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用机场是民用航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从事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保障航空运输、保障空防安全、促进民用航空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是部分机场的容量达到了饱和超负荷程度,另一方面是不少机场的员工的素质跟不上、不适应需要,导致机场运行安全事故频发,且很多事故都是非常低级错误的组合。笔者通过对全行业2004年航空地面事故的分析和结合自己开展安全监察的体会,从现场操作人员的素质方面对民航机场安全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思路三个方面谈几点对机场安全运行的意见。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国飞机噪声影响问题日趋严重事关重大1.飞机噪声影响事关机场建设和民航发展当前,飞机噪声影响的处置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机场建设和民航发展的难点问题,是导致众多大中城市机场搬迁的重要原因。广州、昆明、合肥等机场都曾因城市发展制约严重和噪声影响矛盾突出而实施搬迁。乌鲁木齐、大连、青岛、厦门、呼和浩特等城市也在考虑搬迁现用机场,噪声影响是制约这些机场原地扩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全域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因其特殊的高海拔地理条件,西藏自治区的机场全部是高高原机场,民航运输的运行条件复杂、运行保障难度大。但从运输通达性、时间便捷方面看,在西藏发展民航运输业较其他运输方式有明显的优势。截至2022年底,西藏全域共有7个民航机场运行、10家航空公司开通了涉藏航线,“十四五”期间还将陆续建设普兰机场、亚东机场、那曲机场。截至2019年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主要机场均出现噪声影响问题,并引发了较大矛盾,影响到机场的安全运行,制约了民航的发展。面对这一难题,应引起民航各界高度重视,加以研究并解决问题,保证民航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民航发展“十五”计划中,信息化建设被列为三大建设重点之一,机场的网络基础建设是集成整合民航各个信息系统,开发各类应用的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网络基础建设的程度与优劣对提高民航信息化整体水平和民航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的大型机场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基础工程,而中小型机场由于认识、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网络基础建设上和各大机场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加强对中小机场信息化现状、需求研究十分必要。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经验探讨中小机场信息网络基础工程的原则、需求与目标,讨论如何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机场发展已经进入规划建设高峰期、运行安全高压期、转型发展关键期和国际引领机遇期。加快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进程,需要在提升机场建设运营管理能力方面持续发力,以“品质工程”为主导,落实“四型机场”要求,持续深化机场规划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理念,完善机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树立中国机场品牌,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机场作为智慧民航战略性发展的核心,承载着成千上万人的出行安全,运行安全是机场发展的第一要素。基于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机场运行安全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初步建立机场运行安全评价体系后相关性分析,通过专家评价对初始指标进行增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后建立机场安全效益评价模型,选取我国6个机场进行评价分析,依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民航发展形式提出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涛 《民航管理》2023,(6):38-41
<正>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安全运行,而安全运行离不开安全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日前,民航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机场作为民航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发展,民航行业发展迅速,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愈加凸显,对机场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四型机场建设中,民航局明确提出“平安”要作为机场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作为机场运行安全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机坪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是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升机坪运行安全也成为机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林育钿 《民航管理》2023,(11):51-54
<正>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场迈入大中型机场的行列,这对机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场管理包括规划建设、营收业务、运行保障等。运行管理是民用机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机场属地化改革以来,民用机场呈现多样化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样化管理模式,及区域发展和航空资源的不均衡等矛盾,对民用机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民航局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民航体制改革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所进行的改革对今后我国民航的发展方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航空公司改革尘埃落定,机场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机场不可避免的走到了民航改革的前台。政府确定的机场改革方案对机场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机遇与生存的挑战对机场形成了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必将促使机场抛弃沿袭几十年的管理模式,走向浴火重生的改革之路。航空公司联合重组,机场业普遍经营困难、效益低下是机场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两个难题。在航空公司改革方案中明确了关于航空公司进行联合重组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我国“十四五”规划专篇布局数字中国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任务。近年来,民航局先后印发了《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机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的任务,在机场领域以智慧机场为抓手。由此可见,未来将“智慧”融入机场全生命周期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利用切实有效的智慧化手段解决机场运行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航航班计划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民航航班计划是航空公司运输飞行、空管与机场提供运行保障的关键数据;航班计划数据的产生、维护、使用和管理是民用航空运输领域内的重要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民航运行活动的主要场所,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一旦发生诸如航空器事故、候机楼起火、危险品泄露等突发事件,如果救援不及时,处置措施不正确,很可能会严重影响民航的运行生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特别是概率小且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机场单位按照《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要求,每年组织桌面演练或综合演练,  相似文献   

15.
机场协同决策可以有效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进而提升整个民航运输网络的运行效率。本文查阅整理了机场协同决策的相关标准、政策文件与研究论文,梳理了机场协同决策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学界业界有关协同决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讨论了机场协同决策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当前时期协同决策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机场协同决策的发展建议;总结了机场协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以及协同决策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研究可以为提升机场与整个航空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四型机场和“新基建”的推进实施,新时代机场的发展面临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和挑战。智慧机场建设是四型机场和智慧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是智慧机场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机场行业的核心资产,在机场生产过程中,数据资产经历了产生、治理、开发和共享等步骤,如何规范和支撑机场数据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民用航空发展需求的,能够系统掌握民航运行技术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民航运输组织、运行、管理能力,能够在航空运输运行与运营管理方面从事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机场现场指挥、航空运输生产计划、民航客货运输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和航空需求的急剧增长,机场容量逐渐达到饱和,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高峰时段的机场拥挤状况、飞机延误增加、服务质量严重下降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场资源有限性和航空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对机场的关键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随着机场规模不断扩大,其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京沪高铁已经完成全线铺轨,其实验段运行时速超过480公里。京沪航线这条中国民航最重要的国内航线,即将直面高铁的挑战。紧随其后,更多的重要航线也将在高铁面前去证明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在民航历史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第一轮冲击波来自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一些短程航线因此退出了市场,最有名的当属成渝航线:旅客直奔沃尔沃大客车,抛弃了民航,导致航线停航。后来,成渝高速公路越来越拥挤,路面老旧行驶颠簸,车匪路霸使安全成为问题,川航及时抓住机会,在民航西南管理局的统筹下,得到机场和空管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试飞运行与民航运行的不同,就如何选择试飞备降机场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对某型飞机在试飞飞行组织实施保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民航签派放行关于备降机场的选择方法与民机试飞运行保障特点,提出了民机试飞备降机场保障条件评估方法与试飞备降机场选择方法,为提升试飞安全性及试飞运行FOC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