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7月8日,随着“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升空,日本女航天员向井千秋把4条青蹲鱼和340颗青鳟鱼卵带到了太空。 太空吃生鱼片的梦想 为什么要把鱼带到太空呢?未来的航天活动需要航天员长期在太空停留,而他们的食物不能光依赖从地球带去,而应该设法在空间站或宇宙飞船里生产。目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将首次评选出的"空间科学奖章"授予包括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的4名航天员,以表彰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与杨利伟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古巴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以及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颁奖仪式上,高度赞赏所有获奖者为推进人类空间探索事业而付出的勇气与努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2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图为升空瞬间。航天员走下航天飞机与前来迎接的官员握手,图中正走下舷梯者为航天史上最年长的航天员约翰·格伦。77岁的美国航天员约翰·格伦(后)和日本女航天员向井...  相似文献   

4.
1991年6月美航宇局(NASA)发射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同时推进日本的最初载人航天实验计划——日本空间第一次材料实验(FMPT),已选定由毛利卫担任有效载荷专家。他进入空间飞行,宣告了日本载人空间科学技术开发的正式开始,他也是这方面的第一个开拓者。女航天员向井千秋和另一名航天员土井隆雄为后备。他们3人是从533名应征者中经3次淘汰选拔而选中的优秀人才。毛利卫生于北海道,现年42岁,1975年在北海道大学研究院进修,1976年在南澳大利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1982年任北海道大学工程学  相似文献   

5.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在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已经开始,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招募"不单单从飞行员当中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相关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大学。不单单选拔男性航天员,还有女性航天员。"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5h20min,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了航天员出征仪式。 10月15日5h30 min,身着银灰色航天服的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10月15日6h15min,杨利伟进入飞船返回舱并坐到了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此时按计划离火箭升空还有2h45min。起飞前,杨利伟在舱内进行各项准备,完成了100多个动作。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屏幕显示,杨利伟生理参数正常。 10月15日9h整,火箭在震天憾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急速飞向太空。 10月15日9h10min左右,船箭分离,飞船进入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然而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呢?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又是经过怎样的特殊训练被培养出来的呢?日前,记者有幸进入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零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员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梦想是成为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航天员,登上月球,遨游太空,徜徉于星海之中","我的梦想是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教他们我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10月30日,随着5个怀揣梦想的孩子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起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3,(11):28-29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这位38岁的航天员开始了他56万千米的遨游太空之旅—— 航天训练, 他是最棒的航天员之一 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他在空军的战友对他的评价是:身体好、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在长达两年的严格选拔中,经过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及大型联合演练等一系列训练后,他同其他13人一起从参与选拔的1500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04,(7):16-17
5月11日.在欧空局的风站上刊登了欧空局Proba卫星从太空拍到的一张中国长城的照片,顿时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并在文章中特意说明,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在经过了2l小时的轨道飞行,安全返回地面后,对迎接他的人们说,从太空没有看见长城,这只能说明杨利伟在太空呆的时间太短.仅仅只有21小时,  相似文献   

12.
同行表示关切 日本首位航天员毛利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日本"航天第一人"毛利卫10月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表示由衷祝贺,并认为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世界,中华民族终于圆了千年的飞天梦。本光盘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监制下完成的,包括从决策到研制过程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信息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同时收录了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自拍的精彩录像以及对地  相似文献   

14.
业界动态     
正"航天精神中华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6月26日,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中国快消行业领军企业康师傅,国家级传播平台新华社,中国航天基金会共同举办了"航天精神中华行暨康师傅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龙乐豪,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齐国生、专  相似文献   

15.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也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10 月15日清晨5时20分,随着航天员杨利伟一声洪亮的报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便注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时序。“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一声令下,杨利伟麻利地登车奔向7千米外的发射塔架。  相似文献   

16.
赵雁 《国际太空》2004,(5):27-28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已经完全适应了地球环境的特点。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航天员的生理必然会受到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神舟—5飞船成功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后,毋庸质疑,中国人造访太空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时间也会越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着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第二天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山也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见面会上,杨利伟、聂海胜、刘竹生和戚发轫先后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听完航天专家和航天员的报告,到了提问时间,台下的航天“追星族”们迫不急待地向航天员和航天专家提出了他们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我经过培训能开飞船吗?”“中国什么时候选拔女航天员?”“变轨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1994年7月亚洲首名女航天员向井千秋乘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工作之余.酷爱欣赏地球美景的她摄下了这幅照片。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还有如此景观吗?蘸纂{黔缨鬃l翼馨然摹鑫摹藻巍i藻垦黝忿涪蒙熟凳翰弱瀚瀚嵘笼淤毕死澎黔蕊麟舀碳翔于窿翻当脂困召撅轰蒸爵蛋藻撇檬瀚漏太空探索典藏图  相似文献   

20.
5月26日上午,来自浙江省平湖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13名成员,来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参观,并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切接见。杨利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以及航天员训练的基本情况,并鼓励大家要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再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