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半轴是飞机主起落架连接机轮和起落架活塞杆的关键承力件。经过一个翻修周期后,半轴表面出现了损伤故障,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故障区域进行局部修复,并通过喷丸强化形成表面压应力层。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熔覆和喷丸强化复合技术对飞机半轴表面的损伤故障进行维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SR20飞机含非穿透损伤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壁板挖补维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有限元模型的收敛性,给出了合理的网格划分密度。对单向拉伸和双拉伸载荷下含非穿透损伤泡沫夹芯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给出了完好结构和维修后结构面板各材料主方向应力分布。基于最大应力准则给出了完好结构和维修后结构的单向拉伸强度和双向拉伸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维修后的结构在单向拉伸状态下,初始损伤为面内剪切失效,应力极值点位于母板上临近维修铺层边界处与x方向结构对称轴约成30°的位置;双向拉伸状态下,初始损伤为纤维拉伸断裂,应力极值点位于母板上维修铺层边界处与x方向结构对称轴约成45°的位置。在理想修复状态下,单向拉伸时的强度恢复系数为85.8%,双向拉伸时强度恢复系数为96.7%。维修区域材料不连续,导致应力集中,使结构维修后强度下降。维修后强度随表面贴补铺层数增加而降低,原因为贴补铺层增大了局部刚度,使维修区域应力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维修动态     
正南方航沈阳基地复合材料修理技术取得新突破8月8日,南方航沈阳维修基地圆满完成了首例发动机风扇罩超大面积损伤修理。此次修理的风扇罩上下蒙皮及蜂窝芯遭受大面积损伤,加强带区域损伤严重,维修难度很大。该维修基地通过运用APS理论,采用新研发的多层次真空袋技术、使用双模具的方法确定粘接外形,高质量地完成了多达33层的材料粘结工作,保证了部件成功首修。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本维修作业时间的统计分析特点,提出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明确了维修作业工时数据采集后的筛选和补充方法,按照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的一般流程,给出了本处理方法中的样本数据常用统计量,阐述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分布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原则。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处理后的采样数据主要用于建立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库,奠定数字化维修作业平台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单晶硅电火花线切割(WEDM)表面损伤层的损伤形式和形成机理,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后的单晶硅表面为研究对象,采用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及择优腐蚀方法研究了单晶硅经过电火花线切割后的加工表面.研究结果表明单晶硅经电火花放电加工后表面损伤形式分为4种:热损伤、应力损伤、热与应力综合作用损伤及电解/电化学腐蚀损伤.热损伤使得硅表面形成多晶或非晶硅;应力损伤使硅表面产生裂纹;热与应力综合作用会产生小孔效应,且随着放电功率密度的增加,小孔会明显增多;电解/电化学作用会加快损伤区域及杂质元素富集区域的腐蚀.  相似文献   

6.
飞机的维修活动是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飞机具有产品结构复杂、使用环境复杂的特点,建立在经典大样本同总体分布模型假设的维修需求预测方法难以适用。文章基于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据,围绕飞机维修需求预测问题,辨识影响维修需求的主要因素,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建立飞机损伤程度模型,提出了一种飞机维修需求预测的新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规则的航空发动机孔探图像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军用航空发动机内部损伤频率高、诊断决策时间长的问题,运用基于规则的推理方法,结合案例推理,进行了航空发动机内部损伤维修决策的专家诊断研究,开发了基于孔探图像的航空发动机内部损伤维修决策专家系统。依据领域专家的经验,通过分析得到了对该型发动机的专家知识,并将其转换为if-then的知识规则存放于知识库中;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损伤进行测量,得到损伤的尺寸参数;根据损伤尺寸,依据相应的知识规则,应用正向推理得到损伤的维修决策。运用多个航空发动机内部损伤实例验证了所开发的专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持续适航维修是保证民用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给评估维修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因素分析法,基于卡方检验方法和广义Logistic模型,提出了1种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方法。选取具有研究意义的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近20年来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记录数据,参考发动机维修手册中硬物冲击损伤的分类与维修方法对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修特性涵盖的发动机类型、损伤类型与损伤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特定的损伤类型更倾向于采用确定的损伤处理方式以满足持续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与航空公司持续适航维修方案一致,该评估方法能够为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使用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修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划伤、分层、穿孔等损伤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胶接维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复合材料修复技术,而其中涉及的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是保证其性能的重要前提。传统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存在维修可控性低、重复性差、纤维容易损伤等缺点,而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以其绿色、环保、可控性高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清除工艺中的种种弊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激光表面处理方法、激光表面处理机理以及激光技术在复合材料胶接维修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飞行数据的航空发动机寿命监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飞行数据中反映发动机寿命损耗的参数进行处理,即野点剔除、峰谷点检测、无效幅值去除,在此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实时雨流计数方法形成可用于寿命计算的标准循环,对发动机寿命影响较大的主要循环进行寿命消耗统计,应用线性累积损伤原理得到每次飞行后的使用寿命消耗百分数。设计了基于飞行数据的某型发动机寿命监视系统,并且建立寿命消耗数据库,为使用和维修该型发动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鲨鳍小翼在翼根部形成贯穿性损伤,远超结构修理手册给出的限制,无对应修理方法。南航沈阳维修基地对其修理关键工艺逐个攻关,如损伤确定、修理工装/模具、打磨、铺层工艺、热压罐固化、质量验证等,完成了世界民用航空维修史上首例A320系列飞机鲨鳍小翼超规范修理。  相似文献   

12.
