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机械工程学院热物理性能研究试验室主任R.E.Taylor教授趁来京参加亚州第一届热物理性能会议之便,于1986年4月23日访问了我所,并作了“复合材料的导温系数”的学术报告。Taylor教授介绍了用激光脉冲技术研究测定复合材料导温系数的最新进展,包括:弥散分布复合  相似文献   

2.
1987年11月12日至15日,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勃拉特博士(Dr.R.C.Bradt)来我所访问,商谈协作事宜并作了多次学术报告,包括: 1.SiC的热膨胀和弹性各向异性; 2.连续纤维增强SiC基体复合材料的热膨胀; 3.SiC和Al_2O_3 纤维增强SiC 基体的抗断裂破坏。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5日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系(Engineering Materials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Arsenault博士来我所讲学,作了颗粒(晶须)增强SiC/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学术报告。Arsenault教授在学术报告中,重点讲述了颗粒(晶须)增强SiC/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SiC和Al的界面、断裂  相似文献   

4.
李敖走了。华人圈里的少了一位有人爱、有人憎的新闻人物。舆论场里则顿时为少了一位热闹角色而弥漫着惋惜的氛围。在各色的叹息、追怀之际,令我想起差不多20年前,与我的一位忘年交——王老先生同游杭州时,曾与李敖有过一通电话闲聊的往事。  相似文献   

5.
87年5月3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ta)教授肖子隽博士Dr.C.C.Hsiao)来我所讲学,作了题为“微观结构与力学的关连”的学术报告。肖教授报告中重点谈了“中间力学”(Mesomechanics)的问题。“中间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是材料科学与结构力学的结合。国外的学者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古老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美籍华人科学家、航天飞机乘员王赣骏博士应我国航天部的邀请回国访问。随同王博士回国的李杰信博士(Dr、MarKC.Lee)应邀到我所访问并和我所领导与专家们进行了技术座谈。参加座谈的还有科学院力学听、声学听、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钢铁学院的研究人员和教授等。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季文美教授 ,在面对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的时刻 ,在江泽民主席这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指示和鼓舞下 ,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如开发西部 ,振兴航空 )。我刊在 45期上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过季教授 ,但为了方便 ,特在本文后发表季文美教授的简介 ,以使读者能对季文美教授有个深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黄尧民同志拿来南航王适存教授(编者按:王适存教授是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主任)的二月十五日来信.王在信上说,他一直支持为直升机正名.  相似文献   

9.
冯如的回国,有传说是受孙中山影响,其实不确。冯如返国时为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春,革命党尚未成事。是由张元济介绍冯如给两广总督张呜岐而回国的。在姜长英教授所著《中国航空史》(P.49~51及P.73~74)中有所叙述,我以为是。但该书所云:宣统三年(1911)二月,冯如带着几个徒弟和所制的两架飞机回到广州,(P.50及P.73)。则稍有出入。现据《申报》上的两则消息可以看出: 《申报》宣统三年(辛亥)三月十三日(1911—04—11)第一张后幅第三版: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事变,日军占领东北,清华梅贻琦校长、顾毓琇工学院长暗中进行发展航空研究计划。筹造风洞试验室,设立机械系航空组,作者是其中成员。委托美国航空泰斗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教授为顾问,为清华物色延聘讲座教授。1936年一月,大师派其高足、知名专家华敦德博士(Dr.Frank L.Wattendorf)莅校,初见风洞完成良好,十分高  相似文献   

