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国际空间年的一项主要活动是执行“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CRP)”。该计划旨在通过研究全球自然的和人工诱发的变化,为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NASA对这项研究计划的贡献是提供一个地球观测系统(EOS)。该系统的目的是从空间以全球的角度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达到科学地了解地球系统。地球观测系统的任务是建立一个能对地球进行观测最少15年的空间系统以及相应的处理、归档和分析设施。地球观测系统包括科学基础单元,空间测量系统和综合数据信息系统三部分。地球观测系统的空间测量系统由三颗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间地球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地球科学是以空间对地观测为主要信息获取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变,对地球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为纪念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空间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中国空间地球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颗自动地球观测卫星是在1972年7月发射的,它便是美国的地球资源卫星——ERTS(后被定名为陆地卫星)。到了1982年7月,随着法国SPOT卫星照片公司的成立和美国陆地卫星4的发射成功,空间对地观测活动又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项活动自诞生以来虽然仅有十年的历史,但已被公认为是空间技术的重大应用之一。空间对地观测涉及的学科极其广泛,它  相似文献   

4.
1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的结构框图□□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又称MTPE/EOS计划 ,其中 MTPE全称是行星地球航天飞行任务计划 ,由美国国防部制订 ,是 EOS的背景计划。EOS计划的科学目的是增进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预测地球系统变迁 (时间跨度为几十年乃至一百年 )。EOS计划是星 -地一体化计划 ,它包括以下 3个内容。(1 ) EOS空间系统 ;(2 ) EOS科学研究计划 ;(3) EOS地面系统。本文叙述的内容属于 EOS地面系统范畴 ,它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 EOS地面站(EGS) ,其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和卫星测控 ;另一部分是 EOS数…  相似文献   

5.
田丰  胡雄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16,36(6):815-827
探测系外行星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生命和可供地球生命生存的行星是否普遍存在这一基本科学问题.近20年来已有超过3000颗系外行星被发现,还有几千颗候选系外行星有待确认,其中疑似宜居系外行星的数量近20颗.未来十年疑似宜居系外行星的数目将大为增加.尽管目前对宜居系外行星大气观测的能力和科学结果还很有限,但可以预期未来20年对这一类行星大气的观测将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根据当前系外行星大气科学发展的状态和主要科学问题,在对中国未来系外行星科学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比较可行的建议,即在近1~2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外行星大气普查和系外行星高层大气观测的可行性论证和预研,并在5~10年内择一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6.
进入空间时代以来,电推进系统成了欧洲的热门研究课题,原因是它的比冲要比最好的化学推进系统还高出一个数量级。尤其是1982年ESA做出决定,同意接纳RITA10在尤里卡作飞行试验,这一决定更促进欧洲电推进的研究工作,以便满足未来空间任务的要求。随着欧洲空间技术的发展,ESA目前正加速发展星际高能空间科学任务和低轨道地球观测任务。电推进系统不仅对高能科学任务非常实用,而且对于地球观测任务以及与哥伦布计划/空间站有关的其它低轨道任  相似文献   

7.
1有关国家航天战略规划
  美国以保持“领导地位”为目标,全面推进航天发展。在军事航天方面,以建立太空新秩序、塑造未来战略环境为战略重心,主导空间行为准则制定,打造太空利益联盟,将融合军民商和多国航天能力的弹性与分散空间体系作为军用航天发展首要事项。2014年持续推进“空间现代化计划”(SMI),已确定在军事通信、导弹预警、战场环境等领域向分散与弹性体系转型,进入系统方案论证阶段。在民用航天方面,着重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发布《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战略规划》,强调利用创新途径开展空间科学和空间探索。白宫首次出台《民用对地观测国家规划》,以天基为重点,从全球视野对美国对地观测系统全面规划,提出“地球大数据计划”(BEDI),支撑地球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在商业航天方面,加强政策保障和引导,完成了航天出口管制阶段性终稿,大量内容转到《商业管制清单》中,解除了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政策束缚,提升了企业全球竞争力,但实行“中国例外”政策,修订遥感数据政策,商业遥感卫星图像分辨率许可限制放宽到0.25m。  相似文献   

8.
欧空局理事会会议于80年10月22-23日举行。新任局长D.E.奎斯特加阿特在会上介绍了欧空局1981-1990年的空间活动计划。由于从1983年起到九十年代结束,活动的年度预算将降到450百万计算单位,因此只能维持由目前这些计划所组成的基础计划,所有成员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参加这些计划。鉴于财政原因,今后十年的活动仅包括4方面:科学试验、地球观测、通信和运载工具。重点是科学计划和地球观测计划。进入90年  相似文献   

