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地分布智能化大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经常引起发射和飞行事故的恶构问题,然后提出了天地分布智能化大系统概念,并讨论了智能化的主要方法,最后导出了一种天地分布智能化大系统结构模型,讨论了这种模型的优点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智能化IETM需求分析的特点讨论,把智能化IETM的需求分为一般需求和特定需求,并对这两种不同的需求展开描述,给出一般需求的基本要求和特定需求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的用户群体、用户行为、用户作业方式、作业频率和用户作业熟练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分类的智能化IETM需求分析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轨航天器和地面航天飞控中心天地2个系统缺乏相互支持和配合,是导致对航天器故障诊断和预测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航天器故障诊断和预测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将天地2个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天地一体化系统)。设计了航天器故障天地一体化集成诊断和预测系统,讨论了航天器故障天地一体化集成诊断和预测方法,对航天器故障天地一体化集成诊断系统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将天地2个系统集成在一起对航天器故障进行诊断和预测,其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铝镁贫氧推进剂固冲发动机沉积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随机轨道模型和Mundo沉积模型,对固冲发动机三维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进气道进气角度、燃气发生器出口构型以及颗粒相入口边界处粒子粒径分布、燃烧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的重附率等参数对发动机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角度变化对沉积分布位置影响不大,随着进气角度的增加,进气道附近沉积分布逐渐不均匀;增加燃气发生器出口喷孔数量,不利于减少沉积;重附率变化对沉积分布影响不大;在忽略大粒子颗粒沉积情况下,随着粒径的增大,沉积量存在一个极大值.  相似文献   

5.
网络化综合化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地联网中空间与地面网络节点的信息高效互通、交换及应用需求,利用电子信息综合化技术实现高度综合化的多功能通用平台,构建天基以及地面系统"资源池",结合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网络协议与路由网关,将有效解决网络中由于物理界限造成的信息阻隔,实现物理资源与边界虚拟化、信息流程智能化的天地一体化天基信息系统,提高天基信息资源利用率、信息按需定制及高效共享能力.结合天基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探讨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综合化应用建议和研究重点,梳理了天、地节点综合化、网络化的关键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6.
无肋双曲线型冷却塔风压分布的全尺寸测量和风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广东茂名热电厂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风压分布的风洞实验和全尺寸测量结果。该塔高90米,无塔肋。风洞实验给出了在均匀气流和大气边界层气流中,不同雷诺数和塔面集中粗糙度时的平均风压分布。全尺寸测量给出了雷诺数约为5.4×10~7时无肋塔内外壁面的平均风压分布。文中还讨论了风洞实验时模型表面适当布置粗糙度,可使低雷诺数时的实验结果应用于大雷诺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MBD技术结合CATIA软件的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工艺智能化设计方案。该方案直接输入一个三维模型,通过CATLA二次开发技术及MBD技术,自动识别输入模型的特征,获取特征信息,结合VERICUT接口技术,实现了工艺规程自动化编制、智能化选择刀具、数控程序自动编制及使用VERICUT自动仿真,正是因为工艺知识的智能化应用实现了工艺的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大开口舱门是航天飞机和X-37B等天地往返飞行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跨度达到了1/3~1/2飞行器机身长度,天地往返飞行器全任务周期内的载荷条件复杂和功能要求多样决定了舱门的研制难度极大。介绍了天地往返飞行器大开口舱门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大开口舱门的共性特点;提出大开口舱门研制过程中需重点突破的总体设计技术、热防护与热密封技术、重复展收技术、重复锁紧与解锁技术等关键技术,针对各项关键技术给出了可参考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模拟板由小模型到大模型的研制过程,着重讨论了模拟板小模型与大模型在流场总压恢复系数、周向不均匀度、低压区范围等方面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小模型到大模型的研制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测控总体 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对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精度的影响………………………(一)P21—24 测量船船体辐射增温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二)P10—14 欧空局的多任务地面基础设施(1996—2005)………………………………(二)P48—55 NASA任务操作与控制结构项目…………………………¨。