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 BPD 公司的 ISA2 高空模拟试验新设施,其性能大大超过本公司原有的 ISA 1航天发动机试验设施。本文介绍了该设施特有的蒸气发生设备、专用试车架、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同时还谈到了设施的某些特点,如在蒸气发生器内采用饱和水和用机械泵来实现初步真空。分析了设施性能以及它与预测值的一致性,并报导了在真空度大约为0.6千帕(约4.5毫米汞柱)情况下的某些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欧洲动力装置制造公司和俄化学自动化设计局已签署协议,决定把俄欧火箭发动机验证合作(RECORD)计划的期限延长3年。欧洲委员会、欧空局和一些欧洲厂家现正在落实这一第二阶段计划的经费安排。该阶段将在俄化学机械科学研究所的设施上进行12次RD-0120低温发动机(推力  相似文献   

3.
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分析比较了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液相浸渍工艺及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过去一些年中发展很快,但它的工艺周期长;液相浸渍工艺繁杂,其浸渍炭化和石墨化工序需反复多次(通常4-6次),因此其效率也比较低;而液-气相沉积工艺周期短、效率高,很有发展潜力,当前急需开展该沉积技术原理的研究及改进其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4.
水反应金属燃料能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水反应金属燃料与水/金属燃料发动机概念;通过比较多种化学推进剂能量特性,可知水反应金属燃料能量密度明显高于传统火箭燃料,可以预见它在水下高速推进系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热力计算,分析了水反应金属燃料能量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加州自旋发射(SpinLaunch)公司用于试验其全新卫星发射策略的试验设施已开工建设。该公司2019年5月7日在新墨西哥州美洲航天港举行了试飞设施破土动工仪式。这将不是一座普通发射台。该公司要研制的是一个基于动能的系统,将在无需进行火箭发动机点火的情况下把小卫星抛向天空,尽管后续飞行仍需采用传统化学推进。若一切顺利,该公司最终将能以低廉的价格快速地进行卫星发射。公司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每天发5次,每次收费  相似文献   

6.
空管设施设备对于空管系统的正常运行越来越重要。保障系统百分之百的可用性已经成为空管系统的共识。笔者认为,在关注空管设施设备作用时不仅仅要关注具体的、与管制运行直接相关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还应高度重视基础性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基础性设施设备主要包含供电设备、网络传输设备、防护设施(如防雷与接地设施、防辐射设施)、机房环境保持设施、物理支持设施(如机柜、线缆孔洞和槽架)等设施设备。基础性设施设备是空管设备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商业航天新军蓝源公司9月15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宣布,它将在卡角建立制造厂和发射厂,用于生产和发射其规划中的轨道运载火箭。拟在2020年前开始发射的这种火箭近期将用于发射卫星等有效载荷,远期还将用于载人飞船发射。发射场将建在第36号综合发射设施所在位置。该发射设施曾是宇宙神火箭的发射场,包括36A和36B两座发射  相似文献   

