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空间站 (ISS)是有史以来的第 10个空间站 ,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站。目前处在边建设边利用阶段。空间生物科学技术是空间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开展其研究也是进行载人空间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航宇局 (NASA)将在 ISS上进行生物科学技术研究 ,为此提出了其全面计划 ,该计划涉及生命科学与微重力科学两个领域。1 生命科学领域该领域的计划分为 6个方面 :基础生物学、重力生物学与生态学、生物医学研究与防护措施、空间生理学、三维肿瘤组织培养和离心机生活舱。1.1 基础生物学计划该计划支持基础生物学研究 ,从亚细胞、细胞到…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2月2日,国际空间探索协调工作组(ISECG)在其网站上发布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这份由14个国家/地区航天管理机构共同制定的国际载人空间探索战略提出将以国际空间站(ISS)为起点,向月球进发,并最终实现载人探索火星。  相似文献   

3.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513-513
<正>《人民日报》2017年6月5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空间生命科学载荷于2017年6月4日搭乘"龙"(Dragon)飞船成功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ISS),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科学实验将首次登入ISS,也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空间环境下在PCR反应中DNA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项目,旨在研究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对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影  相似文献   

4.
正UKSA网站2017年11月8日报道,英国空间局(UKSA)将通过其微重力科学计划(MSP)资助开展3项人体科学研究项目,研究空间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资助总额约50万英镑(约合470万元人民币)。英国空间局将通过资助此类研究提高英国的空间探索能力及实现新的技术突破。遴选出的3项实验将在ESA微重力设施包括ISS和抛物线飞行飞机中进行。3项实验的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60年代起,空间生物安全就受到全球关注。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深空探测活动中均采取了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并利用微重力、辐射等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特殊生物学效应,开展空间生物实验和生物安全技术研究。目前,空间医药被列为"国际空间站"(ISS)的十大技术突破。中国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完成建造并将长期在轨运行,为大规模开展空间生物实验奠定设施基础,支持在空间特殊环境下开展更复杂、更系统、更前沿的生物实验。空间生物技术和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6):648-648
<正>欧洲空间局(ESA)于2017年7月27日发布研究概念征集文件,邀请欧洲科学界就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的深空门户(DSG)近月载人空间飞船上开展的研究提出建议,并围绕该平台可能提供的科学研究机遇以及为了开展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咨询。ESA提出,深空门户是国际空间站(ISS)各合作国航天局正在筹备中的战略性平台,将作为在近地轨道以远开展载入深空探测的下一步,有望在21世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空间开发中,宇航员是主角。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空间的开发中,机器人将逐步担任主角,人将逐步退下来。没有机器人就不能建造美国空间站,要想进行空间站试验,机器人将是“实验室主任”。一、空间机器人的特殊性空间用机器人是下一代机器人中的重要成员,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一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如下: (1)农林、水产业; (2)社会资本配备(建筑、土木、电力、矿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15日,太阳总辐照度传感器-1(TSIS-1)由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Falcon-9)火箭运至国际空间站(ISS),将用于精准测量太阳总辐照度,帮助研究地球的主要能量供应,改进地球气候模型。连续、可靠地记录太阳辐照度对于理解和表征气候变化至关重要。TSIS-1搭载了总辐照度监测仪和光谱辐照度监测仪两个传感器。其中,总辐照度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航宇局宣布,在航天飞机飞行中制造的极微胶乳颗粒(microscopic tatex particles)作为空间产品首次在市场上进行出售。由于这些颗粒大小一致、尺寸精确,所以这些直径十微米的颗粒将被用来作为小型颗粒重要长度测量标准,以校准灵敏的科学仪器、用作医学研究和某些工业处理的测量装置。美国航宇局已将15克的十微米颗粒交给国家标准局(NBS)进行鉴定,并计划在1985年出售大约600个产品装置。每个装置是一个直径五厘米的装有水的小瓶,瓶中水上悬浮  相似文献   

10.
<正>NASA网站2019年4月12日报道,NASA在2015-2016年开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空间站双胞胎实验结果于当日发表在Science上。相关论文汇总了10个研究团队的工作,揭示出关于人体如何适应并从极端的空间环境中恢复的信息。2015年3月27日至2016年3月1日,NASA航天员Scott Kelly在ISS上生活了340天(远征任务43/44,45/46),NASA退役航天员Mark Kelly留在地  相似文献   

