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欣  刘一 《民航管理》2022,(3):35-38
<正>“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我国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民航局机场司正式发布了《机场数据规范与交互技术指南》(MH/T 5052)(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智慧民航建设2021年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定位于“机场数据资源统一描述”和“机场数据交互共享规范”。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明确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出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2018年国务院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机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地面电源替代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等工作提出了要求。2018年,民航局发布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高质量推进机场规划建设,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体现了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撑。四型机场建设要求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机场建设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十四五”规划专篇布局数字中国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任务。近年来,民航局先后印发了《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机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的任务,在机场领域以智慧机场为抓手。由此可见,未来将“智慧”融入机场全生命周期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利用切实有效的智慧化手段解决机场运行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年初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长李家祥同志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2月11日,民航局公布《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李局长讲话和《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为我们勾画了未来20年民航发展的奋斗目标,意义深远,催人奋进。建设民航强国是系统工程,需要统一全行业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欣 《民航管理》2022,(7):18-21
<正>民航局《“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将智慧民航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全篇;《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四型机场建设的要求,即建成布局完善、功能完备、保障有力、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综合机场体系。2022年1月,基于民航“十四五”规划“智慧高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林智杰 《大飞机》2022,(8):49-52
<正>面临后疫情时期国际枢纽网络重构的新机遇,我们有必要回顾“十三五”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进度,成功经验有哪些?不足遗憾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方向、找到办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2014年11月,民航局发布了《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随后2016年发布的民航“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我国民航门户枢纽机场现状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门户枢纽机场,同时也是同周边地区成田(日本)、仁川(韩国)等机场争夺东亚地区航空枢纽的主力。国家和民航局在基础设施、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分配、签证政策等诸多方面对三大机场赋予了优惠政策。在民航局制定的民航业发展规划中,都将北上广三大机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来建设。在国内一些有关门户枢纽机场的研究中,也提出要强化三大机场的门  相似文献   

8.
张晋 《大飞机》2021,(10):67-70
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明确指出,我国民航将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而在整个民航体系建设中,中小机场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小机场已经成为了机场网络与航线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推动大众化航空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中小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促进中小机场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和民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是中国民航持续向前发展、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不竭动力。本文将从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机场"的角度对建设创新型民航提出建议。机场作为民航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创新型民航"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民航"十二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相似文献   

10.
綦琦 《大飞机》2023,(1):23-25
<正>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提出,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明确该机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了民航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民航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的定位更加清晰,其在交通强国建设和全国现代化蓝图中的“开路先锋”作用更加凸现。  相似文献   

11.
林育钿 《民航管理》2023,(11):51-54
<正>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场迈入大中型机场的行列,这对机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场管理包括规划建设、营收业务、运行保障等。运行管理是民用机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机场属地化改革以来,民用机场呈现多样化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样化管理模式,及区域发展和航空资源的不均衡等矛盾,对民用机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民航局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曹黎 《民航管理》2022,(4):43-46
<正>在支撑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重任中,作为我国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后的第四个世界级机场群,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需要加快进程。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国内机场网络是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之一,其对于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民航强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民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机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亟待强化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机场发展已经进入规划建设高峰期、运行安全高压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和国际引领机遇期。加快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进程,需要在提升机场建设运营管理能力方面持续发力,以“品质工程”为主导,落实“四型机场”要求,持续深化机场规划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理念,完善机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树立中国机场品牌,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场,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由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必然要求。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30个以上,机场的建设和营运将处于快速发展期,开展绿色机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我国民航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民航局出台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到2030年,我国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顺畅,以及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全面建成作为民航空管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将整合空管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成可靠高效的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作为空管发展战略任务之一。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在今年的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议上要求,空管系统要完善  相似文献   

17.
6月8日,民航系统支援西藏机场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正式启动西藏机场建设"3+1"援建项目,进一步推动西藏民航机场建设,促进西藏民航事业发展。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民航局相关司局和直属企事业单位、机场公司和保障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吴建融、副总裁戴晓坚作为援建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航空公司将更多的运力投向国内市场,外溢效应将惠及二三线以及广大中小机场(本文聚焦在年旅客吞吐量小于200万人次的民用运输机场),同时地方政府及行业政府也会更加关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中小机场的高质量发展将是难得的机遇。根据民航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民航局开展了机场航班时刻容量评估试点工作,笔者有幸参与。通过与局方、一线运行管理人员、学者专家深入交流探讨,笔者深感建立完善容量评估管理体制的紧迫性。结合试点工作体会,面向我国民航"十二五"发展,本文就容量评估管理体制设计提出一些构想,仅供参考。一、航班时刻管理与容量评估航班时刻是指向某一航班提供或分配的在某一机场指定日期的到达或起飞时刻。航班时刻管理是民航"十一五"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公开透明的航班时刻分配、使用和监督制度。2007年民航局颁布实施《民航航  相似文献   

20.
建设民航强国是中国民航人多年的梦想。2010年,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以一席《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开启了全行业全面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大门。中国民航人从此将在这一战略引领下,走出一条开拓创新、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在"十一五"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