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梳理国家适航法规要求、适航管理机制、民机研制过程、适航审定过程的基础上,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过程相关适航工作要求开展分析,明确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一起批准(随机适航)过程中的适航工作目标和主要适航工作内容,并对起落架系统持续适航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随机适航工作虽然属于航空器适航取证工作的组成部分,但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仍承担其产品适航性的“第一责任”,研究内容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开展项目策划和研制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集起落架设计、制造、试验、服务于一体的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在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面临间接的信息传递、交错复杂的审定流程、紧张的审定资源等难题。通过对现行适航管理机制的分析,针对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适航核心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集成供应商适航人才队伍、适航技术能力、适航管理体系和适航理念文化四维适航核心能力构建方法,对国内民机起落架研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某型飞机承力快卸锁国产化研制过程,总结该项目在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如何参照随机审查的要求对标准件进行适航审查,进入民机市场的工作过程,为今后国产标准件进入民机市场提供  相似文献   

4.
维修动态     
<正>国航获颁适航检查委任单位代表证书4月2日,国航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器适航检查委任单位代表证书,至此,国航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此授权并成立适航委任代表组的单位。获此授权后,国航适航委任代表将可在中国民航局的监督下,按照相关适航法规、手册和程序,代表局方完成国航新引进航空器的适航检查、标准适航证颁发、航空器国籍登记证颁发和相关证件的签署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民机适航审定和取证中涉及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对美国与复合材料应用相关的适航审查技术要求和程序要求及其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应用的适航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委任代表需求和有能力对委任代表进行管理,FAA 授权委任代表,代表其开展适航审定工作。为了加强对委任代表的管理,FAA 建立了详细的委任代表管理流程,包括委任代表的申请、选择、委任、专业、培训、监督、暂停和终止。  相似文献   

7.
火灾是影响运输类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飞机的防火系统为应急系统,通过对飞机的指定防护区进行探测、监控和报警并提供有效灭火,以保证飞机和机上人员的安全。鉴于此,防火系统与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也是适航条款要求的内容。旨在为民用飞机研制适航审定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防火系统适航审定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在分析民机防火系统功能要求和设计架构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4-2011)的相应条款要求,分析了飞机防火系统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及防火系统验证试验中可接受的判据,给出防火系统在适航审查中的技术交联与工作协调。针对防火系统所涉及的各项条款,为局方提供了适航审查工作需要关注的审定要素和评审要求。研究有助于支持民机防火系统的安全设计与适航验证。  相似文献   

8.
张华  孔维 《航空工程进展》2017,8(3):359-366
在当今的军机研制过程中,军方借鉴民机的适航管理方式力推适航性审查,以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水平.如何贯彻适航要求、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设计深度融合成为飞机研制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飞机总体设计单位的角度,探究适航与安全的关系,对比适航工作与安全性工作的异同,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如何将适航与安全性管理、设计和评估工作有机结合、高效开展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建议.有效避免了适航工作和安全性设计工作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情况的出现,可供军机承研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民航局适航审定主管部门对委任制造检查代表(DMIR)的最新管理动态和培训要求,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委任制造检查代表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相似文献   

10.
民机研制适航取证总体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对型号研制阶段及适航当局开展型号合格审定阶段的分析,研究作为申请人在型号研制中如何有效开展适航取证工作、适航取证工作与设计研发工作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法,归纳总结提出适航取证总体技术方案的框架。适航取证总体技术方案是指导型号合格适航取证全过程工作的总体部署与规划,是民机研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从民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方式、适航要求、适航证件、适航文件体系和适航合格审定程序方面,介绍了我国和美国民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民用飞机项目中机载软件与电子硬件需满足额外的适航审定标准。针对这些标准,主制造商对机载软件与电子硬件也相应有一系列额外的技术评价任务。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若干国产民机项目过程中机载软件和电子硬件的技术评价活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民机项目主制造商对各类机载软件和电子硬件进行技术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已在若干民机项目型号的机载软硬件生命周期过程管控、表明符合性和支持适航审查活动中全面运用,基本形成高效、可为适航局方面接受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梳理分析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适航规章体系中联邦航空规章及其修正案、咨询通告、政策声明等相关文件直接引用工业标准数量及分布情况,进一步梳理分析国内航空相关工业标准与这些引用标准的对应关系,从而客观准确的分析把握国内能够支撑适航的工业标准的现状与差距,为我国民机研制、适航符合性验证与合格审定工作中标准采用提供支持,也为国内支撑适航的民机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月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3号[1]发布了《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简称CCAR-21-R4,2017年7月1日施行),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6号[2]发布了《民用航空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简称CCAR-183AA 2017年修订版,2018年3月1日施行),本文就这两部新版规章对"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DMDOR)"的影响展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产民机适航相关的故障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方法与国外水平有一定差距,本文在对国内外民机制造商、民航当局适航相关故障收集、分析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民航适航审定管理现状,初步提出了国产民机故障、缺陷和失效的收集分析流程和处理方法建议,对国产民机持续适航体系建设和证后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出于自主创新的需要,国内航空工业界已逐渐认识到系统工程方法在民机研制中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民机企业开始采用国际权威的《民用飞机与系统研制指南(SAE ARP 4754A)》来进行民机型号的研制,以确保民机型号研制过程能满足适航审查的要求。然而,由于这一指南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够清晰、逻辑也不严密,使得国内民机工程师难以准确把握系统工程的本质,进而导致他们实施系统工程方法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从科学哲学、设计哲学等与民机研制紧密相关的学科出发,对民机研制系统工程中的若干基本概念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更加清晰的系统工程概念(即行为、作用、功能、需求、要求等),以方便民机工程师能更好地理解系统工程方法的本质,并能在民机型号研制过程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民用航空适航规章和符合性方法、国外先进航空公司维修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和解读,并结合近年来CAAC适航审定部门和CAAC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DMDOR)在修理和改装设计工作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整理出了持续适航技术数据的关键定义和细化分类、制定工程评估分析准则,从而建立起应用技术数据进行工程方案改进和开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用飞机数字化集成协同研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适航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飞机协同研制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适航管理体系。从协同研制构架入手,分析协同研制的特点和关键技术,重点论述该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构成、特性和作用范围,提出协同研制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给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适航工程协同管理的构建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对研制全过程的适航管控、规范适航审查活动、缩短型号取证周期和研制进度,进而为型号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相关工业标准并总结民机型号研制经验,阐述了在飞机验证阶段开展飞机安全性评估的过程与方法。随后给出某民机型号的工程实例,展现了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实际应用和具体内容,为民机安全性评估与适航合格审定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民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要求型号申请人通过系统性规划和实施型号研制过程,向局方提出正确、完整和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证据,用"设计保证"确保产品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基于系统工程中"双V模型"(ValidationVerification,简称"双V模型")理论,以"研制规划保证回路"和"研制过程回路"为两条核心路径,辨识了证据体系与构型管理、民机系统研制过程及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之间的接口关系,以飞机、系统和设备层级下的构型项目类型为框架,提出了以"规划保证"、"需求定义"、"逻辑/物理方案实现"、"确认数据"和"验证数据"五个维度构成的符合性证据体系,明确了证据链数据间的传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