接件可在常温下储存、运输,不需保存在液氮中,用于航天、航空...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 Fraunhofer 学院的一个专门从事结构耐久性和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的小组,已开发出一种用于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的振荡压电作动器系统。飞机结构对来自一个作动器网络振动的响应可由另外一套压电陶瓷探测器探测到,以帮助确定飞机的结构受损的部位。目前,该研究小组已经用一个支柱型结构部件对这套探测装置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的压电陶瓷传感系统对于存在缺陷的和完好的结构部件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飞机拦阻器的控制原理,并以钢缆式液压飞机拦阻系统为对象,采用线性化的方法得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以恒加速度为控制目标设计出了PID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应用在飞机拦阻系统的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拦阻效果,可应用于我国大多数型号军用飞机的拦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以压电材料作为感受器与作动器进行真实飞机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一些应用技术,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真实飞机座舱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地面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A320系列飞机在营运过程中产生间断性水平或垂直抖动故障,分析了产生抖动的原因,并通过更换作动器或操纵面铰链排除了抖动故障.同时提出了避免A320系列飞机交替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改进飞机翼型结构,满足特殊飞行条件下的需要,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进行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及先进的传感器等"灵敏"材料的的自适应机翼模型的概念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是具有变形能力并能"记忆"变形方向和程度的材料.研究所用的机翼模型是比例为16%的F/A-18飞机机翼模型.模型机翼的前缘和后线被设计成能随作用于嵌入在机翼上、下表面中的SMA线束上的电子输入信号而向上或向下弯曲.中央处理器将预先设计好大小的电流作用于镍钛合金线束,使之变形,从而改变机翼前缘或后缘的形状。机翼中的传感器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