9.
日本根据空间研究委员会制定的1984—2000年空间规划,提出了1984年的空间研究项目及预算: 1.科学卫星①加快第十颗科学卫星——行星的研制。②开始研制第十一颗科学卫星——天文学卫星—C。③设计第十二颗科学卫星(EXOS-D)样星。 2.对地观测①用N—2火箭发射同步气象卫星3号  相似文献   

10.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5):570-570
<正>2019年6月11日,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空间与航空小组委员会召开"发现空间前沿:探讨NASA科学任务"听证会,听取了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系列空间科学十年调查报告的情况。美国国家科学院约每十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十年调查,针对NASA的空间科学计划,形成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与应用、太阳和空  相似文献   

11.
<正>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观测地球,获取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地球科学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个特定区域或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地球整体变化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地球系统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深刻认识到空间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2月11日,专门用于执行太空气象任务的"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卫星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猎鹰"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该卫星飞行110天后,将抵达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的利萨如轨道,执行首个位于拉格朗日点(L1)的对地观测任务。DSCOVR卫星将从持续观测地球光照面,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在日地  相似文献   

13.
1发展概况对地观测空间系统的产生,使人类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高远视野,从空间俯瞰整个地球,对国土安全、资源勘察、灾害管理等领域影响巨大。截至2013年3月31日,全球已成功发射6601个航天器,其中对地观测卫星2251颗,是发射数量最多、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月27日,美国商业通信卫星SES-14成功发射,其上搭载的边缘与盘面全球尺度观测(GOLD)载荷是NASA首个在商业卫星上搭载的科学任务,旨在研究空间和地球高层大气的动力混合作用。热层对地球天气和混乱的空间天气响应迅速,可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发生剧烈变化。GOLD将用于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环境问题的威胁。全世界一致呼吁保护地球环境,并准备采取更大的行动。为了建立科学的基础,要从地球体系的角度来研究地球的变化。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地球体系的运行进行长期记录;研究地球运行的关键过程;建立区域性运行过程的准确的预计模型。研究地球变化必须研究区域性或大范围所发生的过程。为此,从空间对地球观测不仅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回“行星地球使命”计划和地球观测系统进人90年代,世界政治形势变化加速了地球环境研究的进程。1989年美国提出一项庞大的国际性空间计划——“行星地球…  相似文献   

16.
齐真 《国际太空》2016,(1):17-20
2015年1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高分-4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为50m,它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高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雷雯 《国际太空》1997,(8):16-18
1引言过去20年中,遥感卫星数据在预测气象、绘制地球地貌、管理自然资源和研究环境变化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将来,美国和其他国家将进一步利用卫星遥感系统收集与地球有关的实用数据。为了进一步回收对遥感技术的投资,更有效地游足数据用户的需要,更充分地利用其他国家的遥感能力,美国将制定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地球观测计划,即未来遥感系统发展和应用的战略方针。它将对短期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是满足未来数据香求的根本保证,并将提高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发展战略计划2.且战略计划的内容·将政府和…  相似文献   

18.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航天飞机的第二次飞行中,美国计划把OSTA-1(空间和地球应用办公室1号)装在哥伦比亚号的货舱中,作为航天飞机的第一个正式有效载荷。OSTA-1是约翰逊空间中心经管的对地观测实验项目,它将为未来石油和矿产资源的空间探测奠定基础,并将提高美国的空间遥感能力。OSTA-1实验的另一目的是验证航天飞机能否成为对地观测的试验平台。 OSTA-1重2542公斤,由五种遥感器和两个较小的系统组成。五种遥感器将安装在英国航空公司研制的U形货架上,并用螺栓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球观测公司的快鸟 - 1(Quick-bird- 1)遥感卫星 2 0 0 0年 11月 2 1日因宇宙 - 3(Cosmos- 3)运载火箭出了故障而被摧毁。这次卫星发射地点是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快鸟 - 1卫星全色分辨率为1m,多光谱分辨率为 4m。这次失败在商用遥感业引起了很大震动 ,对地球观测公司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此次发射所投的保险金额为 2 .6 5亿美元 ,大大超过了卫星和运载火箭价值的总和。除了向外界透露这次发射的保险金额以及该公司所研制的第 2颗遥感卫星即将完工外 ,地球观测公司的负责人对该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缄口不言。承担这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