结构关键部位早期损伤的识别对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损伤的早期发现可为结构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及时的参考和支持。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结构的动态应变进行测试,应用应变模态识别技术对结构局部的动态应变响应特征进行提取,并构建损伤识别指标,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动态应变响应特征对结构局部损伤敏感,同时损伤识别指标能够反映损伤区域以及损伤的程度,可为结构微小损伤的识别与定位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波音飞机Oil Canning损伤处理的经验,并参考波音手册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说明,对波音飞机Oil Canning损伤的成因、特征和修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使业界同行能够准确判断此损伤并采取正确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航空安全,提高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含穿透损伤挖补维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在单、双向拉伸载荷作用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各铺层的材料主方向的应力分布,采用最大应力强度准则计算了挖补维修前后结构的单、双向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单向拉伸载荷状态下,维修后结构强度恢复系数为88.1%,初始损伤为面内剪切失效;双向拉伸载荷状态下,维修后结构强度恢复系数为97.6%,初始损伤为纤维拉伸断裂。最佳表面额外贴补层数量为1至2层,过多贴补层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使维修后结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损伤标尺的电子设备预测维修决策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吕克洪 《航空学报》2012,33(11):2093-2105
基于故障预测信息进行维修决策是预测性维修等新型维修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装备使用可用度、降低寿命周期费用。面向单部件电子系统,针对故障预测中的损伤标尺方法,在完美换件维修的假设下,以单位时间成本、平均使用可用度与平均效费比为指标,提出了一种预测维修决策优化模型。对于与外场可更换单元(LRU)寿命独立的损伤标尺,选择预测距离与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为决策变量,对于与LRU寿命相关的损伤标尺,选择累积损伤因子与随机标准差为决策变量,应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研究了各个决策变量对维修效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与LRU寿命独立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优于事后维修策略,但劣于年龄换件策略,揭示了该方法的本质特性;应用与LRU寿命相关损伤标尺的预测维修策略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优于年龄换件策略。最后分析了维修决策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师利中 《航空学报》2018,39(11):322433-322443
为提升飞机结构损伤维修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飞机结构损伤模型的高效重构,提出了基于结构张量特征的动态阈值损伤区域划分方法。首先,引入结构张量理论,特征表示图像局部颜色结构纹理,完备损伤图像特征表示;其次,通过构建共性分布的结构张量特征空间,从而使不同损伤图像具有一致性损伤区域划分流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动态阈值划分算子,并通过对动态阈值划分算子参数的计算,实现结构张量特征空间中的动态阈值划分;最后,选用不同飞机结构损伤实例图像对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灰度方法、固定阈值划分和其他动态阈值划分算子,椭圆算子划分得到的损伤边界连贯完整,能够有效分割微小裂纹,噪点较少,质量较优。该方法运算高效、流程统一、特征表示完备,对不同类型结构损伤的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短舱/吊挂的维修性设计直接影响地面维修人员对飞机的维修质量。通过对国内典型飞机发动机组合的短舱/吊挂区域维修性问题的研究,总结了A320飞机运营过程中在短舱/吊挂区域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为我国大型客机吊挂区域的维修性设计提供技术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复合材料蒙皮损伤形式以及维修流程,详细阐述了复合材料蒙皮不同损伤情形下的维修方法.该维修方法操作性强,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提升飞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以在部队基地内进行,甚至可以在战地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飞机封严盖部件位于某机型飞机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上,与活塞杆配合。针对封严盖经过一个翻修周期后内侧肋条表面出现的机械磨损故障,采用钨极氩弧脉冲焊维修技术对故障区域进行了局部修复,维修结果表明这种维修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国内民用航空器的研发起步较晚,目前投入运行的国产航空器型号种类和数量都不多,航空器制造厂家在制定维修大纲方面的经验较少.本文对国际上通行的MSG-3维修任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MSG-3维修任务分析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国内民机型号中的应用;然后详细叙述MSG-3维修任务分析方法(包括航空器系统、动力装置维修任务的分析方法,结构检查和区域检查任务的分析方法,以及形成维修大纲的流程和维修任务的后期优化);最后通过对航空器型号的审查经验,总结我国民用航空器制造厂家在制定航空器维修大纲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