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3):428-428
正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国家微重力实验室,1995年由原国防科工委(现装备发展部)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建立,时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微重力科学领域著名,专家胡文瑞院士。2003年4月总装备部对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进行了全面验收,实验室工作进入正常运转。目前是国内唯一专门的微重力  相似文献   

2.
3.
4.
正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可追溯至开创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581电子学组。20世纪70年代,在姜景山院士的带领下,该电子学组率先开展微波遥感技术研究。2009年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其是中国定量微波遥感有效载荷与信息技术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一、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及研究方向定位和发展目标:面向国家对微波遥感的重大应用需求和地球与空间前沿科学研究对微波遥感的  相似文献   

5.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2):296-296
正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是为了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对无机涂层材料的迫切需求而建立的。2004年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2008年7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宋力昕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尔畏研究员。一、总体定位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围绕航空航天、能源及医用等领域,开展特种无机涂层材料的应用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制备研究,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唯一全面开展航天医学研究的实验室——“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航天城通过了科技部验收。据悉,该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山,由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系列失重生理效应对抗防护装备成功应用于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员在轨健康飞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1):132-132
正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12月,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研究部。实验室基于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及探测技术的原始创新来实施国家重大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努力建成中国暗物质基础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太阳及太阳系天体物理、空间高能探测技术的研究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常进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甘为群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1):142-142
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于2010年11月筹建运行,2013年4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现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院士。  相似文献   

9.
10.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4):564-564
<正>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龚建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万卫星院士。一、总体定位面向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成为中国空间环境态势感知的新技术研发高地、军民融合应用示范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1.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5):711-712
<正>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2年通过科技部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俞梦孙院士。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太空》2016,(4):84
实验室简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三研究所建立,已于2015年8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第100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军工企业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附近,在长沙、南京设立分实验室,协同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定位:面向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天地一体化运行服务的新手段、新途径、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应用基础理  相似文献   

13.
重点建设了通信与导航、航空电子信息与信号获取与处理技术、飞机电磁特性三个实验研究单元,成为航空电子实验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项目建设期间,承担了包括多项型号研制任务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电子电路基础”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甚高频数据链的自动相关监视系统”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摘自《北航》报第567期  相似文献   

14.
1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亿万中国人屏息凝神,观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16.
《宇航计测技术》2012,(1):4-I0001
2011年12月16日,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组织专家对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无线电时问频率分室)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竣工验收审查。验收委员会主任由国防科工局张建华总工程师担任。  相似文献   

17.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6):780-781
正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ARSIS)与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于2003年联合申请组建,2005年对外开放运行,是中国目前进行遥感科学基础研究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中国遥感界一批骨干科研力量,推动中国遥感科学领域研究不断发展。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施建成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华东院士。1.总体定位通过遥感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8.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4):508-509
<正>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中国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的新方向。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院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万卫星院士。1.总体定位面向空间科学国际前沿和国家对空间天气应用服务的需求,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空间天气变化过程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8月11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任局长波波夫金说,俄航天局把将近一半的预算投在了载人飞行上,而只是把人送上天已不再是件好事。他说:“载人飞行若能带来成果,则是有用的。但若只是为了上天而上天,那么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电子单机在轨维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载人航天电子单机可靠性,提出了适用于在轨维修电子单机的维修性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单机失效模式,确定了修复性维修的在轨维修策略,建立了内部在轨维修单元(Orbital Replaceable Unit,ORU)的选择流程;依据维修性理论,给出了ORU的维修性分配、预计和评价方法,最后对电子单机在轨维修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运用上述方法和技术研制的电子单机在中国某载人航天器上顺利通过了在轨维修试验,可为中国载人航天电子单机的维修性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