………………(二)P56—61 对下一代卫星操作控制的系统研究…………………………………………(二)P62—67 天地分布智能化大系统分析…………………………………………………(三)P23—30 新世纪技术验证计划的小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制造业发展过程及智能制造发展的驱动要素,针对航空产品制造过程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制造需求,分析了智能生产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关键要素,讨论了智能生产系统构建方法、智能化关键技术,提出了模块化智能单元体模型,给出了制造过程、生产系统结构的分析表达样例,为航空工业智能制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维槽道湍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日其太  邹正平  王强 《推进技术》2004,25(1):23-26,31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了雷诺数为13000的充分发展槽道湍流流动。为了比较网格和亚格子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网格数目,以及Smagorinsky模型和动力模型等两种亚格子模型,并与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涡模拟可以比较准确地给出速度分布、脉动速度均方根分布等湍流统计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近壁区小尺度湍流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分布参数可变时的Bayes估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中讨论了分布参数可变时的统计模型及动态参数建模方法,给出了参数的Bayes估计,并对于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多径衰落条件下两种常规测向方法的误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莱斯多径衰落信道模型在两类常规测向技术中的应用。利用常规测向技术对信噪比的特定要求,分析了具有莱斯分布特性衰落信道对比相、比幅测向误差抖动的影响,给出了其分布函数,并通过仿真指出其应用限制。最后就工程应用中所关心的模型参数获取和采样点数确定等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均匀B样条(NBS)造型程序设计叶片型线,讨论了载荷分布规律的选取问题;在进口气流角、出口气流角、轴向弦长相同的条件下,设计了两种叶型,它们分别与献[1]中提出的两种先进的载荷分布模型一后部加载模型和均匀加载模型相对应。给出了这两种叶型的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工厂的发展及前景越来越成为制造业甚至国家关注和重视的事宜,2012年5月30日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企业的智能化是基于现有数字化系统,以三维展示界面为平台,面向不同管理人员定制用户接口,整合现有企业多个数字化管理系统,保证信息高度融合,通过对数据的有效抽取和分析,实现企业科学管理,领导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17.
初始缺陷尺寸分布的尺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结构可能的开裂区域面积不同引起结构可能萌生裂纹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各异是造成"疲劳尺寸效应" 的一个可能解释。研究了试样测试部分尺寸大小与萌生裂纹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的关系,并建立了分析模型。模型利用已知的小尺寸试样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和大小试样的开裂面积比,推导出了相同条件下未知大尺寸试样的初始缺陷尺寸分布。这为结构完整性研究以及基于小裂纹扩展理论大尺寸试样的耐久性分析和疲劳全寿命预测打下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疲劳尺寸效应"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用代数二阶矩亚网格(ASOM-SGS)燃烧模型对文献中测量的钝体后方丙烷-空气预混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模拟统计的时平均速度、速度脉动均方根值和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所采用的ASOM-SGS亚网格燃烧模型是合理的。模拟的瞬态结果显现了钝体后方湍流流动和火焰结构。将大涡模拟数据统计得到的反应率系数-浓度关联量的分布规律,与代数二阶矩RANS(ASOM-RANS)燃烧模型的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大涡模拟统计值和ASOM-RANS模型的模拟值很接近,从而证明了湍流燃烧代数二阶矩RANS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POD模型的大跨屋盖多模态随机风致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具有空间相关三维随机风荷载的数学模型.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结构进行风致动力响应分析的第一步,POD法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风荷载模拟方法.本文根据双POD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法,详细研究了空间相关三维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的风场与实际较为一致.结合随机离散法和多阶模态加速度法的原理,详细推导了大跨屋盖风致响应与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大跨屋盖刚性和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得出高阶振型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并计算了屋盖的风致动力响应时程.研究了大跨屋盖表面荷载风振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的分布,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较为吻合,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大跨屋盖风致响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涡模拟中亚格子模型的改进及其在槽道湍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用大涡模拟的方法计算具有强剪切的槽道湍流时, 常用的亚格子应力模型, 包括考虑壁面修正的模型, 都会出现平均流剖面偏高的现象.这表明在壁面附近亚格子应力模型还不能描述实际情况.针对这一问题, 修正了亚格子雷诺应力模型的壁面函数, 得到了较好的计算结果.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分布、均方根速度的分布以及雷诺应力的分布, 均与直接数值模拟(DNS)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