11.
西北工业大学前五系主任黄玉珊初当教授时,还不到三十岁,人称为“娃娃教授”.后来经过多次政治运动,他常被批判,所以自称为“老运动员”.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搞航空史,搞史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2.
(前言。1994年4月4日接姜长英教授书信,信中提到“……,其它的几篇文章,谈了清华,西北工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的航空系的情况,但不知都是什么杂志上的?此外还缺少厦门大学航空系的报导。我记得程本藩和连淇祥是在北航任教的。程的弟弟程本正(已故)是我的南开大学同班,程本藩的去厦大航空系,还是我介绍去的,连淇祥可能是交大毕业了去厦门的,他们可以写写厦门航空系的,如还健在,可以请他执笔。”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0月6日,我收到我国著名航空史专家姜长英教授编著的一本小册子《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翻开一看,使我十分惊讶!这竟是一本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海峡两岸旅行了好几个来回,经过了30多年的奋斗和拚搏之后才出世的“难产儿”.一个新生的婴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已经够长的了.而它——一本小册子,竟然“怀胎”30多年.难道它是一个“妖魔鬼怪”吗?我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它逐字逐句地读完,竟产生了现在一只流行歌曲叫作《女人是老虎》的歌词中说的“小和尚,下山来”的感觉,通过调查,小和尚发现女人并不是老虎,不但不可怕,而且十分可爱!我读完《史话》觉得心情十分舒畅和骄傲,感到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包括航空技术方面)远远超过洋人,有的领先几百年、有的领先一千几百年,对全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好的作品,怎么就无人刊登呢?因此,我的心情象摔碎了的五味瓶一样,苦、辣、酸、甜、咸各种味道一齐冲进了脑门.  相似文献   

14.
苏联圣彼得堡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大学卢基扬诺夫教授应邀于1991年11月8日至18日来我所讲学。他介绍了其研制的激光测角仪及激光技术在国家计量和导航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热情友善地回答了中方专家提出的问题。赢得了与会者的普遍赞扬。双方还就进一  相似文献   

15.
黄尧民教授:您好!姜老的《史话》,经数十年曲折,五易其稿,最近才出版,其艰辛,不言而喻、而其出版,令人喜悦之情也可想而知.为出书事,姜老给我写了封长信,感慨多之,并寄来《史话》及张鸿的《古代飞行的故事》.我本想写写评介文章,无奈我拟明年  相似文献   

16.
87年4月27日至5月3日,美国Venderbilt大学教授,工程材料太空加工中心主任R.J.Bayuzick教授来我所讲学,题目是“金属和合金的空间加工”。在讲学期间,Bayuzick教授概括介绍了空间材料加工的发展现状,详细讲述了有关金属及其合金在落管条件下的研究试验结果,参观了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的落塔设备和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的工艺、检测设备,并提出了良好的建  相似文献   

17.
应中国宇航学会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代主任科尔曼教授(M.M.Coleman)于84年6月25日至30日在京讲学。我部有关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空材料研究所等10几个单位4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科尔曼教授讲学的主题是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包括:高聚物混合体;分子间的氢键对高聚物可混混合体的作用;丙烯腈共聚体热降解的研究;用付利  相似文献   

18.
未来航空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kam C.Mongia教授是GE公司双环腔预混旋流(TAPS)燃烧系统的团队负责人,一直致力于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在他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合作交流与讲学之际,本刊记者就未来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等话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华蘅芳造氢气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老(指姜长英教授)的《清末天津的氢气球》一文(载《航空史研究》1996年第4期)提到孙筱槎、姚石荃和卢木斋合造气球,特别是卢木斋的一些情况。今先将我所见资料中关于卢木斋的事迹一谈: 卢靖(1855~1948),字勉之,号木斋,沔阳人。清末民初数学家。著《割圆术辑要》11卷、《万象一原演式》9卷和《火器真诀释例》1册,都有印本行世。1983年,天津师范大学因该校数学系李兆华老师(现为教授、系主任)之介,于天津古旧书店购得《迭微分补草》稿本1册和《九章代数草》稿本2册,都有卢靖自序。今依李兆华文章《卢靖两稿本数学书跋》(载《数学史研究文集》第一辑,1990年8月出版,李迪主编)转录如下,并稍加按语注释。  相似文献   

20.
美国《推进动力学报》(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是美国航空宇航学会(AIAA)于1985年创办的发动机方面的学报。本刊创办时,曾写信给该学报主编Oates教授,建议建立交换关系。不幸Oates教授突然病故,未及时答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