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  秦宪安摄影  宿东摄影 《航天》2012,(7):F0002-F0002
6月18日17时22分,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升空的景海鹏、刘旺和刘洋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为首次入住“天宫”的中国航天员。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乘员组由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组成。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4,(3):76-76
1963年6月16日,捷烈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首位女航天员,开启了女性飞天的光荣历史。2012年6月16日,刘洋同其他两名男航天员一起,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史的新华章,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任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本刊讯继任命刘积斌为新成立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后,国务院最近又任命了六名副主任。新任命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张俊九、徐鹏航、栾恩杰、张华祝、张洪飚、于宗林。其中栾恩杰兼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华祝兼任国家原子能...  相似文献   

5.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航天员到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用她的脚步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历史性的一刻。在每一张照片里,在每一个镜头中,她都面带着微笑,用玫瑰般的笑容为浩瀚的太空添彩,展示着中国女性的风采。微笑。这是她脸上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2,(7):4-7
<正>6月16日15时,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三名出征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壮行,预祝他们圆满成功。随着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任务总指挥常万全一声"出发"令,三名航天员庄严出征。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林利栓  李筱梅 《航天》2012,(8):19-19
2012年6月18日17时10分,航天员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飘入天宫一号,面对镜头向人门招手示意,随后航天员刘旺、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依次飘入天宫一号。  相似文献   

8.
李莹辉 《航天员》2012,(4):54-55
6月18日下午17时06分,神舟九号飞船指令长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的第3天到第12天,即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的第1天到第10天,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完成了15项空间医学实验。女航天员刘洋作为任务专家,承担着相对较多的实验任务。总体负责空间实验的照料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16-16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此次发射托举"神九"飞船的是"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0.
周建平 《航天员》2012,(4):42-43
2012年6月29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力号飞船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在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手控交会对接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1.
喻京川 《航天员》2012,(6):71-75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相继进入“天宫一号”,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科学离不开艺术。在不远的将来,音乐、绘画、影视等艺术形式也必将相继进入我国的空间站,伴随着航天员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3,(1):39-39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2年11月24日报道.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于11月23日在安徽芜湖出席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式。并在开幕式后与芜湖中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3.
钱航 《航天员》2013,(2):66-68
当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第一次俯视地球时,她被这“比仙境还美”的地球家园深深吸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太空赏地景的“殊荣”只属于遨游太空的航天员。然而,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连中学生们都能够一睹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芳容”,这要归功于EarthKAM计划。EarthKAM计划是NASA发起的一项太空教育项目,旨在借助国际空间站资源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探索地球知识。该项目仍在继续,我们也一起来参与吧!  相似文献   

14.
读书     
《航天员》2011,(2):80-80
"一个好的科学作品,应当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新思想,能有助于我们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科普书籍激发了人们从事科学工作的热情,同时也给其他领域的人带来快乐和灵感。"——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马丁·里斯《第一入:尼尔·A·阿姆斯特朗的一生》(First Man:The Life of Neil A.Armstrong)简介: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飞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当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  相似文献   

15.
一袭长发盘于脑后,看起来既简单大方,又很是干练,这位就是神十航天员张晓光的妻子——张继。初次见面,张继就热情地跟我们攀谈起来,如同一位亲切的邻家大姐,开朗、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13,(3):I0002-I0002
3月28日,以“飞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前副总指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刘洋,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等嘉宾出席,共同支持这项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王一 《航天员》2012,(5):48-50
她是刘洋,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一个乐善好施,善于沟通表达的女孩。她勤思多问,绝不做读书的工具。她说航天员大队是她家,航天员都是她的家里人。她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左永亮 《航天员》2012,(4):60-69
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成功。17fl,1-06分,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舱门,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随后刘旺和刘洋也陆续进入天宫一号,3名航天员一起微笑挥手致意,第一次在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留下了“全家福”。在距离地球30万米的高空,3位航天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9.
遥望夜空,繁星点点;星际航行,天路茫茫。 40年前,“阿渡罗11”号载人登月,将我们的脚步延伸38万千米。由此获得成功经验的我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更加风吹草长,日益蓬勃。  相似文献   

20.
太空镜头     
丹·塔尼是国际空间站上的随机工程师,在空间站进行过4次太空行走,绕地环行时拍了大约6000至7000张照片,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在休斯顿生活。2008年2月,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了4个月后,他为NPR(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的一档节目“我相信”投稿,将稿件的录音传回了地球。他在太空告诉我们:他看到了完整的、唯一的地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