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从中国航天系统的发展历程出发,系统总结了传统航天测控系统、资源重组测控系统和射频数字化资源重组测控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并在文末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数字化等多项技术的航天测控体系,对该体系的主要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该体系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讲述了国外航天测控领域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典型实例详细描述了NOVELL网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航天未来型号测控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基于资源动态重组的Ka频段测控设备特点,提出一种测控运控一体化设计方案。硬件方面,方案结合测控和运控系统的硬件特点,进行资源整合设计,有效减少了硬件资源冗余,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软件方面,方案在虚拟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监控终端软件化,同时给出了两种监控终端设备优化方案,为实现测控装备的通用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航天测控装备数字化水平偏低、结构冗杂、接口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一种数网一体化测控体系结构.该种结构依托射频数字化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设计完整的网络传输和资源池体系,优化了网络结构.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便捷、抗毁、自愈能力,设计统一接口、动态重组、故障诊断与处理、备份恢复策略.最后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了新的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后续航天测控任务的需要,紧跟未来航天测控技术发展步伐,实现航天器海上测控的可持续发展和航天测量船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简要回顾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海上航天测控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需求,指出海上航天测控技术需要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人机的测控天线试验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航天装备的快速发展,航天测控装备试验鉴定对试验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人机作为重要的配试设备,在装备性能鉴定、测控设备标校、复杂战场环境模拟和通信中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地基装备试验鉴定评估系统,探讨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测控设备试验鉴定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鉴定方法,并对基于无人机平台搭载的多基线测量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平台的试验鉴定系统能够为测控设备的精度鉴定提供高精度标准数据,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面卫星测控网也日益完善,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频段宽、工作体制多等特点。为提高航天测控装备标校的精度和效率,克服传统标校方式所具有的造价高、操作繁杂等缺点,研制了一套车载机动式、基于无人机(UAVs)平台的航天测控装备标校系统。该系统采用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技术,配备多类高度集成小型化目标载荷,可对地面统一测控、雷达和光电装备进行精度鉴定以及日常进行大动态范围标校和训练等工作。首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精度鉴定数据处理流程;其次,基于外场实验,给出了该系统的鉴定效果;最后,相较于目前测试性能单一的标校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机动性强、覆盖频段广、可完成性能实验多等优点,有更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面临的频谱资源紧缺和抗干扰等问题,首先结合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分析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航天测控系统优势,并探讨开展认知航天测控系统研究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认知航天测控系统,并设计与其相对应的认知航天测控网络架构。最后,针对航天测控系统特点,初步分析建立认知航天测控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为该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陆、海基统一S频段测控网是我国为适应载人航天任务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航天测控骨干网,基于遍布三大洋的远洋航天测量船队实现的海基测控大大提高了对飞船的测控覆盖率.本文仿真系统是根据海基航天测控演练、联调的需要而提出的,明确了仿真系统的构建原则、组成和功能.给出了海基测控目标轨迹仿真的方法和模型,对目标动态模拟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仿真系统已应用于新一代远洋航天测量船,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准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天测控系统对促进航天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测控技术总体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还必须得到增强和拓宽。应尽快提高航天器测轨定位精度,测控通信覆盖率和多星运行管理能力;建成完善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并在天地应用数据传输和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目前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归纳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面对未来航天装备研制生产模式变革和先进生产能力构建的重大需求,航天企业界已将航天制造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创新作为其关键战略发展路径。"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航天动力技术的发展前沿,其先进制造技术的探索应用已成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展示和交流这些研究动态与工程成果,本刊特组织"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系列专题,不定期出版。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发展现状在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现之前,我国的火箭和卫星测控历来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定位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政府航天项目安全运行,具有测控资源广泛、知识经验丰富、技术发展先进和人才储备雄厚等特点。随着国际商业航天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进入快车道,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的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0,(10):6-7
9月13日-14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30周年暨第25届测控学术年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已经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多样、天地一体的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所有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取得了8大突破性成就。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CCSDS标准的认识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CSDS标准是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针对航天测控通信提出的一个广泛的技术先进的标准,文中简述其发展背景及其发展的历程。它建立了CCSDS版本包、空间信道编码、虚拟信道概念,采用统一数据流思想,实现了航天测控、通信数据的综合传输与交换,大大简化空地设备与任务保障系统,为航天任务的动态调控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作者对我国及早应用CCSDS标准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能性作了说明,并认为是紧迫的。为此,提出了六项建议,希望大力开展对CCSDS标准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阐明了依据相关军用标准要求识别装备研制改造中关键过程的方法,论述了特性分析的必要性。结合某型测控设备研制实践,分析了航天测控设备使用单位依据质量监督要求对设备研制改造中关键过程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天测控协同仿真缺乏统一的交互视图无法实现互操作的问题,本文提出航天测控协同仿真实时动态互操作协议,规定了信息交互的语义描述方法和控制逻辑,从顶层规范了不同类型、不同模态的分布式仿真模型间的互操作行为,实现了测控仿真系统的快速集成和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基础上,介绍不同类型天线的组成,技术性能,发展概况以及它们在航天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同时还扼要介绍了主要航天测控系统的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航天电子产品是弹、箭、星、船及地面测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天装备向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对电子产品装联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装工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航天产品零部件直至整个系统的质量。随着电子装联和制造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电装工艺的发展日新月异,电装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使电装工艺成为航天产品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术之一。 为了总结在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中电装工艺的经验教训,提高航天系统电装工艺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设计人员对电装工艺了解的程度,提高电装工艺文件的编制水平,特别为了使…  相似文献   

20.
软件平台是国产化测控产品体系建设系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基础软硬件平台和测控系统软件需求,然后针对这些需求和约束,说明测控系统软件平台的体系架构,并针对关键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国产化测控系统可重构软件平台采用对象共享、标准接口、远程调用等技术,满足测控系统分布式需求,同时通过应用程序配置、动态加载、软件总线、标准接口及设备配置管理实现系统重构,为测控系统动态重组提供了支撑。可重构软件平台的成功研制推动了测控系统国产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