8.
BT方式是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建设模式。采用BT投资建设模式参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高校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论文对BT模式的概念、BT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T模式在高校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以及高校运用BT模式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等,做了详细阐述,为高校基础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含能材料废料处理技术研究述评(Ⅰ)——安全销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国内外固体推进剂、火炸药等含能材料(EM)废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缩小EM废料尺寸的高压液体切割技术和使EM废料脱敏的碱解法和乳化法等预处理技术,EM废料安全销毁的熔盐销毁(MSD)法、水热氧化(HTO)法、电化学法、湿空气氧化法等化学销毁技术以及堆肥合成、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的生物销毁技术。其中预处理与化学、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销毁技术可以实现含能材料废料的安全销毁,最后分析了EM废料安全销毁技术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5):481-481
载人空间站(简称空间站)是在近地轨道上长期运行的、有人居住的设施,是载人航天器中的一类。空间站可以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多模块组合空间站及一体化综合轨道基地三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水、乙醇和卡托辛在HTPB和PEG-TPU 2种材料中的渗透汽化通量,分析了这一参量和组分扩散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为组分迁移特性表征方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组分在HTPB-1衬层中的渗透通量各不相同,渗透通量依次为乙醇>水>卡托辛,但渗透通量都随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水在PEG-TPU中的渗透通量远大于HTPB中的渗透通量,据此可为衬层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欧空局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大推力发动机试验能力、高空模拟试验能力、试验设施测控能力、发动机边界条件与可靠性试验、吸气式动力装置试验、新型动力装置试验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试验能力、试验技术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液体动方试验设施、试验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对我国航天液体动力试验设施建设和技术发展方向,特别是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和新型动力装置试验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7):47-49
印卫星总装测试设施落成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卫星总装测试机构(ISITE)4月17日举行了落成典礼。该机构是印最大的卫星总装测试设施,堪与世界上最好的卫星总装测试设施相媲美,占地约40万平方米,可同时总装测试6颗卫星,配有洁净间、真空室、振动设施和天线测试设施等各种先进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当前,为促进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世界各国都从自身国情及需求出发开展了积极探索。国内常说的科研设备设施及科研仪器平台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被称为科学研究设施或共享仪器设施,并将这些科研基础设施定义为科学界在各自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活动所用到的研究设施、资源及相关服务。由于国外科研设备设施没有明确的国防属性,由国家投资的科研设备设施都可以承接军方的项目,而国防实验  相似文献   

15.
空间化学推进技术包括双组元推进、单组元推进和微推进技术.双组元推进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采用高能推进剂和提高燃烧室压力,另一方面依赖于推进剂提高密度、降低毒性和降低冰点.硝酸羟铵基单组元推进剂密度比无水肼大40%,蒸汽无毒,冰点低于-20℃,有望取代无水肼.现在比较成熟的两个配方硝酸羟铵-甘氨酸-水体系和硝酸羟铵-甲醇-水体系.纳米卫星则需要从微牛级到毫牛级推力的微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16.
空问化学推进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禹天福 《火箭推进》2005,31(6):23-29
空间化学推进技术包括双组元推进、单组元推进和微推进技术。双组元推进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采用高能推进剂和提高燃烧室压力,另一方面依赖于推进剂提高密度、降低毒性和降低冰点。硝酸羟铵基单组元推进剂密度比无水肼大40%,蒸汽无毒,冰点低于-20℃,有望取代无水肼。现在比较成熟的两个配方硝酸羟铵-甘氨酸-水体系和硝酸羟铵-甲醇-水体系。纳米卫星则需要从微牛级到毫牛级推力的微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遥感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深入,应用多源遥感对铁路设施状态进行观测成为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针对铁路设施状态定量化监测问题,应用InSAR技术可以获得铁路设施沉降信息,沉降信息的分析提取往往要借助设施的类别、位置等属性,否则无法进一步对特定铁路设施的沉降进行量化评估。文章综合利用星基光学与微波遥感影像,通过目标检测技术对铁路设施进行自动提取,确定铁路设施微波散射点与光学属性中类别与位置的对应关系;选取典型区域,以接触网立柱为例,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对文中提出的提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综合光学遥感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以及SAR影像对铁路设施特异性散射的特征对铁路设施进行提取,提取准确率较光学遥感影像提取准确率提高2.8%,较SAR影像提取准确率提高9.2%,同时提取结果中设施位置更准确,可减少因设施的错误监测造成的行车安全影响,为InSAR对铁路设施形变的定量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激光化学微推进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该项技术近10年的发展状况。讨论了激光化学微推进技术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各种工作模式,并简略分析了不同工作模式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靶材设计、推进工作模式和激光器选型3种关键技术对激光微推进性能的影响。该项技术的最终发展目标是研制微小卫星姿轨控的微推力器,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团队在激光化学微推进技术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激光化学微推进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产品是目前国内最新型的钢铁构件材料防腐新技术,新材料之一,它采用多元合成树脂共聚乳液为基料,以水做分散介质,加入各种防腐添加剂和助剂,很据化学转化机理配制而成,本产品可直接涂于带锈的钢铁表面,将铁锈转化为  相似文献   

20.
针对ISO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第二层、第三层进行分析,对网络分层、层的执行功能、数据交换设施、用户接口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第二层与第三层在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