11.
1.工业空间设施(ISF) ①由航天飞机发射并提供服务;②永久设置在近地轨道上;③有人照料自动操作;④模块化设计。2.空间设施的应用①制造设施,②装配平台,③试验台,④实验室,⑤电源,⑥存贮设备。3.设计开发途径①充分利用航天飞机的能力,②最大限度地利用经过鉴定的商用设备和技术,③为用户提供优先级别最高的资源,④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完全工作状态,⑤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在轨服务,⑥允许工作能力不断增  相似文献   

12.
北美空间防御司令部每年都将入轨的各空间物体(卫星、运载火箭、以及有效载荷)以及轨道上正在衰减的碎片(卫星和火箭爆炸碎片)从1957年10月4日起作出统计。现将跟踪到1992年3月31日在轨道上运行的和有衰减物体的国家分列如下(表内未列出中国、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欧洲通信卫星的卫星发射数目)。  相似文献   

13.
正1整体概况"国际空间站" (ISS)是由美国、俄罗斯主导,共有16个国家参与建造和运行的大型国际合作空间基础设施,是目前在轨运行的最大空间平台,支持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和长期的人类活动。自1998年正式开始建站以来,ISS已成功在轨运行二十余年。ISS于2011年基本完成大规模组件的组装工作,后续继续部署少量舱段进一步扩展其在轨能力。其总体设计采用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航天员的参与,载人航天活动中难以避免微生物防护的问题,而航天器环境密闭、空间狭小,难以采用地面常用的喷洒一次性有机消毒剂、紫外线杀菌等方式进行微生物防护。通过采用无机抗菌剂,结合纳米技术和杂化结构耦合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机抗菌剂,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将其应用到航天器上是一种可行的办法。通过热分解前驱体和还原金属离子的方法分别在T-ZnO和CNTs上杂化纳米银和纳米铜,获得了多尺度纳米杂化抗菌剂。采用表面涂覆、浸渍和挤压法及活化接枝的方法分别探究了纳米抗菌剂在铝合金、芳纶布和树脂等材料中的应用。3种基体材料经抗菌改性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都可达到99.9%,对黑曲霉及其孢子的防霉等级都达到了0级,而且改性后的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老化、耐水性及良好的耐擦洗性能。该方法在深空探测活动中的微生物防护方面有很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空间科学学报》2000,20(2):192
由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空间探测第十三次学术会议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规模约60人,主要交流内容为:(1)“神舟”飞船及其有效载荷,探测仪器. (2) 地面接收与处理. (3)“实践五号”探测卫星及其成果. (4) 气球、火箭探测. (5) 21世纪我国及世界空间探测展望等.  相似文献   

16.
<正>塔斯社网站2018年11月19日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公司(RSC Energia)副总经理Evgeny Mikrin在近日举行的国际空间站(ISS)建站20周年纪念活动会议上公布了月球计划实施路线图。据介绍,近月轨道站或于2030-2035年间建成,具体时间将根据ISS俄罗斯舱段未来发展情况而定。首批俄罗斯航天员将从近月轨道站登月,并开展为期两周的月球任务。路线图共包括三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至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几年内加拿大的空间费用将急剧下降,如果加拿大政府不尽快批准修改后的长期规划项目,势必将严重削弱该国在空间界的地位。按照目前的拨款计划,用于加拿大空间项目的资金将从1993年的略低于5亿加元(4.2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略高于1亿加元(8400万美元)。空间费用的降低反映了加拿大3个主要空间项目的完成:MSAT移动卫星项目;雷达卫星(Radarsat)遥感项目和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9.
正ESA网站2018年2月7日报道,ESA与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Airbus)就巴托洛梅奥商用研究平台(Bartolomeo)的制造、发射和管理事宜签署"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协议。该平台将于2019年5月发射,安装在ISS哥伦布号(Columbus)舱外部Airbus投资4000万欧元用于平台研发、建造和发射,ESA负责将平台安装到ISS。Bartolomeo将搭  相似文献   

20.
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能够在轨道上将太阳能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有效采集、转化并传输到地面,再转化成为电能供地面使用的系统。聚光是空间太阳能收集的途径之一,多种SSPS方案采用了聚光方式。文章介绍了聚光式SSPS的研究现状,对现有SSPS方案中的不同聚光技术方案进行了综述分析,将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技术划分为3个层次,总结成4种模式,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点与技术难点,并对聚光式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